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最终目的的爱,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这种爱可以单向可以无私可以不求回报,但是真正理性的就是要明白,"孩子只是上帝暂时寄存在我们这里的礼物"! 因为无论我们怎样去爱他们,都是为了他们尚在我们羽翼下的时候,就能够健康成长,学会本领,逐渐独立,最终在羽翼渐丰的时候,终有一天能够展翅翱翔,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那一刻,我们的心也许是把孩子当成了风筝,无论飞到哪里都有我们关爱的凝眸远眺,那根线把我们的心牵扯得生痛,而孩子,可能早把自己当成了无脚鸟,天高任鸟飞? 再不舍,我们也要准备有这样的一天。张晓风在孩子背着书包走出家门第一天要去上小学的时候,看着他小小的背影她泪流满面,只能虔诚地祈祷:"这个世界,我把我的孩子交托给了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虽然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不能如我们所愿的,有那么好。 雄鹰的妈妈知道残酷的丛林法则,所以会把还不会飞翔的小鹰带到悬崖上让它直摔下去,它懂得运用翅膀飞翔了,就得到了生机;它胆怯懵懂地摔成粉身碎骨,也不过证明它不适合做一只鹰。 这是一种忍心,但是如果一时的不忍,等到这个世界再来给雏鹰上课的时候,结果也许更残酷。 我们不能替代孩子的命运,不能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混为一谈,把他们的人生也顺带着活过了。要宽慰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的时候,也许只能假装淡定地说一声:"去吧,我的爱!"即使"儿行千里母担忧"。 但是中国的父母却总是借爱的名义,强行对孩子的人生介入太多,有的甚至作为自己唯一精神寄托,那这个孩子该有多大的压力啊!他成长的空间又是多么挤迫,要背负的爱,又是多么沉重啊!"大树底下不长草",在过于强势的父母的荫庇之下,这样温室里的花朵会不会难以接受到真实的阳光雨露而无法舒展?或者这样溺爱的结果会直接造就孩子的懦弱无能?天生心里力量大一点的孩子,会不会因此激发出更为叛逆的性格? 高尔基说:"只靠本能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的事情。" 且不说平日里那些父母为孩子鞠躬尽瘁、任劳任怨、无微不至的种种,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求学工作,甚至结婚买房。。。中国父母是最爱操心的父母。 我听过的极端例子是,有一位母亲,在孩子考上大学远离之后,她无法排遣孤独抑郁,失去了寄托,居然得了忧郁症,最终跳楼。 还有一位母亲,在孩子很小时候离婚,独力带大儿子,培养儿子大学毕业,等到该结婚成家了,她不满意儿子的女友,虽然那女孩儿也是有点自我娇纵,但是这位母亲的反应是:"你要娶她,我就跳楼!"她说这话的时候,是很认真的,完全说到做到的架势。 因为爱,我们就可以这样要求,这样霸道吗? 这其实已经不是孩子还要倚赖我们,而往往是,我们需要孩子来填充自己空虚的生命,来支撑自己为人父母的心理角色,入戏太深,不肯离场。 布衣说:"我想得很开的。养孩子其实就是自己的一种寄托,让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出口,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是单向的,不能指望回报的,也就是享受过程吧!你看老杨也算孝子吧,每年钱给的不少,一年至少要飞回老家两次看他爸,但是电话真的不多,一两个月才有一次?而且也没啥好说的。所以养儿子就是这样的,甭指望那么贴心的。但是,因为我爸妈平时都是内向寡言的人,那时我们工作忙,经常不在家,可能每天家里都是冷冷清清的。在我生孩子那天,他们不敢来,怕看我受苦,第二天来了,他们看到孩子那个高兴劲儿呀,一辈子没有过!我爸平时跟谁都没啥话说,但是他抱着墨墨可以自言自语说好多话。。。我们那里有句话说,一个家要有孩子才热闹--那时,我就真觉得自己生孩子生晚了!" 然后布衣告诉我一个故事,他们的教研员将孩子培养得很成功,大学毕业去了香港工作。感恩节的那天,香港应该会比较热闹吧,他们想孩子应该知道是感恩节吧,就老实守在电话旁一天,等儿子打电话回来。眼看着时钟快要到午夜十二点了,对方还没有动静,他们就绷不住给儿子电话了:"儿子呀,我们养育了你20多年,今天是感恩节啊,我们等了一天也没等到你的电话来感谢爸爸妈妈,只好给你打电话来感谢你了,谢谢你这20多年来带给我们的快乐,给我们的生命涂上了最亮丽的一笔!。。。" 是的,孩子,谢谢你选择了让我们成为你的父母,让我们的生命因此成熟而完整,让我们得以完成好人生爱的功课。 该分离的时候,其实不仅是孩子需要心里断乳,做父母的何尝不是? 这世界上唯一的,为了分离而准备的爱。无非是希望帮孩子准备好足够强壮的翅膀,然后就放他们搏击长空,展翅翱翔吧! 2012/8/16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