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基督教与哲学的关系
----默文>
受母亲的影响,让我了解和理会基督教的有关理念。她从信佛教转变为基督教徒后,如此信仰,每周都要礼拜,教徒们在一起手捧着《圣经》,嘴里念叨着……有一天母亲对我说:“给你一本书,很有意义!”,一看是《圣经》,对我来说虽不信仰基督教。但时隔今日,我再次翻阅这本书时,发现基督教的一些理念与哲学上有的观念相宜并进,有着共同之处,基督教也讲哲学观念。
基督教本身是从犹太教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小教派,经过3个世纪的发展,走向一种普世性的新宗教。它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基督教世界观和哲学的理念,取决于政治帝国的瓦解和文化帝国本身的内涵,取决于宗教体系和结构,取决于教徒的信仰与追求。早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间,有一批犹太人住在昆兰(Qumran),持守着“时代的末日来临”,罪人赶快悔改,以便迎接一个新天地的信念,为此,吸引万人,为以色列复兴独立而教诲天下,他们开始宣扬耶稣为“救主”,信奉是惟一的,不可见的真神,对穷苦人要有爱心,不可追逐世俗生活的引诱。为了巩固教派自身的威望,一些基督教的思想家对基督教的休系,细心打造理论,美化其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境界,从精神上枷锁着一种美好的向往,从理论上更为合理地固守着这块圣地。于是,在罗马帝国出现了圣徒奥古斯丁(公元354-430),他从基督教里吸取新宗教和哲学的营养,对物质世界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念有着一定的认识,他认为,人活着就会有思索,会肯定,又会怀疑。同时,他又承认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人具有以理性进行思考的特点。便最终归根于人不能完美无缺,只有人归向神时,神就使人领悟到这个完美的存在。奥古斯丁的传教,很多理念是从柏拉图的哲学里引用而来的,集聚在世界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中表现出来,使人成为生命的物质。我从上图分析,基督教理念大到宇宙观,小到人的本身价值,图片上的就是一个宇宙观的想象与实际境界的追求,图中的天空是覆盖大的一个穹顶;另一个表明支撑天空的支柱;第二行右侧是大地周围有海洋,海洋之外又有大地,这是圣经所说的洪水之前的图景;后三图是乐园坐落园。再一次说明了天外有天,有一种神的力量,是人不能估量的,但实际上又存在的。为此大地凡人必须遵循其理念,信仰这个教,就听从了神的主宰,就会得到神的诏领和认可,就会使灵魂得以升华。然而,这些理念的学说,在基督教内产生不同反响,柏拉图最杰出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从根本上推崇自己的概念范畴。他认为,理念是名称,不是实体,物质只赋予形式。他强调纯粹思想----神。事实上,基督教的哲学理论有现实的一部分,但也隐含形而上学的一面,之所以能灌输非凡人的思想理念,就是在承认与否定里,寻找解决人世间与物质世界的疑难问题,让信仰者相信并遵循其规则。
不论基督教早期思想家,还是现在基督教思想家,他们都十分倚重一种哲学思辨,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探索,尤其对宇宙观的认识是深奥莫测的,不是人可以穷尽的,凡人不可能达到的天国。所以,这些思想家想建立一整套的理念,运用一些哲理,形成基督教的教规,利用教会的洗礼,诱导和说服大地的人在受苦受累的情况下,不停地在追求信仰,弥补人在地上的命运,以解脱来世快乐和幸福!
然而,广大基督徒从教的动意和信仰的出发点,压根就不在乎基督教思想家的哲学上的争论。他们只重视世上善与恶,社会的公正与非正义性,贫贱与富贵,和睦相处和与世无争,除此之外的理念都见鬼去吧!这种讲究实际的愿望,在没有实现时,只力求神的力量,赦免世上所有的罪孽,实现“个人得救”,以求生存,营造一个美丽的花园。这一群体的信仰者,占大多数,他们讲究实用的、现实的愿望,在一般情况下,用实践活动完善自我,是实用哲学的一种体现,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从基督教的理念和一些哲学观念来看,基督教理念与哲学的观念是相互联系的,又是对立的,基督教承认客观存在的,又否定可知的,困惑在矛盾体之中,孤意地神化圣人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诱惑力!为此,任何一个宗教形成和发展,都必须有其自己的理论和思想,既要有客观存在的,又要神化的东西,所以它才会如此神往,得以长久发展和生存。如果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都不会有生命力的。那么,从基督教的哲学理念牵出来引线的同时,引发我们的思考: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的理念和信仰是什么?是不是在迷茫?是不是在信仰的边缘上徘徊?是宗教信仰还是追求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现实主义的哲学家如何拿出对策,普及马克思的哲学观,合情合理地明晰简而又懂的道理,从哲学的理念里拉回现实,理直气壮地让更多爱好哲学、爱好科学的人们,理清信仰最终目的,用实际行动,证明科学的、正确的哲学理论融通并结合实际,实现人类许多美好的愿望,让更多的人们坚定信念,为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