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作为父母要常记。"教不严,师之惰",就要学为父母、学为人师,人生要活到老,学到老。而当你是为人父母的时候,你最重要的人生使命就是要把孩子教好。 《礼记学记》篇,开宗明义讲了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国家,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什么叫教育?多数人一时说不清楚,答不上来。这就如同农民种地一样,会不会?因为那是他每天都在做的事,他熟得不得了,该什么时候播种,该什么时候收割,一清二楚。诸位家长,你有没有一天会向太太请假,跟儿子请假说:"儿子啊,今天我不做你父亲了,我休息一天。"有没有,有没有这样的家长?肯定没有。你没休息,少说也做了好几年。每天在干的事就是教育孩子,结果别人问怎么教育?什么是教育却答不上来。诸位家长,孩子从小到大,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些年来播的是什么种子?现在已经到收割了,你收到的是什么?所以为人父母不能不学,孩子不是一生出来我们就会教他。 那么,教育的"教"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解释为:"教"叫"上所施下所效",所谓上行下效,一句话就把教育的核心讲出来了,叫做以身作则。"育",不是给他一大堆知识跟技能,育是以做人为根本,让他心善、语善、行善。所以教育两个字,我们把它并起来看,就是父母老师要演出善人的榜样,要教出圣贤的道理,那你就是在教育一个好的学生、好的孩子,教导孩子善。所以我们要打从心里相信一个事实叫"人之初、性本善",你不相信孩子有本善的心,你就不能全心全意去栽培他。这个信心要建立,说实在话,对孩子的信心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要相信自己是"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你教出的孩子也就会性本善。所以《弟子规》告诉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只要你有决心去当一个善人,这个信心要从自己发出来,进而对孩子也要有这个信心。靠教育把它引导"长善"上来,这是第一个重点。 其次,"救失",救他的习性、坏习惯。善良是一个人智慧的光芒,是他的本性。因为坏习惯就像乌云一样,飘起来会把太阳的光芒遮住,所以要长善救失。诸位家长,你的孩子有哪些问题需要马上导正?自私、傲气、骂人、不好学、不负责任、没有爱心、任性等等,想一想,需要怎样对症下药?孩子任性、自私是结果,原因在哪里?孩子不负责任的原因在哪?会骂人的结果在哪?不好学的结果又在哪?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我们知道医生是治人的生命,老师和父母是治孩子的慧命,所以也是医生,是孩子心灵的医生。孩子自私、任性,诸位家长,回想一下,孩子很小的时候,陪着孩子,陪着父母一起吃饭的时候。你第一口菜挟起来,先给谁吃?我们经常听到"小明,多吃一点,这是妈妈特意煮给你吃的";"乖孙子这个才很好吃,来多吃点儿"。谁最大?孩子最大!所有人都再为孩子服务。结果小皇帝、小公主就这样诞生了。俗话讲"伴君如伴虎",那是因为随时都很紧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要发脾气。现在的孩子脾气很大,很任性。你满足他九次,第十次不满足他,他会马上哭闹,"你不给我买,我就在这里闹"。结果有一就有二,无三不成林。孩子是攻城掠地,你是节节败退,所以孩子自私任性在于我们那一口菜挟错了。《大学》里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后顺序搞错,为人子之道没学好,做人的道理就不会懂。因为一个人做人处事的习惯根扎在哪里?在家庭当中对父母都不尊敬,对别人尊敬,你信不信?因为他看中的是包里面的钞票,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感情。 一个孩子从小傲慢,你能拉回来?太难了。《礼记》第一页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叫"傲不可长"。一个孩子从小长了傲慢,他一生道德学问有没有可能成就?不可能。所以我常常走到街上,看看十多岁二十多岁年轻人的眼神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眼睛往上看,暴露出来的是傲慢。眉毛翘得特别高,一看就知道脾气不太好。再看头上,红一块紫一块,因为二十年以后国家他们掌管,能不担心吗?就等于为我们的晚年安装了一颗炸弹,谁是都有爆炸的可能,诸位家长想想,是不是要未雨绸缪,教好下一代,跟我们息息相关。 诸位家长,不管孩子今天多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有绝对的信心。所以在家庭当好榜样,在社会上也能当好榜样,相信后代子孙定会为祖宗争光,为父母争光。这样随时随地找寻原因,你才能真正把孩子的行为导正。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改过的态度,一个人真诚的心境,绝对可以感动任何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