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华夏神州各处的古城古镇,都是民俗文化的鸿篇巨制,是社会发展阶段民情风貌的诗化图腾。它们就象一颗颗蒙上尘埃的明珠,一旦被现代文明的目光所聚焦,就会闪烁耀眼的光芒。星美(北京)影业有限公司与香港某影视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电影《血滴子》,在比较了众多的地方后选中在山西阳曲青龙古镇取外景,结果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收视率和票房效益。象陕西青木川古镇一样,青龙古镇凭借影视媒介的推介宣传,走进人们的视野,吸引众多的驴友争相一睹。 这个曾经繁华热闹的古镇,虽然被侵华日寇的炮火和文革的野蛮肆虐破坏弄得残缺不全,慵懒落魄地躺在晋中大地上,但是每一个有机会到那里游赏的人都会被她苍凉宏大的旧貌所震撼。古镇的一楼一阁,忠实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宗教文化和生活审美情趣,一砖一瓦折射着经济文化的多元色彩。一脚踏上这个落寞荒凉的古镇,古老的文化底蕴扑面而来,游客从颓垣断壁的落魄里读懂了血肉前行的历史,从挂满了蛛网的庙宇庑廊上意会出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从青黛瓦脊摇曳狗尾巴草的商铺作坊里解读出昔日显贵巨贾的富贵气派,从民风民俗的独特形式上看见雍容华贵宠辱不惊的大家气度。 青龙镇自古以来一直是军事要隘,尚武的民风铸造了民众强悍坚韧的血性,故而有了抗战时期军民前仆后继的英勇作战和壮烈牺牲;青龙镇在古代作为经济繁荣商贸交通的枢纽重镇,并且曾经驻跸过老佛爷慈禧太后,故而积聚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游走之处,随处可见残留的汉代烽火台、明代古堡、清代地道、民国碉堡等,让人叹为观止。那些古老的寺庙和道观,雕梁画栋彩塑壁画的传统民居院落、私家园林,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构成建筑艺术文化,令人大开眼界。尤其是明清以来塑造的龙王庙、文昌祠、泰山庙、双忠阁、永和堂、关帝庙、门岗楼......等,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建造古镇的先人们深谙龙脉风水之道,他们随形就势,依山傍水,按照龙的图腾规划古镇的建筑布局,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晋商曾经在中国封建社会独领风骚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用白花花的银子堆砌起凝聚民俗文化的古代建筑群落--青龙古镇。虽然被战火和愚昧毁坏掉很大一部分,但是青龙古镇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首屈一指的。明清风格的亭台阁榭、庙宇道观以及私家庭院园林等,构建出古镇的峥嵘骨骼框架;"四忠堂、本一堂、永盛堂、三味堂、永和堂"等楼堂馆舍支撑起古镇晋文化的辉煌大厦;豆腐坊、油坊、铁匠坊、饼坊、酿酒坊、酿醋坊、药店、金银店、车马店等店铺作坊,奠定了古镇商贸经济的繁荣。 令人唏嘘感慨的是,古镇里还矗立着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工农兵礼堂",一个文革时期"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标志性建筑。礼堂两侧的青砖排楼原为"知青楼",当年千万城市热血青年响应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演绎了可歌可泣的人生悲喜剧。岁月蹉跎,"天翻地覆慨而慷",人去楼空的知青搂静立无语地看着眼前静寂的世界,仿佛在追忆当年上山下乡、战天斗地的火热场面。青龙古镇,就这样固化着繁华落幕的社会变迁,告诉后人怎样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安详。 事物总是在发展中此消彼长,阳曲青龙古镇历经风雨没有颓毁在纷飞的战火和野蛮的破坏之中,似乎就是积聚能量沉静等待今天的"否极泰来"。虽然到目前为止,青龙古镇还没有修复到从前的旧制模样,但我们还是从她顽强生存的现状中感觉到她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如果厌倦了人流如织的热门景点,不喜欢摩肩擦踵的旅游环境,不妨约合三五个好友知己,于春和景明之季或者云淡天高的艳阳金秋,到青龙古镇盘桓几日,或大快朵颐山西名吃,或坐看云卷云舒,赏读长河落日圆的美妙意境,让原生态的景象浸润保养浮躁的灵魂,肯定会身心俱爽,大获裨益。
这就是原生态的山西阳曲县青龙古镇城门:
进入内城,人间烟火味扑面而来,虽有点杂乱,感到很亲切:
这是在战火和野蛮毁坏后的街道,繁华落幕,仍可以看见曾经的繁茂热闹:
有了游客,就有了新一代"晋商":
拍电影的在进行拍摄前的策划,演员们在休憩:
着休息间隙,演员和导演各自忙活着自己的事情:
至今还是这样的沉稳大气:
眼下冷冷清清的街道,想当年可是人流如织,商贾掮客摩肩擦踵:
没有被开发之前的状貌,自然,随意,慵懒的,也是不慌不忙的:
大门楼和璧墙的砖雕,还是那样大气奢华:
游人逐渐增多,脚步声打乱了生活的清静,用不了多长时间,现代文明就会蜂拥而至:
这样的环境,想在这里干点什么:
荒頽没落,斑驳的廊柱窗户,石狮子陷在泥淖之中:
野蔓荒草趁机而入,登堂入室:
厅堂楼阁,荒草萋萋,旧时一定人满为患:
默默地等待今天的"否极泰来"!
这样的建筑设计布局,坚实,美观,大方:
看见繁荣的脚步满满地走近:
不知原来的布局是怎样的堂皇富丽:
颓垣断壁,见证着历史的昨天,今天,期盼着明天!
木板廊桥,富有诗意的浏览休憩之所:
工农兵礼堂,见证着"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风云岁月:
砖雕壁画精美的图案,美好吉祥的寓意,晋商文化可见一斑:
铁铸的铭文,留下激情岁月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