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阿黄 阿黄是条狗,一条普普通通的狗。它没有出身名贵的血统,既不是“京叭”,也不是藏獒,只是一条黄褐色的农家狗而已。 阿黄活了12年多,到现在已经死去快两年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每每忆起它,经常在醉里梦中被它的叫声惊醒。时间久了,对阿黄的这种情感总在驱使着我写下点东西以作纪念,否则始终难以释怀。 阿黄初来我家时是一只不算太胖的小狗,两拃来长,毛茸茸的挺可爱。当时我还在部队当兵,记得正好是在一次休假时得到它的。那时因为本村的一户人家并不喜欢狗,而孩子却擅自把它弄回了家,在遭到其父母一顿训斥后,只好打算把它送人,于是我们家就这样收养了它。 我是打小就喜欢狗的,在所有家养类动物中,惟独对狗情有独衷。因为常常听上了年纪的人说“狗是忠臣”,还有“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之类的话,所以我一直以来对狗的印象颇佳。而从小到大,我家那只故去的阿黄也一直在印证着这些古话。 阿黄那时也就刚满月吧,大该才断了奶不长时间,几乎还不太会吃硬一点的食物。但它好在于不馋,随便弄块馒头放在嘴里嚼一嚼再给它,它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若是弄块煮熟的红薯给它,它便要大快朵颐了。一家人都很喜欢它,把它当孩子似的养着,阿黄就在这种呵护中慢慢地成长着。 其实,那时的农村里还很穷,我们家也同样不富裕。在许多农民眼里,家里养条狗是件很费粮食的事情,远不如养头猪或者养几只鸡鸭来得实惠。再说那时农村里民风淳朴,虽然说不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偷鸡摸狗的事情还是很少发生的,所以狗的那点看家本领几乎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对狗狗的喜爱,我们还是把阿黄继续养着,而阿黄呢,也从不计较饮食的好坏,对于留给它的残羹冷炙一概来者不拒,一扫而光。 阿黄带给我们的乐趣是无穷的,守门看家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它还能拿耗子。 都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但我家的阿黄却偏偏爱管这闲事,并且拿耗子的本领丝毫也不逊色于一只猫。记得阿黄初次拿住耗子时还没长大,也就是只半大狗吧,满打满算也不到一周岁。那天,它突然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就又扑又跳的,还不断发出“呜呜”的叫声。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以为它在那里瞎闹,也就没太在意。过了好一会儿,阿黄嘴里叼着一只死耗子来到了我们跟前,把耗子放在了地上。再看那只耗子,已经被阿黄咬得骨碎皮松,软塌塌地躺在那里。阿黄用眼睛看着我们,像是在邀功请赏。我们一家人喜出望外——阿黄居然还有这种本领!父亲过去轻轻地拍了拍阿黄的头,像是在表扬它;母亲急忙到屋里拿了块挺大的细面馒头给了阿黄,作为对它的奖赏。 阿黄怎么会对耗子疾恶如仇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通过母亲讲的一件事,我顿时明白了。原来,有一天母亲在柴禾垛旁拿柴做饭的时候,突然就钻出了一只耗子。“耗子过街,人人喊打”,母亲抄起一根柴禾就乱敲一气,结果歪打正着,还真把耗子给打死了。这一幕恰恰就让阿黄看见了,大该它从此就记住了耗子不是什么好东西,应该一见到就立刻置其于死地。 就这样,阿黄在与耗子的搏斗中,技术日渐娴熟,它每个月都能抓住好几只。由于它身体灵活,眼睛雪亮,嗅觉灵敏,耳朵好使,所以,凡是出现在院里的耗子几乎无一逃脱,只要不是那老鼠突然钻进洞里,都会被阿黄逮个正着。炎炎的夏日里,阿黄有时为了逮住一只耗子,会累得气喘吁吁,热得舌头伸出老长老长,但即使这样,它还是乐此不疲。 阿黄抓耗子有个特点,就是它只抓不吃。对于多数的狗来说,吃只耗子可以当作是一件家常便饭的事,但阿黄却不然,它很讲卫生,从不吃死耗子,这也免去了我们不少担心。因为当时许多农家经常拿鼠药药耗子,耗子死后,被狗或猫捡到后饱餐一顿,那猫狗也就一命呜呼了。而阿黄却总是洁身自好,从不乱吃死去的东西,所以我们也一直庆幸于阿黄固有的这个特点。 阿黄在与老鼠的长期搏斗中,身上多处留下了伤疤。它的腿经常被碰得一瘸一拐的,最严重的一次是它的鼻子都被老鼠咬破了,而那次的捕鼠经过也正巧被我尽收眼底。 那是一只挺大的老鼠,当时已经被阿黄咬住了,但那老鼠也是垂死挣扎,翻上身来就咬住了阿黄的鼻子。老鼠的牙多尖啊!当时把阿黄疼得尖叫一声,头一甩就松口了。老鼠拔腿就逃,我急忙摸起块砖头要去帮阿黄,但阿黄只是稍一停顿,就又勇敢地扑了过去……那老鼠最终还是被阿黄咬死了,再看阿黄的鼻子,早已是血流如注了。 我心疼得不行,急忙找来些棉花为阿黄擦着流血的鼻子,母亲甚至还为它搽了点红药水。但阿黄毕竟是只狗,它喜欢用舌头舔舐自己的鼻子,所以红药水根本就涂不住。那几天里,我们真是感到爱莫能助了。不过,好在于阿黄恢复得还挺快,过了几天也就好了,但鼻子上却留下了一道又斜又长的伤疤。直到阿黄离开我们时,它鼻子上的那道疤痕还是清晰可见,它记录着阿黄疾恶如仇的捕鼠历史。 阿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而且是犯过一次不小的错误。这次犯错也是发生在它一周岁左右的时候。 记得那年夏天,母亲买了几只小鸭在家养着。尽管小鸭子们的到来侵犯了阿黄的领地,使得院子越发脏乱,但很长一段时间里阿黄和它们都相安无事。这些不懂事的小鸭子一天到晚“嘎嘎”乱叫,还经常到阿黄的食槽里去争汤抢水,但没看出阿黄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终于有一天,在我们都没注意的时候,阿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那天,家里没人。该上学的都上学去了,父母亲也到邻村赶集去了。院子里只剩下了阿黄和那几只小鸭子。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谁也不得而知。 父母亲临近中午时回来后,一眼就发现少了一只鸭子,满院子里怎么也寻不见。起初都没往阿黄身上寻思,及至后来细心的母亲在菜畦里发现了一撮鸭毛后,才把注意力放到了阿黄身上。 这时的阿黄自己躲在一处角落里,看上去像做了错事似的,再细细观察它的肚子,就发现明显的有些鼓。母亲顿时明白了。她是个急性子的人,容不得这种偷食窝边草的行为,拿起一把筢子就向阿黄奔了过去。阿黄惊恐地注视着母亲,却并没有逃走,任凭无情的筢子打在它的身上。它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母亲一边呵斥一边打它,后来在父亲的劝说下终于住手了,而此时的阿黄,眼里也似乎噙满了泪水…… 到了傍晚,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阿黄不进食,开始呕吐。不知是因为它感到愧疚,还是因为鸭毛吞进胃里难受的缘故,总之是吃进去的鸭子又被全部吐了出来…… 人们常说,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这句话用到阿黄身上,也同样如此。自从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后,阿黄便记住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它甚至和鸭子们成了朋友,成了它们的保镖。每当鸭子们大摇大摆地上街时,它就如影随形地相伴左右,生怕别人家的狗啊猫的伤着它们。后来,家里还养过鸡和鹅,阿黄都是一如既往地护着它们,让着它们,俨然成了这些家伙的保护伞。 作为一只狗,阿黄是善良的。它虽然看家,但从不伤人。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对它也总是疼爱有加。 数年之后,农村里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许多人家也养了狗。但那些狗看上去总是眼里冒着凶光,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经常听到村里人说谁谁家的狗又把人咬伤了,不得不陪着人家去打狂犬病疫苗,加上疗伤,一次要花上几百元——这在农民眼里可不是个小数目。有些狗由于经常伤人,不得不被拴起来养着,有的就更惨了,甚至被乱棍打死了之。我们家的阿黄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却总是很得体。 阿黄也“咬”人,但这种“咬”只是象征性的吠几声,更准确地说,它只是喊叫几嗓子,从不喋喋不休。那叫声仿佛只是在告诉家里人有陌生人来咱家了,却从不扑上去把人咬伤。左右的街坊邻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了解阿黄的这种性格,所以也从不担心被它伤着。阿黄呢,只要是跟人家混熟了,便成了朋友,甚至连小孩子都可以伸出手来抚摩一下它那光滑的皮毛。 有一阵子,由于狂犬病被广泛宣传,弄得人们谈虎色变,上面甚至已经开始进行家犬捕杀了。为此,镇上还专门成立了“打狗队”,走街串巷的对家犬进行捕杀,只要发现了谁家养狗,便要立即将狗处死。 那段时间里,我们家也是惴惴不安,生怕失去阿黄。为了保住爱犬,养狗的人家都想尽了办法,有的把狗藏进了地窖,有的干脆把狗的嘴巴用胶带缠了起来。因为当时的“打狗队”下到村里,为了知道谁家养狗,总是在街上边巡逻边敲锣,这样一来,谁家的狗在院子里一叫,便难逃厄运了。我们家是没有地窖的,一家人也不忍心把阿黄的嘴巴粘起来让它憋的难受。那几天里,把母亲急得整天把阿黄关在屋子里,街上一有动静,她便把阿黄保护起来,和它说着话,分散它的注意力。有时干脆把它的嘴巴用手握紧,生怕它叫出声来,引来“打狗队”。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打狗运动也像一阵风似的刮走了,阿黄总算逃过了一劫。 阿黄在我们家生活了十多年,俨然成了我们家庭中的一员。 早些年,家里还种着地,每当父母到田里劳作的时候,阿黄也便跟了去。它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却像个孩子似的在田头玩耍,一会儿扑蚂蚱,一会儿捉蜻蜓,只等着收工时跟着家里人再回家。 再到后来,我们兄妹几个因为工作或者上学,都纷纷离开了家,老家过早的变成了“空巢家庭”,这时的阿黄便真正成了父母的伴儿了。父母亲年纪大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阿黄都寸步不离地跟着,看它那善解人意的样子,似乎生怕它的老主人有什么闪失。父母亲呢,也十分信赖它,只要有阿黄在,晚上睡觉便格外塌实。 那时,我们经常在星期天回家看望父母。每次一回到家里,阿黄就高兴得什么似的,先是在院子里狂奔一气,继而就又扑到你怀里和你亲热一番,看得出它也很想念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每次我们要走的时候,阿黄都恋恋不舍。父母亲只是把我们送到大门口外,而阿黄却总是要追出老远老远,然后再慢慢地走回家……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女儿。女儿在成长过程中,也和阿黄建立起了非常良好的感情。阿黄又十分懂事,也很爱护它的这位小主人,总是做出一些十分有趣的举动逗得孩子哈哈大笑。我的女儿是属狗的,天生又喜欢狗狗,她总是把自己的零食什么的拿了给阿黄吃。女儿一天天地长大了,而阿黄却在一天天的变得衰老。当女儿终于要离开农村老家到城里上小学时,也便与阿黄分开了。 在阿黄离开这个世界的前一年时间里总是隔三差五地生病,动作也不如以前灵活了。起初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原因,而细心的女儿竟然凭着她三年级的知识水平,从《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了解到那是因为阿黄的寿命到了极限,她还一本正经地说狗的平均寿命是12年。我们粗略一算,可不是——阿黄已经来到我们家11年多了呀。 虽然明白了这一点,但我们的心里还是不忍。每次当阿黄生病时,住在老家里的父母都像对待孩子似的照料它,给它煎鸡蛋吃,还给它扇扇子……就这样,阿黄在父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又活了一年多的时间。 后来有一天,阿黄真的不行了。母亲急得团团转,用尽了所有的办法阿黄就是起不来了,父亲只好叫来了一位兽医,那兽医看过之后,也说阿黄是太老了,一只12年多的狗,已经相当于一个七老八十的人了,已经无药可救了…… 就在那天,阿黄终于走了,它走的同时,也带走了我们所有的欢乐。 傍晚,女儿放学后一听说了此事,便嚎啕大哭了起来。是的,她是阿黄看着来到这个家里的,阿黄的年龄比她的还要大,它曾给女儿的童年带来许多的欢乐时光;而阿黄又是在她的眼里消失的,女儿幼小的年纪还经受不住这种沉重的打击——阿黄曾经是她多好的伙伴呀!我们一家人都落泪了,心疼得几天几夜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后来,我们全家人商量着,把阿黄埋在了自家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下。 阿黄曾经是我们家的一员,尽管它已经不在了,但我们相信它并不愿意真正离开我们。我们让它长眠于庭院地下,期望着隔世的阿黄永远为我们守门看家,为我们带来平安。 安息,阿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