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的雄心很大,想谈谈中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可是爱坏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历史,我都知之甚少,主要是平时不爱读书之缘故,听了爱坏的建议,我本想补一补自己对西方历史的了解的,特意把儿子看的《上下五千年》,拿来阅读,可惜,只读了几页,我又被那美女海伦吸引了去。这女子真是只猫啊,谁要就跟谁去,可就是这样一个特洛伊残酷之战的女子,其老公见了她以后便忘记了她一切过错,抱着她上了回家的战船,就是那些士兵见了她也认为为了她经受10年的征战之苦也是值得的。这要是放在我们国家,仗也应该是能打的,但是捉回来的海伦是一定会千刀万寡的。因为中国的男人是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背叛的。不在于心里能否接受,而是现实中的面子过不去。 有点扯远了,这次不准备谈西方文化,也不想提其他国学,范围狭窄一点,就和爱坏说说孔子吧。 我是不喜欢孔子的,觉得他的言论,有用的没有几句,害人的却是一大堆。既然是和爱坏讨论的,就谈谈爱坏所推崇的孔子的两点。一个是"孝",一个是"礼" 先来论孔子的"孝"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也就是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 这孝字有点太盲目了吧,无论那父母和兄长是什么样的人物,我们都要孝顺尊敬他们吗?那种一生下来边把孩子扔了不管不问的,我觉得是没有必要去孝顺他们的。同样,兄长也是不能愚尊的,就如同我不好在孩子面前讲清"弟于长,宜先知"一样,在他们的印象中,都是那些大哥哥来欺负他们,怎么还要尊敬他们呢?在孔子的思想核心里,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鲜明的等级观念,就是兄长和父母的绝对权威性。这种思想被统治阶级很好地利用了来奴役我们。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 在我看来,就是不和政治挂钩,在日常生活中,孔子的这套理念也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弟弟与兄长,孩子与父母都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没有从孰地位。就如现在我和爱坏讨论,虽然我比爱坏大了几岁,也算是兄长了,但是我一点也不愿意爱坏对我采取温良恭俭的态度,我倒愿意她由着自己的性情一会说我不懂中国文化,一会说我不通西方历史,这样率真多好啊,我也更不能因为我长了爱坏几岁就让她无原则无目的地尊重我。该拍还是要拍的。 再谈谈孔子的"礼",他所强调的"礼"主要可不是指礼貌的"礼",而是"礼节的礼。具体表现在"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 这段可见孔子所在意的是什么样的礼,断不能因为少了活羊而让礼节不完善,多么残酷的孔子啊,一点都不知道爱护生灵。特别喜欢以前看的电影中的西西公主,做了奥地利的皇后以后,她不拘泥于宫廷礼法,倾向亲情和自然,多么诗意而自由啊。所以,断不能让孔子的礼学观点抬头,给我们再套上个形式上的枷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