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面埋伏>公映以来,张艺谋便招来如潮的批评和不绝于耳的叫骂声!而在吵吵闹闹中,<十>片的票房收入却在一路狂飙,在当今很不景气的中国电影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商业奇迹,这点让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 提起武侠,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金庸、古龙等人,时至今日也没有人在这个创作领域赶上这几个人,更不用说超越了。也许张艺谋太想突破金、古等人的作品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关于武侠故事的 套套而有所新的表现,于是,他便剑走偏锋!这点在张艺谋的第一部武侠电影<英雄>中就表现的很突出。当“荆柯刺秦王”这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被搬上银幕时,人们以为一定很有看头的,结果,观众看后才知道,张艺谋把一个原本可以一波N折的故事简单到就象一个三岁的小孩在跟大人讲故事!张艺谋的重点放在了营造宏大的场面、绚丽的色彩、震撼的音乐等故事以外的东西上。他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讲一个人们熟悉的故事。可事实证明,这种尝试是失败的。 <十面埋伏>的失败正相反。或许张艺谋吸取了<英雄>中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化的教训,在拍<十>片时,把重点明显放在了故事的讲述上,但是他好象又搞得太复杂了,以至于太多的悬念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一一解开了,于是就破绽百出。 不擅长编故事是张艺谋的外伤,但这不是他拍商业片失败的根本原因。张艺谋的致命内伤是他太注重影片的深刻主题思想--确切讲是他希望通过影片向观众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思想。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江湖虽然也充满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那儿却永远是远离庙堂的更能体现人性的自由、爱情的浪漫的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的江湖!在这里,正义最终总会战胜邪恶,爱情也多能找到自己的归宿--表达出大多数人心中的某种美好期盼。但是,张艺谋的电影给观众的总体感觉就是沉重和痛苦。无论是<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以及后来的<活着>等等,这些电影,无不表露出张艺谋对历史、对现实、对人性中人与人之间那种相互倾轧、相互伤害的沉重控诉以及作为个体的人性的多么渺小和无奈。这样的风格,在上述文艺片中,可以被认可,但如果用到商业片中,观众就无法接受了。 既然是武侠片,就一定要有英雄,至少要让观众感受到侠义的气氛。说白了,商业片就是要令人看后感到爽快: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是商业片主题思想的一个规律。无论是<英雄>还是<十面埋伏>,张艺谋都违背了这一规律,而尽兴地折磨了观众的是非判断,使观众找不到感情的归宿。<英雄>中,谁是英雄?也许张艺谋想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为秦始皇正名--如果你拍的是历史传记片,这样做是必须的,但你拍的只是“野史”为题材的武侠片,这样做就画蛇添足了。在<英雄>中,陈道明在表现秦始皇的精明、阴鸷时很到位,但在顺着导演安排的要体现秦始皇的勇武和仁慈时就很空洞。观众心目中的英雄是荆柯而不是秦皇! <十面埋伏>中,不仅什么英雄都没了,连侠影也不见了。记得金庸先生曾这样说过: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可以没有武功,但绝不能没有侠义。与其说张艺谋是在拍武侠电影,还不如说他是在借武侠的外壳继续向观众表达着他的某些思想:影片的前半部人物身份的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似乎讨论的是当人以不同的身份出现时,其表现出的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种外表的真真假假与内心的真实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奈!这与张艺谋以前的电影表达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当“小妹”与“金捕头”以假对假玩出了真情时,张艺谋就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了:让人性中爱的真情战胜世俗的立场、身份等而“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整个影片的基调都完全改变了,这显然不是张艺谋的一贯风格!如果不这样又该怎么结束?于是本片的又一大败笔出现了:简单丑化那个“刘捕头”,以此来反“金”与“小妹”爱的伟大--可结果是,观众根本就没法体味出这种“伟大的爱”究竟“伟大”在哪里? 我想,所谓艺术片和商业片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尽情地表达导演的某种思想,而后者则必须尊重大多数观众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一种民族文化淀积下来的审美情趣和习惯,张艺谋显然还没有把这个问题区分开来。这也是<十面埋伏>招致一片讨伐声的根本原因。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我这贴子写得有些文不对题了。说老实话,我是喜欢张艺谋的电影的,对他的两部武侠片提出自己肤浅的看法并不是要完全否认他所做的一切。我认为,中国电影的出路只有走商业化这条路,作为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张艺谋已经在这样做了,这点应该得到大家的肯定与尊重!至于中国电影商业化该采用怎样的模式,也绝不是张艺谋的几部电影就能探索出来的。指出他的不足并不表示不允许他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