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今偶值班,转两贴,朋友们玩好. 下一主题:海子20年祭:诗人们去了哪里?
峭壁上的“夫妻学校”
[楼主] 作者:长河拾尘  发表时间:2009/03/27 14:35
点击:634次

 

2008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峭壁上的“夫妻学校”

——记李桂林、陆建芬感动二坪的

16个瞬间


  关于青春,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说:“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青春,就显得太多了”;高尔基认为:“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炼”。对汉源人李桂林而言,他同妻子陆建芬耗尽16年青春、坚守大渡河峡谷二坪村小学,为边远彝村所做的一切,是他们人生“一部绚丽的乐章。”

                       为了一个承诺

  1990年,四川省甘洛县乌史大桥乡党委、政府决定恢复停办已10余年的二坪村小学,让当地的孩子重新获得受教育机会。跟大渡河峡谷其它彝族山寨一样,二坪村山高路险、交通闭塞,群众生活非常艰苦。李桂林说,当时“由于公办教师调不去,当地又找不到识字能教书的,因此只好到外地去聘请,但都因二坪条件差、工次低,彝族娃儿不好教而拒绝,有的被‘路’吓退。乡村领导非常着急,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四处打听,八方查访,终于找到我。”这年25岁、高中毕业的彝族青年李桂林,出生在四川省汉源县乌斯河镇,1985年曾被本镇一所村小聘请,当代课老师。由于工作上认真负责、成绩突出,李桂林受到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二坪”是大凉山最边远、最艰险的彝族山寨,位于大渡河峡谷海拔约1800米的悬崖上。从李桂林家去二坪村,首先要徒步到乌斯河,再沿大峡谷下行,过简易吊桥、穿田坪彝乡,攀上令人眩目的五道云梯才能到达。二坪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道让山外人望“路”生畏,自然阻断了本地与外界的联系,形成经济文化落后,社会治安恶化的局面。就在李桂林上山的前3月,该村发生了一起特大凶杀案,罪犯一连杀死6人、杀伤2人,造成震惊州、县的特大恶性刑事案。事后究其根源,身为党员、副村长的木基叶子缺少文化,不能正确处理党群、干群关系,最终酿成惨不忍睹的悲剧。

  当年快开学时,李桂林对父母撒了善意的谎言“我去看看,如果路实在太险,条件实在太差,马上回家。说话算数!”父母答应了。他跟对方来人一起,走过晃荡的索桥,攀上令人生畏的天梯,心中有胆怯、有后悔,为了兑现自己投身山区教育的诺言,李桂林手脚并用,终于爬上了二坪村。

  听说老师到来,二坪山村沸腾了,同时惊呆了初到这里的李桂林。“此时,一幅凄凉的景象映入我眼帘:老大爷们光着脚,披着毡子,叼着烟斗;老大娘们披着羊皮,背着孩子,衣服破烂,袒胸露乳;七、八岁的孩子不论男女,大都光着屁股,晒得黝黑发亮;住的大都是茅草屋……”李桂林说:“一股莫名的心酸让我落泪,大家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即将进入21世纪,我们的同胞还如此贫穷落后,在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责任感的驱使下,我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决心。”

                         高崖上的坚守

  停课十年的二坪小学,校舍破旧、门窗残缺,甚至还有用山竹编绑、牛粪草灰糊抹的篱笆房,在这里,李桂林开始他二坪的教学生涯。由于停课时间太长,很多适龄儿童未能入学,1991年急需招进一班新生,学校再次面临缺少老师的困难,乌史大桥乡党委、政府把找老师的艰巨任务给了他。整个暑假,李桂林为找老师,几乎跑遍汉源,对方有的嫌工次低,有的说彝族娃儿不好教,有的被山“路”吓退,甚至有人讥笑说:“没人敢去,你只有去请探险家……”

  快开学了,李桂林心急如焚,只好动员妻子陆建芬(懂彝、汉语)去二坪代课,妻子是深明大义,顾大局、识大体的人,不顾山高路险、带着孩子的困难,答应了他的请求。父母知道这事,大发雷霆:“你甘愿去受苦,我们管不住。现在你竟然要把妻儿也带上山,如果在悬岩木梯上出了事怎么办?遇上孩子生病怎么办?二坪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孩子到那里会长什么见识?在那多见猴子少见人的地方,还不把他也教成了猴子?”李桂林回忆说:“岳父知道此事后,主动跟我父母做工作,他说‘我也当了三十多年的老师,深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二坪条件很差,娃娃们又不懂汉语,更需要我们本民族的老师去教。建芬是我的女儿,我比你们还心疼’”。这就样,双方父母达成一致意见,李桂林完成了由一人到全家扎根二坪的扩展。

  从此,陆建芬背着才两岁的大儿子到二坪开始了相夫教子、教学育人的工作,学校就成了他们的家。然而这个“穷”的一张床也没有,他们一家三口挤在村民家小屋窄床上,苦不堪言。二坪气候恶劣,生活条件极差,每年9月开始下冻,次年3月还有冰雪,常刮狂风。李桂林介绍说,“村里水、电、路不通,村民运输货物全靠人力,人畜饮水要到很远的地方挑背,照明用煤油灯。一些贫困户在晚上推石磨、煮饭时,只能点竹棍照明。吃的主要是玉米馍,洋竽坨,酸菜汤。现在还有终年披羊皮、穿草鞋甚至赤脚的。盖的是破旧棉被或羊毛毡,住的大都是低矮的土木房或篱笆房,现在还有几户茅草屋”。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中坚持下去,很不容易!

  李桂林、陆建芬坚持下来了,在二坪一呆就是16年。校舍墙体已被泥石流冲垮,他们和村干部一起带领群众补旧墙,翻房瓦,请木工修桌凳、修黑板、做门窗。1998年,已是乡人大代表的李桂林,就“修复危旧校舍”一事提起提案并引起重视。此后他们夫妻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向乡政府报规划、报预算,上山找沙子,出差买建材等,自贴车旅费等400多元,没在学校报销一分。并利用早、晚和星期天义务参加劳动,手上磨起大泡,乡干部开玩笑说:“二坪村把你们当民工了……”

  他们夫妻配合村民,从山顶背沙子、从大渡河边背水泥和石灰,经过千辛万苦,一座崭新的水泥砖混小青瓦房于2000年1月竣工,校舍、厕所仅花10800元。很多领导和群众评论:这所学校是全县乃至全州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中,花少钱做大事的一个先例。

                          花开彝家

  扎根边远山区、献身教育事业,转瞬间李桂林、陆建芬夫妻在二坪村呆了16年,他们艰辛耕耘自己的园地,也等来了收获的季节。16年来他们为了二坪村孩子学习,一心扑在工作上,只有放假才能回去一趟。汉源老家近在咫尺,站在二坪遥望前方,他就在大峡谷彼岸云雾缭绕的地方。

  然而,从老家走到学校整整要花10小时,每次回来,他们总是丈夫背包、妻子背小孩,吃力的爬向二坪。在李桂林的记忆中,每逢炎热天气他们总是汗流浃背,忍受公路汽车尾气和烟尘的肆虐;遇上雨天时又弄的满身水、粘的一脚泥。孩子哭大人饿,深一脚、浅一脚爬到攀上木梯时,早已头昏目眩,此时稍有闪失,就会摔进万丈深渊。这样提心吊胆的回到学校后,天色已晚。背掉家中老鼠掏出的泥土,整理好床铺,吃饭时已是深夜。那时,他们夫妻每人每月仅有100元工资,假期没有,生活极为清苦。每逢农历正、二、三月,没有新鲜菜,只能吃干酸菜汤、洋芋汤,遇上身体不适,医药费都成问题。

  对严于律己、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他们来说,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不能阻挡前进的脚步。李桂林引用鲁迅的话说:“无缘无故的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两样”,对孩子们来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耽搁不起啊!16年来,他们从未无故缺课,甚至带病坚持工作。山区孩子不懂汉语,他们采用双语(彝、汉语)结合教学,效果很好,但至少要多花1/3的授课时间。尽管如此,他们夫妻还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坚持教学。

  李桂林说:“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是我们的一贯准则”。由于学校离卫生院很远,每期开学,他们总要买回大量常用药品,存放学校备用。一旦学生有病,就及时让孩子服药,学生患病在家里,便主动送药上门并补课;二坪没人会理发,孩子头发长了,家长用刀剪羊毛一样,剪的沟沟坎坎的,有时剪刀把周围刮光,在头顶留上一坨“天菩萨”。李桂林夫妻来校后,买来理发工具,为他们理成学生头。

  16年来,二坪小学在李桂林夫妻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当年的篱笆房成了窗明几净的砖瓦房,学生的“三率”(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在全县同类学校之首,安全工作非常出色,16年来未发生一起学生伤亡事故,校风校貌首屈一指,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小”。迄今为止,二坪小学已收生七届,学生人数高达到189人,其中32位来自汉源和本地田坪村、布依村,他们不顾山高梯险,慕名前来求学,创造了生源由浅山区到高寒山区倒流求学的奇迹。朗朗学子读书声中,二坪这个昔日“文盲村”变成今天的“文化村”,谈到这些变化,李桂林激动的说:“当我看到这组数据,总是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做的一切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这种荣誉不能用金钱衡量,是至高无上的。”

                          有一种感动叫“无言”

  16年的教学生涯,他们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谊,“我们从来没有过午休时间。为了不让孩子们忍饿,眼睁睁看着我们吃午饭,全家总是一日两餐”,李桂林说。

  有个儿童是左撇子,父母认为写不好字,坚决不让孩子入学,通过我们的耐心开导,并保证孩子以后一定能用右手写好字,孩子才得读书。放校后,妻子手把手耐心的教。后来这孩子能手右手写出工整的字,家长打心眼里佩服我们。

 阿木以哈是全村出名的调皮鬼,学校上门报名时,他父母说:“孩子太调皮,恐怕惹祸,不能让他读。”别的家长也说:“如果这个娃儿要读,我们的孩子就不读。”李桂林夫妻三番五次动员他家长,做通其它家长的思想工作,让这孩子报名入学。阿木以哈家是村里特困户,李桂林一家把衣服改小给他穿,为他交学费,如今孩子长大成人,在外省打工,常来电话慰问老师。他说“要不是你们,我就没有今天!”我的衣裤改小给他穿,还给他交学费。如今,孩子已长大成人,现在外省打工,常打电话慰问我们,还叨念:“要不是你们,我就没有今天!”

 李桂林回忆说“有个孩子叫木乃布铁,大姐、大哥上学了,第二年招生他又不及龄(5岁),由于父母扯拉着她不便干活,求我们收下他,考虑到家长的苦衷,我们答应了。这孩子个头矮小,来去学校十分困难,特别是下雨天和下雪天,我们不知道背他多少次,还买鞋给他穿。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他非常感激:‘等我将来成家立业后,第一个要拜年的是两位恩师!’”

  一个才7个月母亲就离开人世的孩子,父亲在外地结婚安家,全靠爷爷奶奶拉扯长大,家庭非常困难。姐弟俩同时入学后,“我们不知为他俩贴了多少书学费”。李桂林说:“最辛苦的还是妻子,做饭、洗衣带孩子都是她,还要教书。刚进校的小学生,她手把手的教,有的把大小便拉裤子里,要给他们洗,再换上自家孩子的鞋裤。”

  有几个女孩,由于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说“女娃娃迟早是别家的人,学的知识也带给婆家了,父母得不到好处”,学校苦口婆心做家长工作,硬是踏破门槛说服了他们。该班级共40人,男女生各一半,创造了本地学校女生入学数最高的先例,也消除了家长“男尊女卑”的思想。

  李桂林夫妻为山区教育做出的奉献,感动了每一位二坪人。一个叫木牛日的驼背孤寡老人,曾冒着风雪找到来二坪的记者用彝语说:“我们凉山边远山区二坪,57年解放,我们有了人身自由。李老师夫妻来后,二坪的文化教育解放了。我们的李老师……他是一个大好人。”

  2001年选举,李桂林以最高得票当选乡人民代表。人代会上,代表们强烈推举他参加竞选,他们说:“我们从李桂林身上看到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才能做到这点、才会为全乡人民找出路……”但二坪村的代表认为,如果李桂林被选上调走,她妻子也会走,二坪小学会再次垮台。最后,为了二坪的孩子们,为了满足二坪村民的心愿,李桂林放弃了竞选。

                         真正意义的“先锋”

  奉献在二坪,成长在二坪。16年来,李桂林不但扎根山寨、教书育人,他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影响和改变了落后山村的面貌,同时获得自己政治上的进步。

  1966年6月,二坪小学第一届学生毕业,成绩优异,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在苏雄区内优生最多,升学率最高,各项指标超过了乡中心校。李桂林说:“我一个代课老师教两个高年级班,教学成绩竟超过中心校三个公办教师合教的一个班。看见自己六年心血结出的硕果,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呢?”这年他被甘洛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学校被苏雄区工委、乌史大桥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也被批准为正式中共党员,同时又被破格准许参加考试,走进会理师范学校深造。

  现在,他们夫妻教两个班、共80名学生,其中有17人是外地慕名而来。尽管条件艰巨,工作量大,他们仍然努力坚持着。“学校在我们精心管护下,新校舍距今七年了,还未损伤一片玻璃。”李桂林说:“16年过去了,学生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老百姓非常满意,‘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一万个放心!要不是你们夫妻,孩子们一定成了睁眼瞎…… 你们,是二坪人民的顶梁柱,是孩子们的希望。二坪少不了你们’”。这朴实的话语,道了了二坪人的心声。

  1994年冬天,汉源县万工乡生意人李景华来二坪,拉断了藤条不幸摔下了悬崖,被下层岩边树桩挡住。李桂林路过这里时,看见他血淋淋的(彝族人称活血光,最忌怕)不能动弹,顾不了许多,连忙把他背上路,自己头发、衣领、肩背全沾满鲜血,救人一命。事后,李景华及亲人非常感激。

  新学校建成那天,二坪村上空才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孩子们见到真实的国旗,无比激动和自豪。村民们兴奋的说:“农业学大寨时见到过红旗,几十年过去了,李老师又让我们见面了……”李桂林回忆说:“一面国旗让二坪村400多人民看见了祖国,感受到党和政府心中有他们,从而增强了全村人民的爱国意识,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潜移默化的从思想政治上给群众上了一次深刻的党课,我们也感到无比欣慰。”

  16年来,他们夫妻俩不知为学校义务劳动多少次,砸伤手脚,手磨血泡是常事。由于村支书是文盲,李桂林帮他给党员过组织生活,宣传政策、法律法规。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写入党申请书,帮助村干部做群众思想工作,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帮助村民学科学脱贫致富等。村支书非常感动:“没有李老师,我们村的支部工作就无法开展……”党员们也说:“没有李老师,我们就听不到党的声音……”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16年来,二坪村和谐稳定,从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2005年4月17日,是让二坪人难忘的日子。这天,中纪委监察部来甘洛县扶贫的陈国仕书记,在县宣传部新闻记者古道伦一行的陪同下,冒着艰险来到二坪。陈书记走访了村里的贫困户,慰问大家,二坪村民非常感动。陈书记来到学校,看见整洁美观的校园,非常满意。他了解到学校情况后,感慨万千,对李桂林夫妻说:“真辛苦你们了!别说15年,能呆上5年就不错了,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那么艰苦的条件能建设这么好的学校不容易,真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夫妻学校’”。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在腐败丛生的今天,有人大搞歪门邪道,攀龙附凤,青云直上;也有人大把大把出钱,一步登天。而李桂林夫妻扎根彝村十几年,默默无闻干工作,妻子至今仍拿一两百元的工资。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觉得“虽然守在艰险的穷山村,我们正直无私,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自己的良知,心里踏实。”

  李桂林夫妻为边贫山区做的一切,得到人民的认可。今年41岁的他,从1995年起,连续四届当选为乡人民代表,两度(96年、04年)被甘洛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多次被苏雄区工委、乌史大桥乡党委、政府评为“优秀教师”,多次受到有关领导的表彰,2006年被评为“凉山州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妻子——今年40岁的陆建芬,也成为招聘老师,预备党员,多次被乌史大桥乡党委、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多次受到有关领导的表彰。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李桂林夫妻不畏艰难、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事迹不胫而走。2001年4月2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1)的编导超克、记者王向群和摄影师王晶一行三人,冒着危险爬上悬崖采访他们,并于5月中旬在CCTV-1“中华民族”栏目播放了专题片“峭壁上的山村教师”。从此,李桂林夫妻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峭壁上的“二坪村小学”也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

                          亲情无价

  李桂林、陆建芬都是普通人,在工作做出成绩的同时,他们把满腔的情感倾注给亲人和二坪村人民。

  16年前,李桂林对父母说:“人各有志,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和热情去改变山村愚昧落后的局面,实现人生的价值与追求”。为此,父母感到困惑。改建学校那个暑期,李桂林夫妻坚持在岗,配合村民背运材料,由于缺少通讯条件,回老家后才知道父亲曾患急性阑尾炎,送汉源县医院手术。病愈后的父亲噙着泪水说:“差点见不到你们了,但你们为了工作,听到二坪人民对你们的称赞,我也感到无上光荣。我不怨你们!”李桂林夫妻非常感动,同时又为没照顾到老人感到内疚。

  刚到二坪那阵,校舍破旧、千疮百孔。有这样可怕的一天,李桂林走进寝室打墨水,突然发现一条锄把粗的毒蛇正往床上爬,爬向他还是婴儿的小儿子,李桂林惊呆了!双方对峙中他小心抱起孩子,在附近村民帮助下,才打死毒蛇,原来蛇是从鼠洞钻进屋的。面临众多的老鼠洞,从此他们睡觉也提心吊胆,再不敢放儿子到床上,由妻子背着他上课。

  李桂林说:“就情感来讲,我们非常充实。两个家长,有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温馨的‘师生园’里,充满无限的欢乐。”

  有次山洪暴发,陆建芬在校看管学生,李桂林去接路上的孩子,当他抱起小学生到水中央时,被急流冲倒,情急中把孩子抛到岸边,自己被冲进水沟,被一个树桩挂住才脱险;冬季,山崖滴水结冰,遇上晴天磨盘大的冰块往下掉,砸在孩子们上学的路上。为了学生安全,李桂林总是早接晚送。

  为了让二坪村人喝上泉水,李桂林在被狗咬伤未愈的情况下,拄着木棒上山找水。找到水源后,连忙召集大家开会并率先集资,和村民一起搬石头、修水池、埋水管,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努力,终于峻工,解决了二坪村二组的用水困难。当清澈的山泉流进各家各户时,村民们一致称赞:“祖祖辈辈背水喝,没想到在李老师手里让我们喝到自来水。”为了引自来水到村寨,李桂林差点搭进性命,勘测线路时他亲力亲为,攀崖时用力过猛反弹回来,不是村民把他拉住,早已跌进万丈深渊。

  李桂林夫妻有一颗仁慈的心,在自己孩子尚念中学、负担正重的时候,收养一对年仅5岁的双胞胎孤女,供她们生活、学习,让她们感受父母之爱,在人情淡漠的社会,这种善举难能可贵。

                        奉献背后的故事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这是很多人工作、生活中追求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李桂林夫妻有三个家:各自父母、兄妹的老家和二坪小学这个家。然而,年满40、在山区扎根十几年的他们并不对其中任一个家拥有财产权,这意味着他们年老不能工作时,还得为住房问题发愁。李桂林和陆建芬都是能人,丈夫以前曾经担任过工厂管理工作、带队承建过公路,也有开矿山的朋友高薪邀请他加盟。妻子聪明伶俐,是经商的好手,她在西班牙定居的弟弟,几次劝她放弃工作,过去帮助管理宾馆,开出的条件是月薪600欧元。为了山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为了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他们同时拒绝金钱的诱惑,在二坪坚持教学到今天。

  长年的教学生涯,给他们带来满身病痛。有一次李桂林去中心校开会后,为了赶第二天上课连夜上山,急急忙忙到木梯下,腿突然抽筋,又没有手机联系,只好独自呆在高岩下生火取暖,次日早晨才到学校。有次肾炎突发,弓在讲桌前直不起身,妻子扶她回寝室,看得孩子们泪花流。这里没有电,李桂林长期在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眼睛患病,经诊断为视疲劳,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白内障。去年骶骨痛,经医生诊断是骨痨,因长期久坐而致。陆建芬带两个孩子,每天除了上课,批改作业,还要做饭、洗衣,晚上备课,身体很差并患颈椎炎。一次她病得实在厉害,坚持上完课就卧床不起,两个孩子哭着叫饿,只好叫去村民家找吃的。

  李桂林说:“在边远山区工作,医疗条件是个大问题。学校没有体育用品,小儿子藤条当跳绳玩摔伤右手,由于离医院太远,找土医生治疗后,留下后遗症。我就浇水养护墙体。建校舍养护墙体,我从上滑下来,一根木桩斜插进裤脚,从裤口撕到裤腰,臀部被戳掉一大块肉,幸亏皮带挡住,否则戳进腰里,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大了,回汉源老家上中学。大儿子抱怨说:“初中三年来,父母没去看他一次,开家长会也由外公、外婆代替,自己像孤儿似的。现在进高二了,父母未见过老师一面,甚至学校在什么地方是啥模样也不知道”,李桂林表示:“为了二坪的孩子们,只顾得上一头,我们也只有忍痛割爱,舍小家顾大家了。”

  直到今天,陆建芬还是招聘教室,每月领230元工资,而他们为了赡养老人和照顾孩子,还负外债6000多元。他们有说不出的苦衷:妻子未转正,工资较低;两位两人需要赡养,要供两个孩子读书。陆建芬也曾向有关领导申请转正,回答总是“等下次,再多教几年,条件更充分。上面没有指标……” 在信息闭塞的二坪,转正的机会与她擦身而过。前年招考教师的风声好不容易吹进二坪,陆建芬喜出望外,赶去县里报名才知道,年龄限制在30岁以下,令38岁的她大失所望。

  十几年就一次机会也落空,陆建芬茫然了。她24岁到二坪,全家户口转到这里,几乎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山区教育事业,现在人也变的苍老,后顾之忧未得到解决。接受采访时陆建芬说:“希望上级领导考虑我的具体情况,如果我能早日转正,赡老护幼的压力就会减轻,也会感受到国家正式教师的荣耀”。说者动情、记者无语,唯有用键盘传达山村女老师的心声。

                         写在风中的感言

  笔者曾经撰文:“从历史渊源和自然条件看,二坪人是不幸的,他们和大峡谷地区其它彝民一样,历史上饱受剥削与压迫,同时遭受大自然的无情肆虐;今天的二坪人是幸运的,有李桂林夫妻这样的老师,为那里的教育发展作奉献。”

  李桂林夫妻说过:“中国教育的难度主要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很落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如果我们千千万万人民老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大家都具备这种忧患意识,都具有这种奉献精神,中国就不会产生新文盲,中华民族就一定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行走大渡河峡谷,看波涛弄情、任烈风拂面。回首高高峭壁上,在白云生起的地方,有一对可敬的夫妻,那朗朗学子读书声,是他们的青春在歌唱!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ream0412/msgview-10368-217388.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今偶值班,转两贴,朋友们玩好. 下一主题:海子20年祭:诗人们去了哪里?
 [2楼]  作者:dream_梦儿  发表时间: 2009/03/27 21:06 

感动的一种力量

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相信每个看了《2008感动中国颁奖礼》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

※※※※※※
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3楼]  作者:绿筱媚清涟  发表时间: 2009/03/27 22:01 

感动
[楼主]  [4楼]  作者:长河拾尘  发表时间: 2009/03/27 22:03 

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无言的感动!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
[楼主]  [5楼]  作者:长河拾尘  发表时间: 2009/03/27 22:22 

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无言的感动!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
 [6楼]  作者:岸雪  发表时间: 2009/03/28 10:33 

我十八岁时去过西昌的盐源县梅雨中学当过代课老师的

所以文中的情景真是感同身受,不过那时我要更浪漫洒脱一些,背了一个油画箱,还抱了一把棕色的吉它,日子是很清苦,但大凉山的景色却十分迷人,学生大都是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带来了篝火舞会和糌粑面、酥油茶,让那一段岁月比晚上的烛火还温暖!

[楼主]  [7楼]  作者:长河拾尘  发表时间: 2009/03/28 23:40 

岸雪原先也当过教师,同道,同道!

真是缘份!默然相通!紧握!!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
 [8楼]  作者:dream_梦儿  发表时间: 2009/03/29 20:13 

对【6楼】说:

原来岸雪果真曾是偶同道捏.:))

如长河所言:"真是缘份!默然相通!"

西昌偶曾去过多次,最近一次是2007年五一去的,那真是个不错的好地方.不过,偶没去过盐源县.:))



※※※※※※
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24027967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