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懂得放手,懂得结束”——小诗... 下一主题:生活随感——人走茶凉
推荐:让诗歌接受回到诗性阅读
[楼主] 作者:淋寒  发表时间:2004/06/16 10:28
点击:145次


让诗歌接受回到“诗性”阅读
(高中选修教材《现代诗歌阅读》导言)


记得T·S·艾略特说过,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从唐诗到宋词、元曲,中国文学的黄金、白银和青铜时代,都是诗的主宰。然而发展到今天的新诗,却有太多的人认为它的地位很尴尬。一方面,诗歌界认为中国的新诗正在繁荣,另一方面,大量的非诗歌界人士在“齐声尖叫”:新诗越来越远离了读者!事实上,中国的新诗,既不象诗人自身认为的那么繁华,也不象有些读者认为的那么冷寂。对于中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但是,他们又普遍对新诗的解读感到迷茫:“读不懂!”


那么,“读什么”和“怎么读”的老问题,又重新提到我们面前了。

======读什么?一定要读思想吗?======

人们常说:读不懂!那么,什么叫“读得懂”?我们阅读文章时,总是要求文从字顺,主题鲜明,思想突出,一目了然,更多地遵循着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理性规律。能够准确地得到这些信息了,我们就说读懂了。但是,这些要求在新诗中几乎都是无效的。


当然,有部分诗歌是可以达到上面讲的这些效果的,而更多的则不能。诗歌有多种多样,阅读诗歌,可以读思想。但是,又不仅仅读思想。我们还可以读情感,读情绪,读意象本身,读语言本身。诚然,舒婷的《神女峰》带给我们思想的享受,韩翰的《重量》带给我们思想的震撼,然而,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在诗歌中蕴涵着,比如,海子《黑夜献诗》的绝望情绪,台德·休斯《马群》富有质感的意象本身,北岛《履历》生存的荒诞,陈东东《点灯》的语言魅力,叶辉《一个年轻的木匠》生活的体悟,伊沙《结结巴巴》的语言快感,西川《体验》的直觉,诗歌所容纳的东西太丰富了。如果仅仅以寻找“清晰的思想”的方式来解读诗歌,无疑削足适履,捉襟见肘。


以“思想性”为背景的“深度”是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幻想,我们习惯了阅读要求的“思想深刻”,以此要求诗歌的话,会发现大量的诗歌没有思想深度。其实文本深度是一个幻觉。我们对于诗歌要求的太多,而且很多时候远离了诗歌本身的承载。如果换一种角度和思路,打开思想的坚壳,我们把生命感觉和灵魂放进去,就会触及到诗歌内在的血肉,尽管一开始我们并不适应。

======让诗歌阅读回到“诗性”阅读======

以思想为唯一视角的传统的解读诗歌方式,非常容易滑入非诗的阅读轨道,把现实世界的生活规律和科学研究中的纯粹逻辑、抽象思维规律,等同于诗歌自身的规律。这种阅读期待是排斥“诗性”的。奥·帕斯曾经说道:“与宗教正统观念的审查相比,某些唯科学的理解更为滑稽……某些教授不懂得这些诗篇的模糊性,它们在神圣与平凡、心灵与情感、精神与肉体之间不停地徘徊。这种模糊……出现在所有伟大的神秘的文本中…….他们必须重新学习把诗当作诗的文本而不是社会的或心理分析的文献来阅读。”


我们可以要求诗歌明晰,但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明晰的;我们可以要求诗歌反映现实世界,但它的反映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变异的;我们可以要求诗歌揭示规律,但它揭示的规律并不意味着世界的一切。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也就是对世界的把握、解释和说明。这种观点在部分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诗歌是以人的生命感知去探索人对世界的最深邃的触摸,而这种触摸是无限制的,无限敞开的,充满了大量的未知与混沌。诗歌是诗人对世界的个人化的命名。每一首成功的诗歌,都是一次对世界全新的发现与命名。世界本身的混沌性、物种认知的差异性以及语言描述的局限性,使亚里士多德过于自信的模仿愿望的实现,一再陷入尴尬。世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审视的客观实在,它是无序的、无意向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解说是一个单方面的赋意与命名过程。人所言说的世界不过是真实世界在人这面镜子中的影子,语言(诗歌)作为人认识世界的工具,实际上是对世界的“二度扭曲”,它是工具的工具、镜子的镜子。任何用诗歌来还原客观现实世界和世界规律的企图,都只能是不可企及的梦想。
诗歌的阅读,应该放弃纯粹理性的、纯粹思想性的解读,回到诗性阅读的立场上来,回到各种生命感官的开放立场上来。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朝的杨慎责怪道:“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象杨慎这样以现实生活规律去硬套诗歌,是无法读出诗意来的。


诗歌是非常独特的文学文体,它最富有情感性、想象性、象征性,诗歌的艺术世界与我们生活的物理世界有着巨大的异质性,或者说它是一个超现实的艺术空间。所谓“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这些特质都具有弥散性,非直接言说性。那么,最可能具有“诗性”的阅读方式是“体会”。它是读者在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忘我的浸入,是不带“思想预设”和“解释企图”的浸没,“体会”即浸没、交融、重合。“解释”显然不是这种阅读方式的手段,更不是目的。体会往往具有瞬间性的特征,它发生在读者阅读作品的第一时间,读者暂时忘记了对历史—现实的价值提问,全身心的参与使读者的本能感受在瞬间复苏,不再服从于所谓的社会本质的召唤。“体会”的后果是读者接触文本时产生的“快感”。读者阅读诗歌时会产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微妙变化,这些变化常常是莫名的、不可言传的,可以像被击了一拳、被摸了一下或被惊了一颤那样直接、突发;可以是狂喜、惊诧、恐怖、反胃、痛苦、虚脱等强烈的反应;也可以是心动、愉悦、熨贴、迷茫、苦涩、忧伤等微弱的反应;可以是其中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快感”的混合。引起这些快感的,可能是诗歌意象蕴涵的“思想”、“本质”,也可能是意象本身的鲜明质感,还可能是语言本身的质地。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即使诗歌以巨大的思想容量和尖锐的诗思,激起我们心智的狂喜,也应该知道,这种“思想”、这种“诗思”,不是预先设置在我们脑海里的,而是从诗歌的意象和语象本身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如果我们老是带着所谓的“思想”去读诗,按图索骥式地解读,很容易产生的后果是:马跑了,把我们扔在荒原,独自在那里发呆。不信你可以试读台德·休斯的《马群》、布罗斯基的《黑马》和华·斯蒂文斯的《坛子的轶事》。


我们正确的阅读应该是,把所有的生命感官打开,暂时放弃思想的预置,面向诗歌意象本身和语言本体,在对语言和意象的专注探触与重新体验中,得出“思想”或者引发你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我们不必匆忙地去寻求《马群》里“马群”象征的是什么“思想”,否则会减弱它带给我们的震撼力。事实上,意象自身的意味足以令人无法忘怀。面对“马群”意象,我们犹如面对一组冷酷、犷悍的青灰色铜雕,它紧紧攫住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无法转移视线,使我们屏住呼吸,仿佛听到冻僵的大气在矗立在天地之间的镇静而顽韧的马群的生命力的突显中,发出坼裂声!我们在设身处地的阅读与体味中,灵魂会获得一种有效的打击!阅读《看乌鸫的十三种方式》,我们也需要放弃思想性的预设,专注于诗歌的想象空间和语言魅力。语言的语感、重量感、质感、空间感,语言的滑动或滞钝、轻或重、干净或粗糙、空白或塞满,都可以为我们打开内在的感受。

======诗无达估======

这种体悟式的诗歌阅读,必然是读者积极主动的再创造活动。诗歌作品的形成,只能标志着诗人自己的创造活动结束了,但是,自此以后,诗歌的意象和语象已经成为独立自足的艺术空间,有了它自己的生命。而对于读者来说,诗歌永远是未完成时的,永远需要读者的积极参与。读者不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成为诗歌文本的生产者,读者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创造的快乐。在某种意义上说,一首诗是诗人与读者共同完成的。诗歌意象和语象自足的艺术空间,具有多元阐释性,当读者带着自己的经历、体验,敞开自己全部的生命感官,去感知诗人创造的意象世界时,诗歌的意味是多向无限辐射的。关于诗歌解释的多元性,中国很早就注意到了。汉儒董仲舒把这以现象总结为“诗无达估”。比如,卞之琳《断章》全诗只有两句:


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没有一个生僻字眼,没有一个复杂句式,写得明白如话,但是品味其含义,却是非常难以言说清楚。这首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注重意境的传统,又呈现出西方诗歌着重暗示性的特点,内涵十分内敛,含蓄深沉,释放出的意味却是多向性、多元性的。关于此诗的意蕴,有多种说法。李健吾说此诗意在“装饰”二字,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涵着一种无可奈何的人间感慨。作者不认可这种说法,明确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于是李健吾说;“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著作有相成之美。”(《答〈鱼目集〉作者》)。其实,李健吾的理解未必错误。诗人本意的“相对性”,放在诗歌语境里,我们当然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处于“看”与“被看”的尴尬处境,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人生的虚无与无奈之情,隐寓其间。

======诗歌可以教吗?======

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语文不可教,语文中的文学篇目更不可教,文学篇目中的诗歌尤其不可教!


机械的填鸭式教育,当然是无法完成诗歌教学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把人的体悟性的东西(如情绪、情感、想象、直觉)激发出来?让这些体悟与诗歌的基本构成(如意象、象征、结构、语言、叙事、反讽、视角)发生有机的联系?单纯的理论讲述是难以达到的,因为诗歌本身非常直感,是气象万千的生命的流动场,过多的理论会把一个神奇的生命抽象化木乃伊。我们可以采取“范文点读”法。


“范文点读”法,就是结合优秀作品,对它的特色进行点评,诱导读者去思考全诗。如果把范文按照特定的框架组织起来,对于解读诗歌就有了非常系统的启发意义。


基于此,我们这本《现代诗歌阅读》做了尝试。选文方面,力求经典性,尽量选取中外名诗,但又不囿于文学史的框架,而是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从阅读体系的框架出发来安排课文。全书选取了74首中外优秀诗歌作为范文,分为十个单元。首先从“意象”、“象征”、“情智”、“想象”、“叙事”、“结构”、“语言”、“反讽”、“视角”等诗歌文本的九个侧面,设置了九个单元,透视诗歌的各个构成要素。每个单元选文的特质有一个递进过程,即从最典型的传统诗歌样态出发,逐渐增加新的变异因素。比如第三单元“情智”,首先设计了最典型的经典抒情诗《徘徊在你的身影里》(布朗宁夫人),后面的选文逐步体现了以下知识点:诗歌情感的两种基本形态、直觉、理性、智性、反抒情、诗到语言为止。这样,既有传统形态的新诗,又体现了多种探索,把多种多样的诗歌样式都选出来,以培养中学生的多元眼光和多维视野,让大家接触各式各样的诗歌,不至于见到一些探索性的作品就一筹莫展。最后是第十单元,意在让大家尝试着总体把握诗歌意蕴。这一单元的用意,一方面体现对前面九个单元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意在提醒大家,任何优秀的诗歌作品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决不能把诗歌的各个因素肢解开来。这一意图在我们每个单元的“单元训练”里也得到贯彻。“单元训练”一方面立足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通过单元训练,重新回顾、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它把全书的诗歌选文都作为训练对象,也就是说,在处理本单元目标时,把其他单元的选文拿过来使用。这样,每个单元的选文对其他单元也有举一反三的意义。


从目录的编排上,可以看出,这是一本从微观着手来做的书。全书以50多个新诗关键词作为知识点,通过诗歌选文感性地体现出来。每单元后面有个“诗歌小辞典”栏目,是对单元知识点的小结,可以又这些关键词回到选文加以印证。全书的这些关键词组成一个知识网络,以此为依托逐渐建构阅读方法和阅读视野。


本书没有太大的野心,并不想解决关于新诗的一切问题。它把所有的力量聚焦于“如何阅读新诗”。这种“读”、“写”分开的思路,或许更适宜中学生。如果把“读”、“写”纠缠在一起的话,弄不好就会出现这种后果——一头驴子在两堆青草的之间徘徊游弋,直到饿死还没有找准目标。


诗歌的长卷已经打开,让我们上路吧!


(《现代诗歌阅读》系“高中语文学本”之选修课本系列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于2004年7月出版)



※※※※※※
挺住意味着一切!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63194.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懂得放手,懂得结束”——小诗... 下一主题:生活随感——人走茶凉
 [2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4/06/16 11:00 

感性阅读吧

 

确实,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常常能感觉到诗句之妙却不能表达明确意象。打开感官感受诗歌,这是诗歌阅读的形象描述。

比起来,似乎古诗词,元曲等更好理解些。 :)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 一代天骄>、

现代诗歌

更多的追求言外之意。需要读者的参与再创作!

这是对读者的尊重!



※※※※※※
挺住意味着一切!
 [4楼]  作者:鹰男  发表时间: 2004/06/16 22:45 

文通心灵

诗歌是最快的方式。

诗歌的长卷已经打开,让我们上路!

 

 


 



※※※※※※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0.1127209663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