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作文,重在有目标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现象进行观察、思维(思辨探究),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按照作文的模式表达出来。故弄玄虚把作文抬高到"创作"的高度会吓着学生,令其望而却步;捣鼓得太神秘会使学生迷茫混沌,不知所以然。告诉学生,"我手写我心,心有所想,笔有所记"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就是"作文"!
学生的生活阅历很苍白,而作文又是生活内容的返照和提炼。所以,要想有话说,先要学会观察"学习和生活"。作文的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会写作文以后的自觉境界),很多话题需要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感想。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作文,尤其需要这样。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
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着重强调了观察对于写作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没有观察能力,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或者熟视无睹,心灵和思想就是混沌的荒漠,就不可能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作用非同小可。我们身边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学生的视角、触角除了有限的影视、网络平台以外,最大的接触面就是自己身边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并用观察日记记载下来其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与不同,甚至探究它们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那就有很多的话要说,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
有了观察做基础,再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思维探究,由表及里地认识和熟悉生活,开阔了眼界视野,既增加了阅历,又丰富了想象力。如果只注重观察,不进行思维想象归类,就是一大堆无用的废料,就会堵住自己前瞻的眼光。爱迪生说过:"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这生活的最大愉快就是对生活现象的洞悉和理解,放进作文里,就是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使作文有丰富详实的内容和适宜的形式。我们学生的作文,简单地说只是对某件事从某个角度进行说明,不会也不能穷尽所有的现象。我们不能把所有积累的观察和感想一股脑的塞进一篇作文里,这就需要动心思多想想。自己要表达的主旨(主题、中心)是什么;用那些材料来表达塑造中心主旨;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用怎样的情感和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思维想象的过程就是确立"思想、语言、写法"的过程,想明白了,往往就能一气呵成写下来。
思维能力是观察能力的最终归宿和最好结局,让学生多动动心思,筛选观察现象和感想,不仅仅能够使作文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出奇制胜。据说当年宋徽宗赵佶擅长绘画,他提倡建画院,网罗绘画人才。他往往摘取前人诗句做题目,让应考人构思作画。一次,他出的画题是"深山藏古寺"。应考人有的画上逶迤的深山,也画了巍峨的古寺;有的画了连绵的群山,再画了古寺的一角;有的较隐讳地在云雾飘渺的深山里画上佛寺标志的旗幡......宋徽宗认为画得最好的一幅是:画面是无尽的群山,山脚蜿蜒着一条小河,河边两个小和尚正在打水,一条石径从河边通往深山之中,若隐若现。这样处理,把个"藏"字演绎得淋漓尽致,给观画人留有无限想象的空间。
无独有偶,一次,老舍请齐白石用国画表现"十里清泉闻蛙鸣"的意境,但在画中不能出现"蛙鸣"。齐白石画了一条小溪弯弯曲曲流向远方,近处水草丛中一群蝌蚪顺流而下,互相追逐。观画人由溪流想到源头,由蝌蚪想到青蛙和蛙鸣:构思巧妙,意境悠远。作文与绘画的道理相通,我们从中一定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要想写好作文,还要苦练语言的表达能力。一个现象或者句意,可以用不同语气、情感和句式来表达,因此,选择适当语言表达方式来显现自己的思维意向,至关重要。养成正确适宜的语言表达力,要靠两个积累,一个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一个是语言表现方式的积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来啥样的客人说啥样的话,对景对情,恰如其分。而要达此目的,一定要多读多背,还要在课内外阅读中给学生"点化"。"厚积薄发",作文才能像样子;多读多背多练笔,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把"观察、思维、表达"能力综合起来培养,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