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埃尔内斯托?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澳亚克.帕克。《老人与海》(1952年)是海明威成名的"古巴"小说。海明威曾这样表达他对古巴的深厚友谊:"我深爱这个国家,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一个人的感觉像在家里一样的地方,除了他出生的故乡,就是他命运归宿的地方"。纵观海明威个人的一生,很不平凡,充满神话色彩。身经两次世界大战,好几次绝处逢生,大难不死。一次大战时,在意大利北部前线当战地救护队司机,一颗敌方的炮弹爆炸,使其全身中了二百多块弹片。他受了重伤仍坚持救护别人,不失男子汉的气概。二次大战时,他作为战地记者,随美军先头部队攻入德军占领的巴黎。1954年1月,他在非洲两次飞机失事,各国报刊为他登了讣告,他却意外地幸存下来......《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为海明威赢得了1953年的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篇小说震撼了整个美国和欧洲文坛,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小说的之一,对欧美的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曾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对他顽强奋斗的一生赞叹不已!许多学者和读者深有同感,认为"老狮子"的称号,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而《老人与海》作为一篇世界名著,它所含蕴的精神内涵却一直引导人们"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其作品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海明威"这头老狮子"刚毅、勇敢和坚韧性格的折射。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这样评价他自己的作品《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的确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精神不倒的英雄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圣地亚哥在海上同马林鱼搏斗,同鲨鱼搏斗,凭着自己的意志和智慧。虽然最终的结果得到的只是一幅马林鱼的骨架,但它昭示: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也许不能赢得人们崇高的敬意。可精神和气魄的胜利,却使人们感动,使人们和追随老人的孩子一样,为其悲壮落泪、感奋。人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它在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同困难斗争,同自己斗争,时刻在斗争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另一个视界里高山仰止! 马林鱼的骨架只等潮水把它带走,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老人完成了他的任务而升华了人的精神世界!老人同马林鱼作斗争同鲨鱼搏斗实质上是为了人的尊严而战。最终人不是一无所有,而是获得了金钱所买不到的--人的尊严:许多渔夫围着那条小船,看着绑在船旁的东西,又有一名渔夫卷起了裤腿站在水里,用一根钓索在量那死鱼的残骸。他们抑制不住的高声评论"它从鼻子到尾巴有十八英尺长,""多大的鱼呀,"赞叹的背后所体现的不正是人的意志么? 也许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绩效上的胜利者。可是,就人的意志来看,老渔夫却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人性是强悍的,也许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这个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便一次次被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渔夫桑提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挑战这个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人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人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不容置疑,老渔夫所做的一切,是人类意志力的一种记录,生命存在史上的奇迹。他在失败中拯救自己,在成功中摆正自己,在红尘的沧桑中升华自己,在多舛的命运中坚定自己!桑提亚哥,一个普普通通的老渔夫,及别人所不能及。遇到挫折,困苦,他总是默默地对自己说,"痛苦对男子汉来说不算一回事",即使面对死亡,他也没有皱过眉头,收回前进的脚步。海明威曾经还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够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事物。"作者在桑提亚哥的身上,其实是在寄寓着作者的理念:一个真正的人,从失败中走来,还得继续面对未来。只有面对,才是获得成功的前提,只有勇敢面对,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 老人在两天两夜的搏斗中,老人一直就自信有加:"我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并坚持着一条生命法则:"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为什么"打不败他?"一个真正的人,在逆境中也是一名飙起的硬汉。老人虽然身陷困境,但他始终心中有孩子,梦中有狮子,书中的孩子----曼诺林就如同他过去强壮有力的自己;当然无疑,也是他将来猎取更大目标的自己;梦中的狮子则如同他的人生目标,无疑也是老人的力量动力。老人"爱它人,如同爱这孩子一样。" 人与海的对抗本身就意味着是以渺小的力量去与伟大的合力作较量,再加之为"老人"与海,这就注定了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故事的结尾虽寄意渺小的人类只要凭着一股不被打败的意志和与强大拼杀的物质条件(结实的身体)及拼杀技巧,即使暂时不能取胜,也能与之抗衡且不被打倒。"真正的大海"它有旖旎的风光和大小都各具风格的马林鱼、鲨鱼、飞鱼、金枪鱼、鯕鳅鱼......,大海的胸怀是宽广而厚重的:上承日月光华,下容海藻生灵。虽然有残暴的时候,但多数时候是"仁慈并十分美丽的。"老人爱海,他目之所极的海洋,大抵都是色调明丽且极富动感:"深蓝色的水中穿梭地闪出点点红色的浮游生物,水在阳光照耀下变幻出奇异的光彩。""水面上几摊被太阳晒得发白的黄色马尾藻和一只紧靠着船舷浮动的僧帽水母,它那胶质的浮囊呈紫色,具有一定的外形,闪现出彩虹般的色彩。"老人曾说:"海里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即算是那个差不多就要把他拖垮的马林鱼,在老人看来,它就像是"我的兄弟",还有抢夺他的战利品的鲨鱼是"生就一副好体格,能游得跟海里最快的鱼一般,周身的一切多很美。"金枪鱼"壮实而气血旺盛",鯕鳅"跃出水面的当儿,在最后一线阳光中确实像金子一般在空中弯起腰子扑打着,一次次跃出水面,像在做杂技表演。"海里蕴藏的这些有灵性的生物,就好比是大海的孩子,平时他们在大海的温床上遵循着自己的生活原则,但一旦有来犯的人类,它便又合成一股强势对抗着。海明威笔下的故事情节与其说是老人与鱼的拼杀,不如干脆说就是老人与海的搏斗。马林鱼把老人折磨得鲜血淋漓是得益于海水的助力;鲨鱼战败了老人也是凭借了海水的推力。大海对鱼的关护全然不同于人类母亲对孩子的拘囚或忤拗,而是让它的孩子在遭遇不测之时同心戮力地反击、进攻直至获胜。"真正的大海"就这样孕育着自己"沉着、健壮、似乎是毫无畏惧而信心十足的鱼。"无怪乎老人也不得不对这样"真正的鱼"发出礼赞似的心灵告白,"你要把我害死了啦,鱼啊。不过你有权利这样做。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强悍的群鲨蜂拥而来:"灰鲭鲨游得那么快,那么健壮,武器齐备,以致所向无敌。"登多索鲨是"美丽而崇高的,见什么都不怕。""加拉诺鲨是最可恶的鲨鱼,既杀生又吃腐,但就是这些大海的复仇之子",实现了作者笔下的"一些真正的鲨鱼"的构想。首先,老人桑提亚哥不断梦见狮子的心理佳境,就暗含了作者对人生奋起的基本要求。海明威认为,一个人对事物的远见是最重要的,作家对事物的远见是作品的来源。那么,芸芸众生如果对自己所追求所驾驭的事业也有自己的远见,即各人梦中有狮子,那么这份远见或者说这头狮子就会成为牵引人生奋斗的力量。 梦中有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愿这头"狮子"长啸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与梦中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