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吟哦朗诵。人们喜爱这首诗,不仅是因为这首诗表现出优美的诗情画意,还因为诗里包含着一叹三咏的传奇爱情故事。主人公和桃花女缘于题诗而演绎的桃花情缘,堪称爱情史上的绝配绝唱,“人面桃花相映红”千古佳句,更是把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定格在诗情画意里面,让读到这首诗的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崔护本是唐朝博陵县的一位风流倜傥的书生,书香世家,洁身自好,才情俊逸。虽不能说貌比潘安,但也是品行相貌出众风流倜傥的君子。他在德宗贞元年间赴京城长安参加进士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客居在京城附近寓所,温习功课准备来年再考。 那时候,长安京畿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这年的清明是个难得的晴朗天气,桃红柳绿,蜂飞蝶舞,一派大好春光。从京城通往郊区的大道上,踏青郊游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一路欢歌笑语不断。崔护本就青春年少,当然不会辜负这大好春光,于是趁机独自飘然而行,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生机盎然自然景色。一路上扑面而来的田园春色目不暇接,他被绮丽秀美的风光所陶醉,渐入山川景色深处。遥见庄园房舍掩映在绿树桃花之中,煞是撩人醉人。于是趋步近前,只见桃花灼灼,落英缤纷,花香四溢清远。只是院落柴扉紧闭,寂静了无人语声。 崔护上前轻轻叩响柴扉,良久,门内早已暗中窥视到崔护的年轻女子柔声问道:“请问是哪位君子?”他对以姓名相告,曰:“小生独自踏春郊游,酒后饥渴讨杯水喝”。少女开门让崔护进来,彬彬有礼地将崔护引入草堂落坐,转身入内,旋即双手捧一碗水递给崔护,自己却步倚在桃树斜逸的花枝上秋波暗度,悄悄观察崔护,情义缱绻。崔护见少女虽布衣淡汝,却明眸善睐,素雅娴静,容貌秀美,婀娜多姿,和院中桃花交相辉映,宛若嫦娥,不禁目瞪口呆,神魂颠倒。垂询姓名及家世,少女缄口不语,只是失神地长久注视着崔护,情境有点尴尬。终于,崔护依依不舍地告辞,怅然无绪。少女礼送崔护至门,若有所失地转身而回。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清明,又是一个春暖花开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炽烈的感情在心中升腾翻卷,他无法压抑内心的渴望冲动,于是再次动身来到城郊外寻找去年的旧梦。一路上景物如昨,花开如旧,风景宜人。但这些景物风情似乎已唤不起崔护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树灿灿的桃花和红粉佳人。急匆匆赶到庄园,谁知却见院落寂静,紧闭的门扉上挂着一把将军锁。崔护甚感失望,犹如一瓢冷水浇在心头上。怅然而归之前,饱含深情地在院门题写下七绝一首(即后来流传千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话说崔护再次访都城南庄却没能见到心仪的桃花少女,归来后心里一直抑郁不安,怎么也不能静下心来读书。数日之后,他神鬼差使一般的又转悠到桃花女居住的地方。意想不到的是远远地就听到房舍中传出了阵阵悲怆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进去一探究竟。但见院内有一老翁正在悲伤涕泣,见到书生公子模样的崔护急匆匆赶来,便询问道:“你就是崔护吧?”崔护点头答是。老翁忍不住放声恸哭:“是你害死了我的女儿,她刚刚离开了人世!”崔护闻言大惊,不知所措。 老翁便哽咽着叙说了事情的原委:爱女年方十六,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从去年清明邂逅于你,日夜牵肠挂肚,茶饭不思,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时过一年,本已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不能再见到你,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最终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这个女儿相依为命,之所以迟迟不轻易嫁人,原是想找一佳婿,让我们父女有所依靠。现在女儿却因你而不幸先我而去,难道不是你害死了她吗! 听了这番哭诉,崔护为痛失红颜知己而悲伤,遂向老翁请求进去一哭亡灵。崔护步履踉跄进屋一看,少女面色如旧宛若熟睡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让其枕着自己的腿,悲恸而真诚地边哭边说:“我来了!崔护就在你的身边!”一边哭喊一边摇晃着紧闭双眼美丽动人的姑娘。也许是他的诚意感动了上苍,或许是姑娘命不该绝和崔护的情缘未了,桃花女竟然双目微启,嘴唇翕动,悠悠然活了过来。老翁万分惊喜,满意地将女儿嫁给崔护为妻。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段奇异的风流佳话有了一个完美理想的结局。 崔护得此佳人美眷,心无旁鹜,专心攻读经济学问,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桃花女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崔护与桃花女的爱情故事随着诗歌的流传下来。后来,传统戏剧《金碗钗》、《人面桃花》、《借水赠钗》等把这段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演绎出来,搬上舞台,更使这感天地动鬼神的纯美的爱情故事流传下来,感动一代又一代渴望美好爱情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