|
|
回复:深奥,看不懂
禅宗最神。参禅更神。云山雾里的。深知己智慧不足。 谢谢黄海先生。多写,让俺多学参参。
|
回复:我对此公案是这样简单理解的: 我先介绍一下背景:翠岩和尚、保福和尚、长庆和尚和云门文偃大师是师兄弟,均师从于雪峰义存大师,雪峰义存大师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呵师骂祖的德山宣鉴(龙潭崇信的弟子),四位师兄弟中以云门文偃成就最大,他创立了禅宗五宗之一的云门宗,此宗曾经一度和临济宗并行为禅宗最活跃的两派,但好运不长,因为他的门风高危峻险(有诗为证:云门耸峻白云低,水急游鱼不敢栖;入户已知来见解,何烦再举轹中泥),除了他的徒孙雪窦重显大师曾经使云门短暂地中兴了一下,竟然很快衰落了。 再看这则公案:翠岩夏末示众云:“一夏以来,为兄弟说话,看翠岩眉毛在么?” ------这段话被雪窦重显大师誉为“千古无对”,为什么?因为他的问题是:“看翠岩眉毛在么?”,而前面的“因”却是“一夏以来,为兄弟说话”(注意:这里不能理解为“为兄弟我说句话”,否则不好解释为什么前面还要“一夏以来”)。显然,这是一个禅机,也是向同门师兄弟出考题:有“为兄弟说话”而说得眉毛不在的吗?-----如果就事论事,“向句下而觅”,则真要“换尔眼睛”了。 保福云:“作贼人心虚。” ------“黄海月明”感悟的是:心境空空,像做贼的人心虚腿软没有,和雪窦重显大师的“保福下一转语,截断翠岩脚跟”是差不多意思。我的理解不同,我认为保福和尚的答案是类比:贼偷东西,被偷的东西是他的目的,但他心虚,他是担心他的“偷”的行为会不会被人发现。意寓:翠岩“为兄弟说话”,但他担心他的“眉毛”还在不在-----为什么不担心“舌头”呢?舌头在否可以自知,眉毛在否,却要人家来“看”,东西在否可以自知,但是否被发现,却也要人家“看”。但是,同是“看”却都有一个担“心”在。禅宗公案总是在什么“观”啊“本心”啊里打转。 长庆云:“生也。” -------“黄海月明”的感悟是:某种意象正在发生,所以他说“生也”,这虽然是非常常见的情景,但是一般人并“不知长庆自出他见解道生也,各有出身处”。这和雪窦重显大师的:“长庆相谙,眉毛生也。”,“打破常流见解,截断得失是非,方见长庆与他酬唱处”也是差不多意思。可能我的感觉会简单一点:所谓“生也”,“眉毛生也”,“心”生也。 云门云:“关。” -------在禅学里,云门以“一字关”闻名,说穿了,有点象意象的词语,“黄海月明”自己写过这样的诗,凤凰台上的诗《自白》也是,更为典型的是诗人北岛的诗《生活》,诗歌名字是《生活》,内容是一个字“网”。云门典型的“一字关”有: 1、问:“如何是正法眼”?答:“普”。 2、问:“如何是啐啄之机”?答:“向”。 3、问:“如何是云门一路”?答:“亲”。 4、问:“杀父杀母向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什么处忏悔”?答:“露”。 5、问:“如何是道”?答:“去”。 6、问:“先师(灵树)默然处,如何上碑”?答:“师”。 在这则公案里,是“关”,----我的理解是:关乎“心”。 才疏学浅,黄海月明海涵。 ※※※※※※ 拈起一枝月色,入我浪漫诗行。 |
回复:草色遥看近却无:) 呵呵,这两天光顾着拌嘴了,没能静下心来参这个公案。再加上爱坏对我的评价,我是连参的资格都没有呀:) 我也瞎参乎:其实我的理解和你没大不同,但做贼人心虚我理解为保福偷心未尽故云做贼人心虚,偷心一死就泯然进入大定,也就没有疑惑没必要参了。而长庆生也正是验证向上一着,无可进还要再向上一进,此时云门之关正体验千圣不传,让凡夫的偷心、识神的颠倒梦想安定下来。 呵呵,参不好瞎参,爱坏又要骂我了:) 回帖去也,黄海常来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