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小提琴 下一主题:笑傲苍穹
南方.水印象
[楼主] 作者:长河拾尘  发表时间:2007/10/20 22:33
点击:288次

南方.水印象

文/祝勇

  南方的水,遍布神奇的皱褶。透明、轻巧、恍惚。
  与女孩子衣上的皱褶不同,水上皱褶是游动的。女孩子衣上的皱褶也常是游动的,在她们行走的时候,皱褶便随她们行走的节奏而出现变化,但是,当她们静止下来,比如当睡眠时,皱褶便陷入寂寞。
  由于土布的自然垂感,或者由于经年的水洗,她们的衣裳分布着一些皱褶,就像那些因山形起伏而岔开的小径。织物的质感遮掩了肌肤的光泽,使它愈显神秘和性感。但皱褶与身体的曲线有着某种呼应关系,它用一种暗语来传达身体的魅惑。

   水上的皱褶却从不寂寞。在河流的表面,这些天生的花纹每时每刻都变着形态,仿佛它们的生命中,蕴含着无穷的活力。我把每一缕皱褶都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有自己的情感和命运,有它们的来路和去处,有炫目的光芒,也有旋涡和陷阱。
   南方的河道,方向是隐晦的,婉转迂回,不像北方平原上的河流那样一目了然;水上皱褶无疑又增加了河的变数,让它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水上皱褶具有超强的繁殖力。我亲眼目睹一缕皱褶在瞬间变幻出几个,那几个又在继续繁殖。在河流中,我见证了数的变化,一种几何级数的递增,我第一次意识到数学的美感。水上的数学,隐喻着万物间的隐秘联系。
   一种联系存在于水与衣裳之间,皱褶就是它们通用的暗语。可以说,衣上的皱褶是由水上皱褶孕育而生的。女孩子们在河边浣衣,皱褶就从水上蔓延到衣服上。即使衣服晾干,皱褶依然存在。皱褶证明了水的无处不在,干爽的褶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
   河流是大地的皱褶。在大地之间闪耀和晃动。
   那些皱褶有一种繁复的美,无可救药地反复出现,层层推进,像冥想一样没有止境。一种无规则的均匀。它们重新划分了大地的单位,一级一级地,使它变得无穷小,分散成无数个气韵生动的细节。
   像所有的皱褶,河流复制河流,无限衍生,势力强大,把南方的一切纳入自己的辖区,包括:石桥、石丁步、廊棚、粉墙、黛瓦、船舶、芦苇、柳树、鱼米、药材、月光、梅雨、诗词、画轴、文房四宝、藏书楼、琵琶、目莲戏、皮黄、青衫长袍、爱情、朝代。皱褶肆意繁殖,遗传的影子随处可见,仿佛它们是事物的根源。而所有一切都在它们身上蛰伏。水的方向随心所欲,毫无预兆,那么,它管辖的事物都将因它而变,像多米诺骨牌,一个跟随一个,作出应对。
   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锦溪、朱家角……风姿华美的袖珍小镇在长江下游一带遍地皆是,仿佛种粒,在水的灌溉下茁壮生长。水成为生活的参照物。美人靠在“美人靠”上,通过水来鉴照自己的青春。水如同镜子,本身是空,是虚无,但它能容纳实有的生活。没有水,生活将隐于黑暗中,将被埋没,难以发现。
   南方人让水来围拢自己的生活。在丽江,水干脆就从房子底下通过。在丽江似乎找不到水井。饮水时候,掀起地板上的一个盖子,水就近在咫尺。地板上空洞的方框就像一个取景框,杂花浮动的水流像万花筒变幻不止。
   沱江上的吊脚楼也使人们得以枕水而眠,只是与丽江相比,楼板距水面高些。躺在吊脚楼里,透过楼板间胳膊粗的缝隙可见深处的流水,有些惊心动魄。有人住在吊脚楼里,有人在水上漂。于是,漂泊与停留的意象在艺术中像皱褶一样被一再复制。
   水乡的生活大同小异,它们像水上皱褶一样广为复制。水浸透了沈从文的纸页,字迹中漫漶着水的气息:“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致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沈从文:《边城》,见《沈从文全集》,第八卷,第六十七页,北岳文艺出版社,二OO二年版)我不止一次地抵达南方的河流,寻找那个隐于云水间的古老中国。我发现了那些村落之间的衍生与变异的线索。一条楠溪江孵化了无数个村庄,被蛛网似的支流复制,像涟漪,一轮一轮,越推越远。芙蓉村、苍坡村、花坦村、佳溪村……三十多个古村落,星星点点地散落,宗祠、牌坊、水系、路亭、戏台、寨墙,构成这些村庄的基本元素,即使走到云南,村落的面貌仍然相似;但就在楠溪江,村落又有细致的不同,比如中游的芙蓉村是以“七星八斗”的格局建造的,“星”是指道路交汇处的方形平台,而“斗”则指水渠交汇处的方形水池。“七星”翼轸分列,“八斗”呈八卦状分布,道路和水系在“星”“斗”之间穿梭和连接。
   这古老的阵图,既与天上的星宿神秘对应,又有防御的实用目的。只有站在芙蓉峰上,才能看清阵图的玄机。“斗”是水的反复铺陈,但它们像穴位一样,把握着村落古寨的生存秘诀。而在上游的林坑村,溪涧、廊桥、素木蛮石的老屋,夸张了村落空间的立体性。
   这样的差别,只有深入到细节中才能辨识。它是由河流运动的偶然性导致的,只能领悟,无法推论。河流仿佛一把折扇,意象丰盈的图画贮存在这把折扇里,跟在皱褶后面,一节一节地铺展和呈现。
   我曾经在楠溪江的竹筏上睡眠。是在春天的午后,楠溪江水量充沛。我从中游溯流而上。世界在均匀的阳光中通体透亮,在困倦中增加了我的非现实感。我合上眼,水和皱褶一起消失了,只剩下竹筏,轻轻摆动,像摇篮、钟摆,或者其他与岁月有关的事物。我感觉竹筏是浮在空中,没有依托和支点,我自己也变得似乎比空气还轻,只剩下灵魂。水以不在的形式存在,并且让我忽略了肉体而感知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是深刻的,它像上帝,了解我们的痛苦和愿望。


※※※※※※
【幽梦帆影】欢迎你—http://dream0412.forum.xilu.com/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ream0412/msgview-10368-147722.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小提琴 下一主题:笑傲苍穹
[楼主]  [2楼]  作者:长河拾尘  发表时间: 2007/10/20 22:34 

回复:附:行走的祝勇
  近年来,祝勇的散文随笔常见于报刊中,其语言之老道,行文之洒脱,思想之深邃,很令我折服。及至他来京东平谷,才知刚过而立,如此年轻,与盛名实不相符,更令我惊异了。

  我们灯下闲谈。谈及他的过去,自小对文学感兴趣,多少受父亲影响,父亲在部队从事通讯写作,细心地将样报剪辑下来,他经常翻看。看着看着,就对父亲油然生起一种羡慕与敬意。当然,影响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努力,甚至一种天赋了。因为在沈阳读中学时,就搞起文学社,并发表作品,且荣获全国优秀中学生“华夏读书奖”一等奖,小荷已露尖尖角了。后考取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没有研究国际关系,却去一家出版社,做编辑至今。

  编务是繁杂的,整日组稿审稿编稿,可以说是头晕脑胀,眼花手累,为人作嫁。当然,每一本本花花绿绿的书,经自己的手发表于世,书香里也会产生一种别人难以体味的幸福。他不会满足于这幸福,在繁杂之余,始终笔耕不辍,哪怕世风于实利于势力趋之若鹜,他依然痴心不泯,默默地跋涉在崎岖险峻的文学小路上。想他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读大学的,那个时代,无论大学里,还是社会上,文学社团蜂起,文学旗帜林立,没多久,又纷纷偃旗息鼓,归于沉寂了。他的同学,有多少人与他一起研讨文学,而走上社会,劳燕纷飞,或从政,或经商,或出国,或移民,各展鸿图了,独有他还坚持不懈地写作。以至天南地北海内海外的同学聚集一起,酒杯下询问他正写什么,他答写《文化苦旅》那样的文章。那些天南地北海内海外们一时间竟满脸茫然,根本不知道《文化苦旅》为何等物,余秋雨为何许人!心底不由得生发一缕悲凉。罢了,他不会因悲凉而对文学生发悲凉,相反,促使他对文学深深的思考,更坚信文学不会因此而死亡,只要地球上人类还存在,在物质需求的同时,就一定有精神需求,有精神需求就一定有文学!所以,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乃至纷纭复杂,他始终恪守着心灵的圣地,向着那圣地,注定他今生是一往无前义无反顾了。

  长河行地,日月经天。而今,他已出版十余种散文随笔。若强行划分,前期主要为散文,文字间透着哲思与灵气,其秀雅、纤细,如山间流水,林中微风,给人以清新与酣畅。清新酣畅中,透着浓浓的历史沧桑和扯不断的文化情思。以细腻柔婉又苍凉凝重之笔,写大漠,写长城,写高原,那《桨拨千年月》,那《北京之死》,读来实在是闲适之趣少,忧患之情多。后期主要为随笔,那份成熟,那份深刻,剔去了偏执,远离了异端,有一种包纳古今与世界的襟怀和性情。如《改写记忆》,试图对百余年来中国各类知识分子进行一番梳理,从大学者王国维沉湖起,到年轻诗人戈麦自沉止,不是那种全景式的,而是眉批式写法,言简意赅,甚至集中一点,不及其余。单看零散,通观则衔接成一条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链条,展示他们百余年来的精神史。这是他博览群书,独立思考,而厚积薄发,敢于发前人未发之声,道前人未言之语,完全是一种个性化的声音,哪怕被改写的本人不同意这种“改写”。读着这些“记忆”,不能不佩服他的才华,不能不赞成他的干练,不能不激赏他的胆识,不能不被他的学识和锐气所征服。尤其难能可贵的,也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是他写谁就用谁的语言写,与人物融为一体,一种自觉的文体追求。如果说,《改写记忆》写的是中国二十世纪一个一个的知识分子,那么,《走出五四的创世神话》则是一部长达四万字的研究论文,从整体上论述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不囿于教科书中已有的定论,用一副全新的眼光,放在中国与世界的大背景下,放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下,来反观“五四运动”,论其合理与不合理,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直言:“五四运动是中国的一次思想洗礼,但它决不似某些膜拜者信奉的那样庄严和神圣。其中许多幼稚和非理性的成分,甚至直接成为中国产生极左乃至现代极权主义的精神源头。”视野宽广,视角新颖,简直振聋发聩。

  他不仅写作散文随笔,还主编了一系列“新文人”丛书。所谓新文人,主要是指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长于八十年代,以撰写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随笔为主的那批作家。由他率先提出并界定的“新文人”概念,已受到文坛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而他无疑成为“新文人”的领军人物。他虽生于“文革”,毕竟年幼,受“文革”影响不大,而成长于八十年代,恰 是在中国思想大解放、世界文化空前活跃地碰撞的大背景下,完成学业,走上社会与文坛,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立的思考方式,并成为九十年代人文语境中不可回避不可或缺的话语主体。他认为,他们这一代文人,不同于再早的文人,那些人禁锢着条条框框;也不同于以后的文人,那些人失去了人文色彩。这是时代使然。以他为代表的“新文人”,接受过完整而系统的教育,具有更合理的知识结构,更为自由的精神境界,有能力承接世界的先进文化,涵泳于多元文化的广阔空间中,创造出更新鲜更生动更殊异的文化现象。故此,他充分利用了文学的对外开放性,打通文史哲,杂糅中西古今,使其写作获得了多元的维度。同时,他又有着鲜明的文学自觉意识,使用的文学的话语系统,这种话语未必似思想建构那样宏大雄壮,却常有四两搏千斤的内在功力,因而常给人以醍醐灌顶、豁然而醒的点化。品味他的散文随笔,处处涌动着他所感所思,浸润着他心性魂魄,跳跃着他勃勃脉搏。他曾说,真正好的随笔取决于思想的能力。人是会思想的的芦苇,失去思维,人类的语言就同动物的打嗝没有区别。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本是赞誉一位前辈大师的诗句,若用作评价祝勇,尤其是明天的祝勇,当不为过。他曾出版一套《行走的祝勇》,总觉名字好,概括了一种历程,顺手便冠在这篇文章上了。我想,他迈动两脚,坚实稳步地朝前走去,一定会走到他想走到的地方,一定会走到人们期望的地方。   
那晚,我们谈了很多,记得我是好好敬了他一杯酒的。我醉了,他却醒着。

※※※※※※
【幽梦帆影】欢迎你—http://dream0412.forum.xilu.com/
 [3楼]  作者:长风起兮  发表时间: 2007/10/21 05:22 

水是深刻的,它像上帝,了解我们的痛苦和愿望。

非常不错!

美文共赏,赋予了南方水的灵性。

 [4楼]  作者:长风起兮  发表时间: 2007/10/21 05:29 

物质需求的同时,就一定有精神需求,有精神需求就一定有文学

我醉了,他却醒着。

六十年代,我们这一代---

感谢长河!远握。

 [5楼]  作者:dream_梦儿  发表时间: 2007/10/21 20:50 

水以不在的形式存在

水是深刻的,它像上帝,了解我们的痛苦和愿望。

美文!

欣赏了。



※※※※※※
在静静的书柜的陪伴下,在寂寞中,于乳白色的台灯光晕里,铺上雪白的稿笺,在上面涂抹着淡蓝色的梦……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254119873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