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随笔二) 那一年,我离开了那所给了我许多落寞与孤独、清贫与富有的村小,踏上另一段人生行程。就在那时,看夹涧高山上的日头起起落落,山岚水雾飘飘忽忽,我觉出自已的肤浅与贫乏,觉着自己正沿一条无轨的辙痕一路渐行渐远,幽幽的小下去。于是我开始努力地掀开人生的窗户,吸一帘花香与清风,头枕青山绿水伴着那盏昏暗的油灯潜心地读书、读山、读水、读人。 每每上完一天的课,打开一本本或新或旧或买或借的书就象打开一扇扇的思想之门,那些泣血的文字,那些温情的文字,无数次唤醒了我沉沦多日的良知。 我读书,也教学生读书,师生的岁月存活在书里,血液也浸泡在书里。每天早自习,我与学生一起读书的时候,虽在简陋的教室,东风来西风去,但每次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地板,总也会觉天高、地厚、心广。融融的书香驱散了日复一日身心的疲惫与烦恼,清纯了年复一年的世事纷争与繁琐,每当此时,我的心灵、学生的心灵与书作者的心灵开始"同声相应,同甘共苦气相求",缓缓的人也仿佛逃脱了尘世的羁绊,融入了山野的空灵。时听山涧淙淙流泉,看云卷云舒,心灵静静地在书中淋浴熏染,在醉人的书香中,我与学生相约:不再为一次次小小的人生挫折而肝肠寸断,不再为他人的误解和恶意的中伤而烦恼无边! 人到无求品自高。读书时,人便有了一种云水悠悠的心情,不禁意间竟也能体味出一种恬淡如菊的境界了。只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有书读而伤透了脑筋。那时妹妹考上一所师范学校,我每个月不多的薪资几乎都要供给妹妹上学,每每看书店如墙的新书,心里就欣羡得不得了,但摸摸口袋又只得将眼馋的目光收拾到脚面,最终是灰灰地一步一步挪开那墨香满室的地方。既买不起书,就只好四处借了。隔学校二十地有个小小的乡图书室,我便托上几个熟识的人通通路子,未想竟成了。每到星期六,便是走路或骑上自行车去那图书室借上一摞书算是一周的粮食。有一次借书为赶车,竟一气跑上两三里地,车因人多不愿在小站停,绕山旋岭绝尘而去,我则肩扛那几十斤书没命似的从一处陡坡抄近路攀爬而上,最后横路将车拦了,酸酸地挨了司机的一顿臭骂,挤上车脚却半天下不了地,人也半天出不了气,你拥我挤得彼此近乎成了相片。那场面将是永远的刻骨铭心。 夜深人静,一个人寂寂的享受着读书的时光,人便有了一种沉甸甸的充实。学生们也在书的浸润中减了许多的野性,粗喉大嗓竟也细雅文气了不少。渐渐的就觉得许多人生的沼泽地,许多人生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悲哀,甚至许多令人厌恶和心碎的东西,全让书给消蚀了,同时明了了一个浅浅的道理:一个对书敬而远之的人,无论他怎样刻意包装,始终是难得潇洒、伟岸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相当浸润,才有可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超越自己,丰富自已,辉煌自已。 读书读累了的时候,我与学生们便会启开窗扉:相看两不厌,独对一山青。 静静地读山,尽情地领略那大自然的俏丽:学校对面的山不高也不大,有些灵柔。山路弯来弯去,杂树参差不齐,有着"秀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幽;远处绵绵大岭有着"岑耸尽逸峰,遥瞻皆奇绝"的艳。更多的时候则是读山的巍峨、静穆、奇奥与庄严。在沉默的山的面前,一个人无论你地位多高,名望多大,它不会俯仰于你的名望、地位,它只会高举起嶙峋的风骨撑起一片绝俗的蓝天。此时此刻人油然而生的便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全付笑谈中。 生于山旁水边,我是山的儿子,也是水的儿子。在岁月的风中行走,山赋予我一颗静默的心灵,给了我嶙峋不老的风骨,山也给我灵性铸就了一种不屈的性格。"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岁岁年年,山是一本书,书也是一座山,书山使人从中领悟到一种人生的真谛,使人明白如何去珍惜这短促的一生,如何去找一条阳光灿烂的人生之路。 既是教书育人,在读书读山的时候,自然也会必不可少的去读人,去读领导、读同事、读家长、读学生,也读自己。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人群,高高矮矮,肥肥胖胖,瘦瘦弱弱,形形色色。掀开温文尔雅的各色面纱和面具,透视着一条条变色龙在季风中的蜕变表演,在道貌岸然的背后洞见无耻和无能,在朴实无华活得并不滋润的人们身上,洞察出一种良知。山山水水映照出我越来越沉得的泪水和呼吸,我读得最多也最愿意读的人仍旧是我那些双眸里没有半点尘渣的学生们,从他们身上我每天都会获得心灵的宣净和对未来的信心。 读山、读水、读书、读人。读自己与学生的灵魂,在那拂逆的环境里,在那如歌的岁月里,面对青山碧水,面对学生,面对心灵,我始终如一的在读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人生,守望着一年年寥落而不甘沉沦的希望。
有关链结: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