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人〉原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参考译文:
贵人身材修长,穿绣花衣裙披外罩。
齐王的女儿,卫王的妻子。
齐太子的胞妹,邢王的小姨子,谭王是她的妹夫。
手指像柔软的初生草芽,皮肤像凝结的油脂。
脖子像又白又长的小天牛,牙齿像洁白齐整的瓠子。
螓一样的头蚕蛾一样的眉,乖巧的笑颜现出两个酒窝,秀丽的眼睛亮晶晶。
贵人身材高挑,停车休息在城郊。
四匹驾车的雄马高大,红色的衔巾飘飘,野鸡翎装饰的轿车来朝见。
大臣们该早些回去吧,不要叫国公太操劳。
黄河水浩荡,向北流去响声哗哗。
撒下鱼网呼呼,鲤鱼、鲟鱼嘣嘣跳跃,芦苇荻花高扬。
陪嫁的姑娘衣饰华贵,护送的小伙子威武健壮。
赏析:
诗的作意,序称“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此说虽然不是全无根据,究竟离诗意太远。王先谦曰“《左传·隐公三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此序义所本。但‘卫人’云云,谓当日曾为庄姜赋诗,非谓咏其无子。”“诗但言庄姜族戚之贵,容仪之美,车服之备,媵从之盛,其为初嫁时甚明。”此论与诗意大抵相合,可以信从。
《硕人》是《诗》中写女子写得最美的一篇,却又是最无情思的一篇,有情思者,诗在心里,无情思者,诗在身外也。《鄘风·君子偕老》虽然同样是局外人之眼,但彼诗之作,原存深惜之意,著意仍在于“人”,故依然有情。《硕人》多用赋笔,而所赋为“事”,不为“人”。“硕人”,实非诗题也,正题当作“喜见庄姜自齐来归卫”。此外别无深心。若说这“事”中之“人”却写得分外的好,则伊也是在“事”中具见光彩,而非同《关雎》、《月出》、《泽陂》,以可感而不可见之美熠惧于情思中。
兴、比、赋,赋为难。而《硕人》之赋,在在切于事情,处处见得赋之巧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最是传神生色之笔。《周南·桃夭》“桃之天天”,夭,三家诗作(女芺)。《说文·女部》“(女芺),巧也。一曰女子笑貌。诗曰‘桃之(女芺)(女芺)’。”桂馥《义证》“‘巧’也者,俗作妖,《上林赋》‘妖冶娴都’,李善引《字书》‘妖,巧也’。”“一曰‘女子笑貌’者,本书无笑字,此即笑之本字。”王先谦曰“《玉篇》‘娱,媚也’,与《说文》训(女芺)为‘女子笑貌’合。”如此,则巧意为嫫,为妖,为媚,是女笑如花也。《周南·桃夭》著一“夭”字,好像花也含笑,《硕人》则著一“巧”字,把花的冶艳与媚嵌在笑里。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原是由“本事”中生发出来,而一片礼赞中忽然插入一句谐语,乃格外觉得风致嫣然。朱熹《诗集传》“此言庄姜自齐来嫁,舍止近郊,乘是车马之盛,以人君之朝,国人乐得以为庄公之配,故谓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无使君劳于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而叹今之不然也。”末句仍是胶于序说,不必从,却难得诗意阐述得明白。焦琳曰“心有绸缪燕婉之慕,而一时不得,故谓之劳,《集传》所谓‘不得与夫人相亲’,乃‘劳’字正解。”《管锥编》特拈出唐诗为说,曰此与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李商隐《富平少侯》“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貌异心同。新婚而退朝早,与新婚而视朝晚,如狙公朝暮赋芋,至竟无异也”。不过白、李真的是“刺”,卫人则纯是本着世间人情作推量语和体贴语,是“谑而不虐”也,二者乃貌似而心不同。 末章“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看来全是写景,是颺开一笔的衬托、烘染,但就其中的寓意而言,仍然不离“本事”。范处义所谓“此章以河之流喻齐国之盛大,以施罟喻庄公求昏于齐,以鳣鲔喻庄姜来归于卫”,是也。《齐风·敝笱》言齐子出嫁,有“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也用了设网求鱼之喻。《召南·何彼》咏王姬归于齐,曰“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拟喻亦然。《陈风·衡门》提到婚姻之求,亦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至于《邶风·新台》,则是刺卫宣公纳子之妻,诗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仍是设网求鱼的意思,不过反用其意,即谓女之归,实为“误人”。而《诗》中这类比喻用在嫁娶,其著意之处,乃在所嫁一方的一个“求”字,却似乎不是在那“鱼”里藏了怎样的缠绵的情思。
《卫风·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是赞美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老婆庄姜夫人的诗。庄姜夫人如诗中提到,是当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可别小看这句“东宫之妹”,这是明写庄姜夫人跟太子是一母所生,也就是王后所生,凸显她娇贵的身份。有人说这位美丽的庄姜夫人嫁给卫庄公之后,受到了冷落谗嫉,没有子嗣,所以卫人同情她,为她做了这首赞美诗——这个“有人说”来自《左传》,力挺者是朱熹,不过这个解释向来很有争议,后人多认为这首诗看不出什么同情怜悯的成分,纯粹是赞美,是庄姜嫁到卫国时卫国人拍马屁的诗。从解释的不同看起来,朱夫子也不是纯粹道学,相当有人情味儿——我也宁愿相信这是人民同情美而无子的王后所做的诗也不愿相信这是无聊文人拍新女主人的马屁写的应制歌。
就算不看诗中的生僻字,单从字面也很好理解这首诗赞美的是庄姜夫人的美丽——其实这首诗里多数的语句还是在写庄姜的出身和排场,真正的外貌描写不过是“硕人其颀,衣锦褧衣”这一句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段。
简单解释一下:“硕人”,原意是高大白胖的人,引申为美女,可见公元前七百多年的春秋时代,人们(至少是卫国的人们)喜欢高大丰满、皮肤白皙的美人,健康美还是比较吃香的。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女神雕像,无论哪一个都是高大丰腴、有着结实的臂膀、修长的双腿和一个圆润的小肚子——可见在人类的“先民”时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喜欢那种高大丰硕型的美女,可以说,其审美观是十分健康的。究其所以,还是“美与善相统一”的规则在起作用,先民时期的人们,受自然条件所限,寿命没有现在长,高大健硕的女人至少代表着健康、宜生养,所以,是“好”的,因此也就是美的。女人圆润丰满的身体,就如灌满浆的稻谷,代表了一种生命力,在与天地战斗、生命权得不到保障的岁月里,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人关于“美好”的想象呢?至于“白皙是美的”这个观念,千百年来一直被我们所承认;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正因其苍白的面容而被赞誉为“有圣处女一般的容貌”;十八世纪的法国贵妇,为了使自己变得更白,不惜往脸上涂抹诸如鳄鱼粪便这种恶心的东西。(黑皮肤也很美,是现代才有的审美观。近几十年,法国女人才流行起黝黑明亮的皮肤,就算巴黎没有海,也要拜托市长在塞纳河边铺上海边才有的细沙然后大家去晒太阳。)而在中国古代也是以白为美的,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中说:“……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多受精血而成胎者,其人生出必白……”可见,“白”是中国古代一贯千年的审美观——总之,高大,说明出身娇贵、吃得好、营养好;白皙,说明她不用去室外劳动,从不经风吹日晒,可以说,这是一种属于贵族的美,是一种贵族时尚,除非天生丽质,老百姓是追不起的。“硕人其颀”是说“这位高挑的美女身材真修长啊”,原来古人所谓的高大白胖,是要求凹凸有致,不止是一味的胖下去,还需要颀长优美才是好的;“衣锦褧衣”是说“她穿着锦帛织成的长斗篷”,这位庄姜夫人,不仅美,而且挺会穿,因为身材高,再穿个长斗篷,看起来就会格外修长。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段已经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写美女的名句,意思是:手指像细草般柔软灵活,雪白的皮肤像凝脂一般光洁平滑,脖子像天牛的幼虫那样既白且长,牙齿像瓜子儿一样扁而整齐;她额头丰满眉毛弯弯,浅笑盈盈,还有两个酒窝,眼睛黑白分明顾盼生波——看看吧,令人惊叹吧?庄姜夫人几乎没有缺点啊!弯眉亮眼、皮肤雪白、额头丰满、长长脖子、牙齿整齐、手指滑腻……甚至还有俩酒窝……好事儿都让她赶上了,看来山东出美女所言非虚!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审美观好几千年其实并没有特别巨大的改变,除了皮肤白之外,黑白分明的大眼、长脖子等以上提到的优点我们现在仍然认为很美——以前我们认为樱桃小口是美的,后来西风东渐之后,国人也渐渐能接受大嘴之美了,这可能算是中国人审美观里比较强烈的一种变化,可是,《硕人》这首诗里并没有对嘴巴的描写,可能那时候的人不太注重嘴,只注重电眼吧?又或者庄姜夫人是个像朱丽亚·罗伯兹一样的大嘴?人们给她虚美隐恶了?无考。
在那种时代,女人想要在书里留名是件多么难的事,庄姜夫人以“色”走进了《诗经》,走进了《左传》,走进了朱夫子的研究论文等等等等一大批各朝各代好事者的著作里,也算个历史奇观吧。不管怎样,这个高个子美女已经袅袅婷婷地站在了黄河旁,带着她的绝世仙姿和悲情故事站在了字里行间,悠悠千年。
※※※※※※ 生活中潜藏着许多美,我去发现,我去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