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上高中的那会,同学们大多数都是非常爱学习的,我是不爱学习的学生中的一个。上课的时候总盼着下课,眼睛常常瞧着黑板上的时钟,在心里计算着还有多长时间才到下课。下课对我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解放,大家可以到外面操场上闲聊,通通气。学校的纪律很严,上课时看课外书是很危险的,因此两堂课之间的十分钟,就派上了用场。可以迅速的翻开几页,课外书对学生们的吸引力总是大于课本的。其中原因,很难说清楚。高中时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包括早晚自习在内,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看课外书。所以只有放学回寝室之后,才能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课外书。 那时的课外书,最主要的是杂志,学校是允许个人订阅一些课外读物的,并且也允许在课外时间看的。但课外时间是很少的,所以就只能在下晚自习后回寝室看。关灯之后,就只能躲在被窝里看了,而且要防范管理员查夜,被他们发现之后,就会敲门大喝。我那时什么刊物都没有订过,总是借别人的来看。而且时常看的津津有味,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在老师眼中处于中下流水平,但和其他同学一样,受到严厉的管教。学校希望把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才,这也是家长们殷切的希望,在应试教育最盛行的年代,这些美好的愿望,成为极重的精神负担,压在每个青少年的肩头。那种教育方法是非常不合理的。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如此,但因为其目的是高尚的,大家因此就要受累。 二、 在中国人心中,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是一种美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信条,已经作为真理,牢牢的记在每个老百姓的心中。从爱“吃苦”来看,世界上的其他优秀民族,与中国人是不能比的。总之,为了“美好的明天”,今天,就要无怨无悔的付出。在当时,“为了明天考个好大学”,学生和老师们就不得不整天为应试忙的不亦乐乎。虽然在下课的时候,大家经过多次讨论,总会得出考试如何不合理的结论,但一到上课,还得乖乖的为考试取得好成绩而努力。明明知道是不合理的,但还得逼不得已去做。这不免让人总是感觉到一种被压迫的压抑感觉。因此那时我们普遍的非常崇敬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很认真的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期望从中找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解放道路。 可是奈何我们那时从课本上知道的太有限,老师似乎也没有太弄明白马克思的微言大义。因此我们就只得等待漫长的高考结束之后,由“应试教育”的道路所承诺的未来“自由”了。或许现在有些人,也对大学生不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逃课上网谈恋爱、在寝室理睡大觉,或者无所事事,东游西逛,但就是不去教室里上课很不理解。其实在经历了由小学到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十多年被“必然王国”奴役的日子之后,很少会有人对得之不易的“自由王国”不加倍珍惜的。我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看课外书和在课堂上睡觉是不可想象的,而逃课则是在当时的思想意识之外的事情了,甚至在做梦中都未出现过。 但在大学里,这些以前在高中不可想象的一切,突然由不可能成为了可能。那么,有几个人会主动放弃这得之不易的自由呢?当然,总有少数人是例外的,我是挺佩服那些刻苦学习的同学们的,他们比别人更有毅力。我承认我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是如此,直到大学毕业之后,从来没有改变过。或许是天性如此吧。我直到今天,也非常厌恶各种各样的考试。但像我这样爱学习的人,只在《论语》中被记载过。我这样说并不是想和孔子相比,而是要澄清一个至深的误解,不爱学习的学生,并不等于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 三、 我们的教育体制规定了一个在什么年龄该学习什么,不该学习什么,并且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考核学习的成果的方式。如果某个学生适应了这种教育体制的话,那么他就被评价为一个好学生了,反之就是一个坏学生。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通常会被看作是一个坏学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在于它的学习成绩不好。 作为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我确实是违反过纪律,也因此被通告处分的。尽管整件事情的起因和责任并不在我,我想我一直处于被动之中,因为我虽然不爱学习,但绝不是一个爱惹是生非的人,不管怎么样,我都是一个喜欢追求知识的人。这点在别人看来,似乎并不那么好理解,其实我自己,多少对此也有困惑。 我不喜欢课堂上的一切,但每次发新书,我都会很兴奋,躺在一个无人打扰的地方,从头翻到尾。由此可见,我只是不喜欢那种刻板的学习方式,我想有选择的去学习,我感兴趣的知识,而不是那些被强行灌输的东西。我心里的叛逆感是非常强烈的,但在整个学习期间,这种叛逆的情感,都一直被压抑着,因此我常常处于苦闷之中,尽管在别人看来,是不动声色的。 考试的压力几乎让我精神崩溃,那是很难形容的感觉。周围的一切,彷佛都充满了莫名的敌意,让人感觉时时处于危险之中,神经极度的紧张。这种状态大约持续了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总之考试是一切的根源,参加过高考以及此前各种模拟考试的人都知道,每次考试对他未来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四、 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仍然充满着各种考试,用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考试,也就是基本靠死记硬背各种外语单词和各种不用怎么思考只需照搬文字的考试。作为一种主宰力量,在无形中的决定着人们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斗争的社会中,这种竞争性在我们尚未步入社会时,就在我们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记得在上小学时,考试成绩最初不是写在黑板上,而是被写在一张长长的卷幅上,挂在教室里最醒目的地方,上面赫然写着每个同学的名字、名次和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的名字,总是那么显眼,令人羡慕。人和人的等级和差距,就这样的在无形中,在我们最初接受的教育之中,被植入儿童单纯的内心里,而这一切都是人为的,而且是有意为之的。 据说近年来考试排名的做法已经不时兴了,大概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但我们都知道,这又是一种面子工程,就如同“减负”一样,我们的教育状况和考试的形式,并不比以前进步多少,倒是给我感觉,我们的教育家们更加的虚伪和狡猾了。由此,我的心中不免隐隐现出一个久久被人忘却的念头。但我似乎并没有大多的必要说出来,怕那只是一种徒劳而已。 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也就是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所谓80后。已经成为应试教育体制下屡次实验,什么文理分科,大综合、小综合等等教育专家荒唐理念的牺牲者,并且在大学毕业之后被抛入社会,成为绝对自由、也就是说可以选择就业——接受近三十年来迅速崛起的商业资本的剥削,或不就业——成为无业游民、乞丐、流浪艺术家、文学青年和啃老族。这两种选择的结果是,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后工业社会,成为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没钱结婚,没钱养育后代的打工族和失业者。这就是当代大多数80后大学毕业生的命运,而所谓《奋斗》等青春偶像剧所反映的“奋斗”,只不过是一种商业化包装,其起到的实际作用只是“妖魔化”80后的真实生活,进而掩盖他们悲惨的生存状态。 五、 80后一代人有幸在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年代里,通过应试教育的大大小小考试,经过多次的残酷竞争,用一种没有说服力机制,将一些不适应这种削足适履式的教育模式的人淘汰。然后剩余一部分勉强能支持到“高考”的学生,在最后的激烈拼杀过后,在大学里接受一种似是而非的学自西方近现代的“高校”教育。用高额的教育费用换取一纸文凭,成为可以“自由”选择的人。这似乎达到了萨特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状态的人,我们存在,但却没有本质。 我们在经历了漫长的“必然王国”之后,终于等到了“自由王国”的到来,而自由的前提是虚无。而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学校的工作人员,各种考试辅导书和试题的编写者,作弊器的制造者们,都因此在世纪之交进入了“小康”的生活,而唯有受过教育的“天之骄子”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他们的形象被青春偶像剧歪曲,成为制片人、导演、演员们的生财之道,被进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消费。据闻,很多“90后”,很喜欢这样的“80后”的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