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麦迪森对话:2015中国超过美国发表时间:2009年08月03日 12:01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622007842-1249272067 相关搜索词: 麦迪森>中国>GDP>赶超>美国>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本报首席记者 赵忆宁 法国贡比涅 报道
赵:依据您的预测研究,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15年超过美国。如果这一颠覆性的结论出自中国学者,人们肯定会说他疯了。可见,绝大部分中国人难以相信和接受这一结论。
麦:哦,这其实并不奇怪,中国是用人民币来计算GDP的,而我是采用国际比较通行的方法,即"购买力平价"法(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按照这种方法计算,中国早在1982年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十多年之后,在1992年中国又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2015年时,中国GDP将超过美国,还高出7%。在2006年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已经相当于美国的86%了。而这仅仅只限于GDP方面。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拥有13亿人口,而美国仅仅只有3亿人口,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还没有包括在内。
赵:我要晕倒了。1982年中国就超过了德国?1992年就超过了日本?!到目前为止我们仍不知道这两个重要的时刻已经成为过去!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自不如人的感觉。能详细谈谈您是如何做出这样的计算的吗?
麦:嗯。从我之前测算的数据来看,这其实是很自然的结论。1982年德国GDP 为10998.19亿美元,中国GDP为11864.19亿美元;1992年,日本GDP为24222亿美元,而中国为24839亿美元。如果你去看一些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他们现在还在说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中国第三,正是由于采用了汇率计算的错误方法。在进行国际间实际GDP的比较时,使用同一PPP转换系数是最基本的要求,使用汇率进行的国际比较是一个误导性的指标,这将导致错误地理解全球地缘政治。
赵:我们的统计局未能提供这些信息,公众与领导人并不知道。您谈到地缘政治,数据里面包含着重要的国家利益。您能举一个例子吗?
麦:最后一位香港总督彭定康先生在1997年1月4日发表在《经济学家》上的一篇文章中说,"目前英国的GDP几乎是中国的两倍,中国的GDP大致等于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的合计"。如果他使用了我的PPP转换系数的话,他也许会说,"目前英国的GDP大约是中国的1/3。中国的GDP相当于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总和的6.5倍"。
赵:两种计算结果差距甚大,简直是南辕北辙!
麦:现在人们通常说,由于中国大量的废气排放,已经成为世界"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之一。如果使用官方汇率计算,中国每千美元的碳排放量为0.63吨。这大大超过美国每千美元碳排放量0.19吨的水平。但是如果采用PPP估计,中国每千美元的碳排放量仅为0.17吨,仍然低于美国。
赵:中国目前正处于"排放外交"的尴尬境地,如果使用PPP会让我们更接近于事实。看样子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如果不做国际比较使用汇率法没有问题,但是做国际比较时,则必须要使用PPP。那么购买力平价法难道就没有缺陷吗?
麦:目前最合适与最方便的就是采用以美元为标准的购买力平价了。1990年价格PPP是迄今覆盖最大的,有154个国家,其中有70个是联合国主持的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e 简称ICP)参与国,另外84个国家包括在萨默斯(Robert Summers)和海斯顿(Hlan Heston)所建立的《宾州世界表》(Penn World Tablse,简称PWT)中。但是中国没有参加ICP项目。
赵:在目前情况下谈汇率问题有些敏感。鉴于对中国经济总量问题的理解,依据您的研究,您认为美元与人民币的比值应该是多少才与实际最接近呢?
麦:目前有几种估计,包括"拉氏指数"、"帕氏指数"、"费氏指数"。对人民币估值最低的是"拉氏指数",1美元=1.5091元人民币;相反,"帕氏指数"是对人民币估值最高的,1美元=0.5895人民币;也有几何加权平均的,1美元=0.9432人民币。上述这些指数只是中/美双边的,而在多国比较上,最好使用满足传递性(transitivity)的多边PPP。ICP创始人克莱维斯对中国进行了ICP购买力平价估计,得出可取得多边转换的Geary‐Khamia系数。我在对任诺恩教授按照ICP原则估计的1986年中国/美国支出PPP法,以及"费氏指数"基础上作了调整,推导出1美元=0.7926元人民币的近似值(1986年),当年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3.45元人民币。如果将我的估计用G‐K系数转换成1986年美元,中国GDP在1986时为$145989.96亿。再根据我对中国1986年至1990年GDP实际增长率的估计(24.66%),以及这期间美国16.77%的价格上升(美国GDP缩减指数)进行调整,得出1990年时 "国际元"计算的中国GDP为21.2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的92%,美国的37%。
赵:从以往您对中国经济发展预测的历史纪录来看,可能您是唯一预测准确的,甚至比世界银行和IMF更接近于后来的现实,所以我现在也更愿意相信您的预测。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麦:是啊,即使是和中国本身公布的数据也有一些出入。我做这项工作很多年了,有些数据已经具体到了月份。在研究上我是非常小心谨慎的,我认为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还是有些过于谨慎了。我一般关注人均GDP的增长和人口增长率,这和我预测美国经济增长其实是很相近的。
赵: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被认为是一次新的崛起,那么您认为中国的这次崛起和世界上其他大国的崛起有什么不同?比如说19世纪美国的崛起,20 世纪日本的崛起?
麦:中国经济的腾飞是从1978年开始的,毛泽东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很多体制上的限制,比如说农业。毛泽东去世,邓小平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恢复了经济发展潜力。其实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加速发展的国家,比如说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都曾经经历过高速发展,但是中国高速发展持续的时间很长。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渐渐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赵:中国这种追赶的过程能够持续多久?10年?未来将发展到何种程度? 麦:呵呵,10年后我就92岁了,不过我还是可以想象一下。中国追赶的过程,或者经济高增长可能在未来的1/4世纪中继续持续。但是如1978‐‐2006年的增长一样快是不现实的。过去的增长是飞速的,却是不可持续的,它来自农业上因重新配置资源而提高效率、外贸的迅速扩张、大规模的外国直接投资所吸收的技术等。随着逐渐接近技术前沿,由创新取代模仿,或许中国增长的步伐会放慢。如果已经处在世界技术前沿,就很难向前走得更快,因为到那时中国就会像现在的美国一样。 中国追赶过程终止的时间可能将在2030年,也就是人均收入达到日本1990年前后的水平时。这也就是西欧和日本追赶(美国)停止的时候。当要用技术创新取代技术模仿时,技术进步的成本会更高。但是2030年世界科技前沿会扩展,这也为中国继续赶超提供了机会。
赵:正如您所说,中国正处在从"学习大国"转向"创新大国"的过程之中。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实现"赶超"目标提供了又一次机遇?
麦: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确实很严重,尤其是在美国、英国以及一些北欧国家,例如冰岛。相对来说,中国和印度由于自身较为独立保守的银行体系,几乎没有受到损失。所以当美国的人均GDP出现负增长(‐4%)的时候,中国却依然保持着正的高增长。中国将越来越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懂得如何利用知识去投资。另外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使他们去国外完成一些重点的项目,这对中国来说很容易,比如说拿两三百亿美元去建设一个项目,这对其他一些国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赵:目前国际上有许多学者都在讲印度将超越中国,但是依据您的研究,2006年中国GDP仍是印度的2.75倍,2015年是2.63倍,即便到了2030年仍然将保持2.08倍。实际差距还很大,但是仍认为印度会超过中国。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印度是一个所谓的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不知道您是怎么看这个争论的?在您的研究中,"民主"是作为长期预测的关键变量吗? 麦:我并不这么认为。印度与中国的差距就各种资本层面(人力,物力),都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的经济政策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经济建设上不用就民主问题花很长时间去争论。另外,虽然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是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而印度却大大不同。所以,印度所遇到的阻碍因素要比中国多的多。
赵:可是您曾经预测过印度未来的GDP增长率要高于中国,预测中国为5%,印度为5.7%,这是为什么呢?
麦:这是由于人口数量,我做了中印的人口增长比较。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包括了两个重要的因素:总人口增长和人均GDP增长,我对一个国家GDP总量的预测是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来的,而不是计量经济学分析的结果。基于对世界经济不同部分增长动力变化的分析,以及我对这种变化是否可持续的评价。我对两国人均GDP增长率的预测都是一样的(平均为4.5%)但是两国的人口增长率则不同。中国近些年来一直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能有一个小孩儿,超过一个则要受到惩罚。不过我认为一个家庭有两个小孩儿应该是最好的政策选择。
赵:中国将在2015年超越美国,但是如何能够保持住这种领先并且真正取代美国的地位呢?会不会像历史上那些昙花一现的国家?
麦:日本(人均GDP)曾经接近过美国的水平,不过马上就衰退了。如1990年达到81%,2008年降到72%。这是有它国家内部特殊原因的,包括政府的一些原因。同样,一些欧洲国家也有过相似的经历。不过我相信中国会有办法的。虽然我的估计比较保守,中国将会在2015年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人均GDP还是会低于美国、日本和西欧,但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赵:您认为中国在未来世界事务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麦:首先,中国从来没有发动过任何战争,而美国则经常会挑起一些不必要的战争。比如说伊拉克战争,真的是没有道理。中国已经成功的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下一个就是台湾了。不过在这一问题上,中国要非常谨慎地与美国周旋。
赵:我真的希望您的预测再次准确。当中国在2015年超越美国GDP总量的时候,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和您的夫人再次到中国看一看。
麦:我当然很愿意。
|
※※※※※※ 悠悠万世 惟此为大 克己复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