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知道,发展并不仅仅就是GDP的增长,也不简单等同于我们兜儿里增加了多少钱,它还应该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人的寿命的延长、医疗水平的提高、环境质量的改善等等。但把发展看作是“自由的扩展”,的确让我感到耳目一新。 作者阿马蒂亚·森生于印度,大学毕业后去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成了经济学剑桥学派的重要成员,并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本书,正是森氏获奖后,为普通读者专门写的,它并不像一些专业经济学书那样深奥难懂。 与一般人对发展的理解不同,森把发展的目标看作是等同于“判定社会上所有人的福利状态的价值标准”。在书的“导论”中,作者提出了全书的出发点::“本书是了论证,发展可以看作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狭隘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个人收入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的观点。”森认为,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 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它对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深切关心,享有“经济学的良心”的美誉。他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联合国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 贯穿于全书的中心概念“自由”,是在“实质的”意义上定义的,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具体地说,“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的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它还包括各种“政治的权益”,比如说,失业者有资格得到救济,收入在标准线下者有资格得到补助,每一个孩子都有资格上学受教育,等等。 在这本书中文版的序言中,森还高度评价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他说:“中国在改革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互补性,本书的主题之一,在中国的经验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 记得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有一首诗,描述了一个彼岸世界,其意境酷似森在此书中的追求。让我们来分享这样的意境: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是抬得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家园狭小的墙割成片段; 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的; …… ※※※※※※ 不恃貌而纵己,故无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