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究竟是什么?是不是仅仅就是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呢?百度百科中对国学的解释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其实是一个国家学术文化的简称,也可以是一个国家一切学问的简称。国学不仅为中国独有,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有。”其实所谓中国国学,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文明的简称,涵盖了神州大地三江五岳的人文与生活经验。 最近几年,国学兴起并持续升温。不少地方开办童学馆、读经班,一时之间摇头晃脑念着“之乎者也”的孩童大增。出现国学热,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看别人解读经典,并把解读当做经典本身,而为什么不去看原著呢?根本的原因是大家看不懂 ,也因为看不懂,所以没有办法看下去。“如果孩子从小接受了这种教育,那么他不需要接受经过别人翻译之后的文字,他直接接触的就是最纯正的经典。” “国学热”可喜,国学的复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民族自信心的恢复,但是对国学的盲目狂热却是绝对的不可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也有不少,国学一定要学但不能跟风。同时不少家长急于求成,欲让孩子在几岁之前读完多少经典,并选择最难的经典让孩子朗诵,以此开发孩子的智力。 因此,对“国学热”的兴起,人们褒贬不一。有家长说,“按经典培养,孩子一到社会上就被摆平”的担忧,有家长说,让孩子学所谓的经典,还不如让他联系实际,适应社会现实。也有家长称孩子可以学国学,但行为方式要符合环境,该仁义时仁义,该当狼时就当狼。 支持着认为:“国学是精华一定得学,国学博大精深,是很多代人智慧的结晶”。坚持让孩子学国学的家长,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尝到了学国学的甜头。 中立着认为:“国学可以学,但孩子的兴趣最关键,如果孩子不喜欢,甚至是厌恶,就失去了学国学的意义。”鼓励但不强迫孩子学。 反对着认为:“国学谈的是忍让、不争。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要学的是如何展示自我,坚持忍让、不争很可就找不到工作,或者在单位平平淡淡一辈子。”“不学国学并不是说国学不好,而是现在的社会风气太差,让孩子天天面对的是圣人操行,那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家长不希望孩子成为圣贤之人,但前提是孩子首先要能够生存,必须适应现实。 我认为国学的复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民族自信心的恢复,“从极度推崇传统文化到极端贬低传统,再到崇洋媚外,好像一个圆圈,最后我们发现我们的文化还是那么有魅力,于是开始推崇我们的文化。”但是对国学的盲目狂热却是绝对的不可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也有不少,国学一定要学但不能跟风。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国学热呢?其原因正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人格、培植教养方面的教育功能,导致我们在经济总体上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文明却出现了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 国学博大精深,流传了几千年,可见其生命力的旺盛,国学不是很具体的东西,它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有人“担心学国学吃亏”是因为对国学的不了解。“要想避免国学经典误人,最需要做的不是不读,而是如何净化社会环境,让国学经典中的优秀内容从文本走进现实,成为人们真正的行动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