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搞文学的人,谁都知道那个普遍的现象:文学是寂寞的。当然,哗众取宠,为名为利之徒即使拥有再高深的文学才能,即使拥有最耀眼的成功光环,如果他不肯于寂寞,也会有意无意陷入滚滚红尘,从俗流俗,使得个人文学造诣难以往横纵深处发展。 近代著名文学理论家王国维境界说,其提出和论述在中国美学史和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是对文学意义及其审美价值的可贵探讨。他认为作家的创作价值就在于创造了独特的具有审美和意义的“境界”。对于怎样才能创造一定的艺术境界。王国维曾提出了三境界说。其中第一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境界是有要求作家高瞻远瞩,广泛深入学习古今各家创作经验之意。我觉得除此之外,这一境界正是作家寂寞路的真实写照。 一个“凋”字尽显满目萧索秋意,但真正怀抱希望的人最不怕那个“独”字,因此会在茫茫无路的逆境中毅然独上高楼,在一片孤寂和浩淼里静心审视自己,认清前人和自己要走的路。“望尽天涯路”----- 好个“望尽”!而这“望尽”即是“览尽”“阅尽”,而这是非亲身去做不可的。这个过程正如文学创作中的原始积累和探索,广泛的涉猎和求索须在真正的寂寞环境中踏实进行。 至于“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是作家艰苦努力,孜孜以求,做出最大牺牲的付出阶段,这是王国维创造文学境界的必经第二境界。仔细想来,这第二境界更需要作家安于寂寞了。如果说第一境界是广泛撷取知识的营养和辨别适合自己的道路阶段,那么第二阶段则是具体的实践阶段了。你必须对一切的外界急功近利之诱惑视若罔闻,必须舍弃红尘中各种物质和名利以及其他感性享受的骚扰,勇于走这条寂寞路,让自己的汗水结晶,让自己的作品说话,除此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文学境界就是靠作品表达的,一个出色的作者如果没有足够属于自己的创作时间来保证,创作之路就会原地踏步或者收效甚微。所以你必须首先拥有寂寞的资本——具体的时间。排除一切干扰,保证可以寂寞是文学创作的客观条件,我想谁都不会反对。 :) 云积为雨,汗滴为粒,就会厚积薄发,以至可能在付出到一定阶段“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王国维文学境界学说的最高境界----第三阶段之成功阶段。这可说是天道酬勤了。 当今时代中有一种文学人士是编辑和记者以及文学理论批评者,这类角色不属于专门的作家了,应该是为文学创作的服务者了,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常常无法寂寞,这是文学事业中的雷锋式的人物吧?:) 。出色的编辑和记者还有文学理论家未必是出色的作家和诗人,同样,出色的作家和诗人未必是擅长文学批评和文学服务的。 你是谁?作家?诗人?记者?编辑?未来的作家?未来的诗人?或者仅仅文学爱好者?那么,你寂寞了多少?你又身处文学创作的哪一境界呢? :)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 欢迎光临一代天骄>、若云的世界>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