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磨难今昔之辨析--新城市十周年寄语
文/漂之雨
新城市成立十周年之际,有关磨难主义的原创精神而今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作为半路出家的"诗人"而言,我不无感叹。有道是:"创业难守业更难"!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走过的路程,是否发现时代的变迁所产生的动荡和发展?虽然,笔者涉及新城市诗社的时间不长,但作为当代语境的诗歌语言或思想,有必要对原初的"磨难主义"旗号作一番剖析。其中难免偏颇或激进,请各位谅解。 词典中的"磨难"指的是"使......受磨难"。因此,不难想象的是,作为新城市诗社的发起者玄鱼老师当初所设想的诗社宗旨极其低调而又非常贴切地开创了诗人的磨难语境。但是,"使诗人受磨难"或"使诗歌语言受磨难"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个问题,"人生本来就是一次磨难的过程"。由此,十年前和十年后的人文背景比较后,我们是否还值得为历史的"磨难"徘徊不前?十年前的相对于知识分子的创作而今已成为"文本"意义上的语言表达形式难以被广大民众接受。十年后的贴切于生活的语境所产生的共鸣早已成为现代诗歌创作的主流。磨难中产生的诗人或磨难中诗歌语境的生活化,造就当代无数的优秀诗歌作品。因此,本人窃以为:"十年磨一剑"的今天,该是新城市诗社海阔天空的时代意境的时候了。 摈弃和发展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如何在矛盾中解构发展过程中记忆的羁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今天,作为生活的隐喻--磨难,究竟有无必要以主义或旗号的方式存在?姓名仅仅是区别我和你的符号,没名没姓的人不会因为法律的强制规范而丧失生存的价值。既来之则安之的背景之下,摈弃某某主义不正是对发展空间的提升吗?相信十年后的新城市诗社会更自然更成熟地发展! 200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