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几个版友写的“白韩“之争,闲着也是闲着,我也来说说。
这“白韩”之争始于何故?我不太清楚。只知道不断有新的名人加入进来,现在连高晓松都上前来趟这趟浑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有人说“白韩之争”至少救起了三个文坛老朽,也真是的,要不是这档子事,我也真不知道这爷几个还在哪儿好好活着。
要说这“白韩”之争愈演愈烈,网络媒介起到了放大作用,如果没有了这一最广泛最基础的公众平台,他们之间的冲突决计不会演变得这样如火如荼,声势浩大。自然,网络有利也有弊,网络博客就更加直接和通透了,要说这身份显赫的白教授也是活该受儿子辈儿的人骂,你丫没事干继续编你的杂志写你的小说得了,不缺吃不缺穿的,挺大年纪了和后生叫劲,再说了,你批80后的现状既然例举了韩寒的《三重门》,那你就得有被人还击的心理准备,被人回嘴了先是居高临下地训斥,不成又痛心疾首说教,最后痛哭流涕威胁要关了博客。你丫以为你是谁呀?老虎屁股摸不得?中国文坛历来被视为高深莫测,进去的人一个个都牛逼烘烘地好象成了圣人,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在温室里自我感觉太好,心理不适这种变化,相当不适。
同样的例子还可以例举胡戈和陈凯歌的对峙,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大概是前阵网络上人气最旺的FLASH了,胡认为是个人“搞笑”,陈痛斥胡“无耻”,但这种“无耻”的片子却被网民看得有滋有味;还有在现场说相声的郭德纲,十年磨一嘴,终于火了,而那些在电视上说相声的名家却日暮西山;民间一层层闯关的超女,几乎煽动了全国的青少年,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也因此一举跃为第一……这些“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任何新生的事物都会被大众所关注,而被关注的程度一旦突破了传统所能承受的底线,必然会引起某些人士的不安,于是就有了胡戈险些被陈凯歌起诉,郭德纲为某相声大家抨击,超女被央视暗中限制……
再回到“白韩”之争,幸好有了网络,这俩人在博客里PK,引来观者如潮,有几天,我也像犯了窥视癖似的半夜跑去偷窥,那场面恰似两军交战,要说白教授这边营地扎得较正规,前来助阵的名将如流,那架势本来准备一举拿下的;韩营这边营帐飘飘,只主帅一人坐镇中军,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气势端得叫一个彪悍!再后来战争升级了,韩营这边出现了无数小喽罗去白营施放暗器,白营顿时戴起长者帽子居高临下令人可笑,我倒觉得白营的人若不服,也大可以还之以粗口。80后的孩子,个性张扬的一代,你指望他们在刀枪阵中背诗经么?网络之所以公平,就是别人骂你,你可以还之以颜色,受不了,那么你只好掩面而去,气不过呢,冲上去再骂。我以为网络上的争吵大抵就是这个样子的,文化人又如何?
堂堂的白教授被一个后生小辈痛骂,一怒之下,关了自己的博客。而从网上留言看,韩寒阵营的人明显要多于支持白烨的力量,做为看热闹的一方,抛开语言的粗鲁和文章的学术意义讲,我个人认为韩寒的《文坛是个屁》写的相当有分量,给了那些自我感觉太好的学究们一击迎头猛拳。当然了,或许等韩寒自己到了真正成熟的年龄,会后悔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但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不屈从权威和权贵的年轻人,我们才有幸听到那些成年人不可能说却非常需要有人来说的话。
诸如此类的争吵,虽不见得有什么大的结果,可是大约能给中国死气沉沉的文坛里那些自我感觉太好的老朽们提了个醒,与时俱进已经不是一个名词了,一天天的将会落到实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