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妩媚的江南古城【原创】
说起江南,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水墨山水画:山黛水碧的背景下,村郭横亘在碧绿的原野上;麦苗儿青菜花儿黄,蜂飞蝶舞采花忙;纵横交错的河流荡漾着蓝天白云,梳理着小桥流水;池塘的荷花菱角风姿绰约,诉说着江南鱼米之乡的美丽富庶。而苏州,就是江南风景画册的封面,临水而居的楼房,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古韵沧桑;街巷幽深阗寂,斜阳夕照,紫燕巢梁。她的每一处景物,每一处园林或官宦豪绅人家的府邸花园,都浸润着江南的妩媚风骨,飘逸着吴楚文化的典雅元素。
苏州的妩媚刺绣在江南永不退色的风景画卷上。苏州披着满身灿烂的文明,穿越两千多年的激越时空,古韵悠悠地走到喧嚣浮躁的文明社会,难能可贵的是依然保持着"杏花烟雨陌巷"的韵致,存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胎记,氤氲着园林亭榭归隐山林的人生写意。那一条条幽深沉寂的小巷,吟唱着千年不绝的风月之歌;那临河楼房敞开的一扇扇窗户,犹如淑女佳丽明眸善睐的眼睛,将四季不衰的美景尽收眼底;那些丁香般的女孩撑着花纸伞款款而行的身影,就是一幅幅山水仕女的剪纸画,销魂摄魄,风韵无限。
苏州的妩媚篆刻在灿烂的文化上。迄今两千五百多年的社会动荡与沧海桑田的变迁,没有改变苏州鱼米之乡的俊秀容貌,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格局和"石桥布韵、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这在城市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浸润在明山秀水的苏州文化,把丰厚意蕴涂抹在草根百姓的生活姿态里,固化在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上,定格在"山石灵动、池水传神、亭榭点缀、殿宇勾心斗角"等建筑特色上面,从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境内现在已知的文物古迹有四百八十七处,其中国家级十五处、省级一百零一处。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门--盘门就坐落在苏州古城西南的盘门风景区。苏州是唐诗宋词的故乡,是诞生文学大家的摇篮,自古苏州多才子,风流倜傥满天下。苏州永葆青春秀美的活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苏州的妩媚抒写在悠久辉煌的历史上。这个横亘在明媚水乡的吴越古城,诞生在公元前五一四年,从春秋争霸的纷乱争战中崛起,强大,没落,遵循着事物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演绎着峥嵘的历史进程。两汉至六朝时期,苏州一直都是江南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三国孙权时,苏州已成为江南第一大都会,魏晋南北朝,苏州出现了最早的私家花园和寺庙园林,由隋至唐三百多年间,江南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成为甲富天下的鱼米之乡。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经济中心由贡河流域转移到江南,当时苏州是一派繁荣景象,大诗人白居易曾慨叹:"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州最大。"到了五代十国,虽然国内政权更迭频繁,内忧外患,国土分裂,但苏州却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明清两代经济迅速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被曹雪芹喻为"富甲风流之地"。
苏州的妩媚体现在众多举世无双的景点上,浸染在摇翠吐芳的娇花绿树上,浸润在三千年流淌不绝的清水中,固化在世界第一的园林艺术里。这座清丽婉约的古城,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人不羡慕神仙,因为他们每一天都生活在风光妩媚的天堂里。
盘门瓮城,诱敌深入,就可以瓮中捉鳖:
国内唯一保存下来的盘门——水城门,左侧的城楼 就是陆地城门:
苏州诸多的园林景点,堪称世界文化遗产之最,是园林建筑的"大百科全书":
雄踞在盘门景区的"丽景楼",匾额题字"雄甲三吴":
在苏州园林里徜徉,还能在现场闻听到地道的苏州评弹,音韵婉转不绝,犹如天籁之音
人家尽枕河。临河而居的黛瓦青楼,一扇扇窗户面对着清凌凌的河水,让四季不衰的美景飘进来
旅游季节,苏州各景点人满为患,只为朝圣观睹苏州娉婷的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