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附:慕容逸论平仄
[关于平仄之我见] |
|
|
太多的拘束已使中国诗走向消亡,访旧体写诗词无可厚非,只要不将其当为格律诗就行了。千万不要不敢动笔,以前的朝夕社区论坛也是因为这样而不再存在,我与小字,梅子与其他网友苦心经营终于有点恢复旧日气象,切不可因言废诗。
再则,现在的国语入声已消失,虽然南方方言尚保存入声,但总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用方言读诗。古典诗词要发展就得用今音。
诗词的格律要讲,或者尽量符合平仄韵律,重要的是以诗表意,否则将会成为文字游戏,失去灵魂。
所谓格律也不是自古就有的,不写格律,就写古风古绝吧。词应比诗讲究的多,但古词牌的乐谱大都流失,也就不可能和乐而唱了,填的词不能唱只能读本就已失去的依托,就如现在读歌词一样,是否要很讲究也待斟酌。
有两种方式,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一是走别人的路,让自己去说。后者例如写诗严谨遵守格律,在“诗”路历程上,灵气最重要的,千万勿让平仄枯燥了才情。以下仅供参考——我的诗词创作原则是:一首之内不重字,一句之内不重音(除非故意)。严对仗,宽押韵(如in,ing同韵a,ia,ua同韵。但ie,ve不同韵an,ian不同韵),平仄一边去。(引南航语)
综观今人填词,因不懂音律,只得严格按词谱而填,所谓的韵律美作者本身也体会不到,不过是对着词谱勉强为之,有牵强之嫌,或者作者本人因经过练习已能感受到这种韵律美,而普通读者却无法感受到,抛弃了大众,诗词成为圈内人的专用品,道路渐行渐窄,中国诗词的消亡其实已成事实。
我辈中人,按词谱填词,非不能为之,是不愿为之。其因有二,其一、无法感受平仄所造就的韵律美感,勉强为之有牵强之感,而为平仄改变意境更不愿为之,倒不如不写。其二、现在写格律诗的人并非没有,各地的诗社也有很多,虽然圈内人沾沾自喜,自认为正宗,而其诗文并不能流传,即便出书也没有效应,这是因为他们抛弃了大众,将诗词当作圈内人的专用物,长此以往,诗词这种文体的消失也成必然。
有人认为平仄韵律能使诗词流传,用了孔子语:文而无采,行而不远.此类说法也很苍白,如今圈内人所作合格律的诗很多,却不见流传,这已是证明。
综上所述是本人的歪理,不必在意的,不过我很佩服那些严格按格律写诗的人,也希望大家能尽量向他们学习,以保存古典诗词的本色。
|
※※※※※※ 清风笑烟雨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