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双色桃花 下一主题:你认识灰背鸫吗?
这里曾经桃源般美过——读赵乐明先生《黄河滩》有感
[楼主]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2016/11/02 19:09
点击:0次

      
     (注:文中华虹即昆仑彩虹,也即赵乐明先生,所以下文三者若根据意兴提及,自然都是一人)

      捧读家乡文字平台乡韵乡情的文字有一段时间了,一直以来一般注意力在作者的各色文字上,鲜将真实身份与乡韵乡情微信群的微友相对号。赵先生这篇《黄河滩》只读了两个自然段不禁叫好,也只是发现了赵先生和乡韵平台的《中篇梦幻小说· 崎岖的现实》连载原来是同一人。若非赵先生在文章后面的自谦留评,尚不知给各位作者鼓励加赏识,不吝诚恳指导性留评,指引写作方向和技巧,提升各位作者写作高度的昆仑彩虹老师即为笔名华虹的赵乐明老师。
      文学走到这个文字交流十分便捷,作者和读者可以刹那对接的信息时代,给读者和作者的沟通架起了多种形式的快捷桥梁。真正喜爱文字的人,不再只是埋头写作。他们不仅会自己热爱写作,倾心写作,还看重相互交流,更有着一种对文字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的一种表现是掬捧他人的文字,将他人的文字也视若来自心灵的花朵或者珍珠捧读着,赏其光华和美丽,抱有一种赤子之心诚挚率性肯定长处,直言建议。在我眼里,这才是人文兼具的文字的虔诚热爱者,也是为我所敬所爱的同道人(请原谅我自诩为同道人了,这还是第一次,一向我还是够谦虚的哦)。
      因此,除了欣赏诸位作者美文,我也很注意每篇文字后的留评者,于是注意到昆仑老师在乡韵的留评,几乎始自他的第一个留评足迹。昆仑老师所点评的文字,水平不一;昆仑老师的文字水平,要远高过我们一般的作者;昆仑老师年届古稀,时间和精力于他是多么的宝贵,可先生很是舍得阅读他人留墨,并用心点评,其一直以来肯为人嫁衣的高风亮节,令我内心敬慕。
      读到的先生的第一墨宝是那首留在群里的渴望沸腾的诗歌,我读出的是一位前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般希望天工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下一干热忱文字交流者,蓬勃文字平台的赤心,甚为感动,为先生的这般大爱情怀和崇高的文字使命感。
      再读中篇小说《崎岖的现实》,直觉作者有着有关背景和资料的深厚积累和运笔帷幄的底气,那是力道作家的写作力度。在平台的三节连载阅读中,我并没注意到作者与赵老师的关系。
      即使读今天的《黄河滩》,自觉文字嗅觉还算敏感的我也是直冲文字去,仅读两节就不禁叫好,没有注意到作者,直到赵先生在文后的自谦让我如梦初醒一般对号。(留评之一:跟乡韵的连载小说是同一人啊,实力大家来了,不容浮光掠影,先要静心进入文字细读。)
      未将昆仑老师和华虹对号之前,我继续阅读,又实在忍不住再次叫好:
      先生的散文真的是值得人捧读不歇的精品,我是磨了咖啡冲好,嗅着香醇的味道,默一遍,读一遍录音,然后再听自己的录音来品味的,可以说,妙不可言。不知道先生此文作于何时,人近古稀,何以有如此细腻笔触啊!这是一种全身心的与万物对话的写作,读着这样的文字,首先会联想到作者写作时的精神、状态,不由得我惭愧。与这种投入地写作相比,显然我是浮躁有余耐心不足投入不够,还差得挺远。先生妙文除了给我一种大餐的享受,还令我反思自己的写作,该谢谢您。怕平台一次不让发太多文字,先说这些感受,继续精读一下再请教。

      我正在读着,服务于平台的初兄来告知赵老师即将出版的大作将有馈赠,我也还没发现赵老师即昆仑彩虹。等又回头去看评论,才发现昆仑老师的留评,也才对号。
      敬佩是一回事儿,但一个真正圣徒般爱着文字的人,是不会因为好文字的作者是谁而决定阅读的用心的,实际上,在读华虹先生文字的时候,我是沉浸到文字本身,赏其文彩和高度忽略作者的。直到现在,我也是三个不同的ID代表的形象中,首赏昆仑彩虹。我是先入为主,首先认识的是作为掬捧他人文字的评论者昆仑先生,也人和文比起来,我首先重人。比如胡兰成的文字,好成天我也不读;譬如做人刻薄笔下鲜有境界美好爱情的张爱玲的文字,我也不读。大千世界好文字多得是,宝贵的精力要用来读自己欣赏的人文兼美的。至于昆仑先生创作的成就和名望,更不是我感兴趣的。我重先生,一是留评形象,二是悦人文字本身。
      只要用心,只要沉浸入文字中,我们只读这一篇散文,你就会领教先生实力写作大家的风度和底气。
      我言推崇人文一致,也是心口如一的,因此,这番不以拿来作文的先生今天的大作《黄河滩》说事这么一大番,才谈及这篇文字本身。

      华虹这篇文字,是以入为主直奔主题的。
       “黄河九百九十九道弯,一弯出俩滩,左一滩右一滩,滩滩都是丰产田”,黄河,她从雪山走来,一路蜿蜒逶迤而来,多少的文人对她的九百九十九道弯,热情歌咏?要在无数同主题的文字中开始就出新,吸引住人们的眼球,并不容易。华虹先生只用了两句——一弯出俩滩,左一滩右一滩,就给同一主题的文字打上了他自己的标签。随后的展开,时有奇思合理合情形象妙想涌于笔端,比如将黄河从黄土高原一路带来的黄土比作黄河水这个女儿出嫁的陪嫁,黄河水嫁到入海口的婆家,留下了这肥沃的黄土,富饶了两岸河滩。又将河边的沙土喻做黄河这条龙的脂肪,河滩外层的红土犹如龙的鳞甲,而形容入海口附近河滩里的土地特别肥沃,“用手一攥就会流油”——我就是读到这些特别形象令人叫绝的文字不由得情不自禁赞叹的。
      引出黄河滩后,华虹再出奇——人们描景,习惯由春始,他偏从黄河滩的与众不同的冬下笔,极尽描出黄河滩的冬的独特魅力,然后画笔一般,画出了属于黄河滩的一幅幅蒸蒸的农忙,热闹的农闲乐趣,丰饶的黄河滩物产组成的情景生动令人身临其境的画面。
      我常常对学着钢琴演奏专业的女儿和我的学生们提及:一个演奏者,要走向艺术的高峰离不开投入地全身心的忘我的演奏。这对一个写作者亦如是,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只有深入你要表达的题材和主题,你才能状尽其妙。
      我在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感叹先生写作时是与万物的对话,特别投入,一些拟人化的用法赋予了笔下的景物人性化的表述,比如枯草树木在寒风中冻得哆嗦发出哀鸣,万物苦熬挣扎,麦苗“平平展展无忧无虑的既甜蜜又安详的冬眠”、“柳树和麦苗的根须不断交流信息,相互提供气候、气温的变化”,“劳累了一天的大雁在麦田里暂栖,不花费用就可获得在星级宾馆休息的待遇”……若非心怀博爱,拥有普度慈悲心,难以如此想象和描述,你读着这文字,也感受着一颗满腹温情的心灵。然后由冬到春夏秋,诸种深入其中的奇妙描述将人引入黄河滩曾经的美好景象,令人如同走进了一幕幕场景中,感受那种如火如荼的农事,农趣,田园生活的纯朴诗意。
      作者笔下那些黄河滩景象,那些黄河滩事,过去年代有之,现在也有的还有,但多数是已经消失了,也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有那样深深的叹息和痛憾。
      时光留不住黄河滩曾经的富饶美丽生动往昔,历史也留不住,但自有一干如华虹者为文的,为画的,为歌的,为诗词的,为曲的,留下那些优秀的作品,捕捉着曾经的辉煌历史再现着黄河滩那美好的过去。
      这在我们没有亲历过那时桃源般的黄河滩过去的后生心里,已是一种最好的享受和满足。
      黄河滩,这里曾经桃源过。
      各行的艺术家们将业已消失的黄河滩桃源再现,我们重温。
      
      难得昆仑彩虹先生为得一手好文,又肯于耗费宝贵古稀心力,捧读、提携一干文字爱好者。先生襟怀星月般磊落高洁。
      为文者若昆仑者,其人亦可敬,其文亦可掬,其品亦可赞,为我等一干爱文字者之仰止山峰。


.

.

.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366296.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双色桃花 下一主题:你认识灰背鸫吗?
 [2楼]  作者:鹰男  发表时间: 2016/11/03 12:49 

单妹棒读文字

我最佩服

同时也感谢你的介绍

让更多入对黄河 母亲的雄深壮阔以及养育之恩有更深的了解!

[楼主]  [3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16/11/03 13:41 

对【2楼】说:
嘿嘿,老哥又鼓励了  :)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208459377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