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酱油 一半是醋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这是流传上个世纪的一首老歌儿,今天刘欢以他那悠扬绵长大提琴般的音韵唱出来,让我们60年代出生的人瞬间想起一些人,一些故事。于是,那旧日的情怀纷纷荡漾着妩媚的笑颜、流着温存的眼泪,向我缓缓涌来…… 60年代初出生的人,想起来还真挺有趣儿,在社会许多大的运动中,我们都赶在“尾巴”上。就说我们的出生吧,那是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末期,没吃太多的苦,至今水灵灵,健健壮壮的。刚刚上学时,又赶在“文革”的末期,学业也没耽误多少。我记得第一天上学时没有背着书包去,而是斜挎着母亲缝制的小红包,里面放着毛主席语录本。上学第一课学的就是毛主席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就这一句话,直到日落时我没能背下来。 比起哥哥姐姐们,我们还算是幸运的。我们高中毕业时正是知识青年大批返城的时候,也是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初期,所以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如今,那时考上大学的人大多走上了领导岗位,小肚喝得溜圆,正雄赳赳气昂昂的忙着做人民公仆哪。那些没有上大学的人,不是发财了就是老老实实为了生计忙碌哪。 多少次我有过这种感觉,岁月妖娆的花季像是在昨日才刚刚绽放,而今天那花瓣却已躺在旧日的日记本中,早已脱去红颜。也许我已到了思考的年龄,一曲《娘子军进行曲》、《英雄赞歌》;一首《雷锋之歌》、《周总理,你在哪里?》都会使我泪盈双眼。比起5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这一代少了许多深层次的东西,那是因为我们的阅历、苦难没有哥哥姐姐们的多。酒桌上,两位老哥论其年龄方知对方都是50年代的同龄人,又都经历了下乡、返城。于是一声叹息,举杯对望,泪水晶莹,曰:干了……看着他们多少有些悲壮的样子,我就想:我们这一代人究竟有多少值得纪念的东西。 记忆的东西总是带有色彩的,而我的记忆却只有黑白两调。“文革”闹出了许多人命,我只记得铺天盖地的黑白大字报。昨天的好伯伯,今晨变成了站在大卡车上戴着高帽子的大坏蛋。之后,苏联要往我们头上仍炸弹,所以房前屋后、学校操场遍地都是防空洞。听见响笛就钻进去,好象全国人民都在捉迷藏玩。我们常常被大人们喊做没头没脑、没心没肺,不知道母亲为何看着下乡远去的哥哥姐姐们流泪;也不知道为返城的哥哥姐姐及其儿女们无处安身而发愁。我们那时的文化生活就是《地雷战》、《地道战》和八个样板戏。那时的商业文化宫的门槛叫我们踏平了好几个,一遍遍看着样板戏,每个台词每个唱腔,都背得滚瓜乱熟,却从未想过这些个英雄人物为何各个都是光棍。前苏联的一部电影《乡村女教师》里有一个镜头:一个老头在旁边一遍遍地喊着,亲一个,亲一个!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便牢牢的吻着,刹时,整个会场一片寂静,齐刷刷我们都低下了小脑袋,心里一阵狂跳,那是我们的集体“初吻”。香港电影《三笑》里的:叫一声二奶奶听我表一表,华安本是个好材料……歌声传遍整个校园,楼上楼下一片歌声,我们第一次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爱情”…… 感谢上帝,给了我们一片玩儿的天地。跳皮筋、跳格子、踢口袋、弹玻璃球、遛轱辘圈儿、扣烟盒、攒糖纸……整天傻了吧叽把整个城市玩得翻了个儿。唱着毛主席语录歌跳皮筋:“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唱到“希望”时,必须一个侧番翻过橡皮筋的那头。那会儿只是唱着玩儿不解其意,而今想起它却是思绪万千呐! 其实,世间的恩怨、四季的寒暑、人情的冷暖、爱情的聚散……都将从我们生活中流逝,我们又何必去在意呐。我们没有50年代人的沉重与感慨;也没有70年代人的温馨与浪漫。我们有的就是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就像我们曾经有过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那只是一种祈盼罢了。同龄人,在生活中我们对待同事、亲人要学会宽容,真诚。当官的要与民做主:为民的要负起社会与家庭的责任。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注意身体,健康的生活。因为,我们已步入中年,也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了。 珍重,同龄人! 现在的年轻人感叹人生时说: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我现在感觉:一半是酱油,一半是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