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周朝时就有月饼了,只不过那时还不叫这名儿,与我们现在说的月饼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就不得而知了。月饼的前身叫“胡饼”,也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算是现代月饼的“始祖”了,在汉代已经有了专门制作“胡饼”的大师傅。月饼这名的正式启用,还是据说是始于唐朝,出自杨贵妃之口。 一种不是主食的食品能这么历经二千多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而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直到如今,必然有某种食品以外的东西将它与人们的生活维系在一起。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这种食品在今后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在人们心中的份量仅次于春节,而最富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节日,我以为当首推中秋节了。风清天高 亲情和友情是人类最真挚最渴求的情感,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不论身在何处何地,这种情感都不会从人们的内心消失!那么中秋节也不会被人们淡忘!只要这个节日存在,月饼就是“中秋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许月饼作为一种时令食品其传统的食用性会渐渐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其需求也会随之减少。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人与人之间造成的隔膜并不是人们内心希望的,亲朋之间的天各一方,在平常日子里表现出的那种“轻别离”的表象,也不是人们内心希望的!在人们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的内心深处,其实比任何年代都强烈地渴望着交流与相聚!而中秋节正好给了所有人一个相互沟通的理由,月饼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情感传递的载体!同时,月饼食用性的减少也不是绝对的,毕竟它是一种深受中国人喜爱的流传了千百年的特色食品,除了其文化的蕴含因素,食用价值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只不过随着人们对食品选择范围的不断扩大,月饼的“稀者”地位被动摇了,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月饼生产厂家在制作配方上过于维护其“传统性”没有及时跟上人们的口味变化,才使月饼一步一步地退出了其原有的广阔市场。 但失去市场并不是市场消失了。市场依然存在,并且其潜力比以前更有扩大的趋势,关键在于如何重新夺回原有的市场并开发新市场的潜力!就国内而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所有商品来说,都使市场的成倍扩大成为一种可能,况且月饼是和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中秋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悠久的历史已根植于所有人的脑海,在宣传方面的投入比其它新兴食品要少得多,所以如何重振“月饼雄风”的重点应放在研制适合大众口味和满足不同阶层需求的品种上而不是一昧地广告轰炸!于由月饼属时令性很强的食品(当然,如果能淡化其时令性,市场前景会更广阔!)我个人倾向于在政策上鼓励生产厂家集团化,淘汰众多中小企业:一是可集中资金和科研力量尽快推出人们喜爱的新品种;二是形成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与其它类似食品的竞争力;三是便于管理,彻底根治目前月饼市场上假冒伪劣横行的混乱局面,让人们在买月饼时买得“放心”。即使是集团化生产,也不必高中低档样样俱全,最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一个档次的月饼作为主攻的方向,甚至可以完全放弃其它档次品种的生产,真正做到专一化。国外市场的潜力,似乎历来没引起国内生产厂家的足够重视:今后在国外定居或工作的中国人会越来越多,“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人因环境的特殊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更甚于国内的亲朋!我想,只要在当地能买到中国生产的月饼,他们都会尝一尝,以解思念之苦的。但真正的国外市场并不是那些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华人,而应该是那些华人比较多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中华文化的渗透性会使其它文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直至将其融入其中!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先打出“中秋文化”这张牌,而不是直截了当地推销月饼这种食品,也许最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情人节”在中国大地的风行,不知是不是某个生产玫瑰或巧克力的国外公司为在中国打开市场的杰作?值得我们借鉴。 总而言之,作为中华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和月饼具有其生存的广袤土壤和旺盛的生命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会给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