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辉煌岁月的丰碑【原创】
在丽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世界文化遗产胜地的丰富内涵,神奇原始的东巴文字和古乐曲,风情无限的江南水乡风景,都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不过,要告诫朋友们,在享受自然、人文景观大餐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去处千万不要忽略了,那就是主宰丽江命运近五百年的纳西土知府衙门--"木府",它不仅是"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官衙府邸,更是纳西土司首领叱咤风云几百年辉煌岁月的不朽丰碑。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纳西木氏自元代以来就世袭丽江土知府,鹿鸣鼎食,世代簪缨,历经元、明、清三代二十二世,风光了四百多年。其鼎盛时期占地一百多亩,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其楼堂殿阁煌煌巨制令今天的游客赞叹惊奇不已。俯瞰全城,整个木府蹲踞在狮子山的怀抱里,来自西河的水环绕东南西三面,民居傍河而建,古城的街道和西河并行环绕,形成民居建筑层层环偎木府,众星拱月百鸟朝凤的祥瑞格局。难怪木府能够在风雨飘摇的战乱社会不断发展壮大,庶几得益于这风水宝地!
木府的兴衰就是丽江风云变幻历史的缩影,穿越风烟弥漫的历史烟尘,可以看见木氏家族风光无限的发展进程。最早,丽江的纳西先祖是没有姓氏的,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于公元1381年派出30万大军征讨云南,滇西大理段氏地方政权被明军一举击破,丽江的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皇帝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一横,钦赐其"木"姓。皇帝钦封土司木姓,不仅结束了纳西没有姓氏的历史,也给丽江古城的思想意识打上中原文化烙印,奠定了纳西木氏长期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础。
承蒙朱皇帝恩赐木姓,木氏土司福至心灵,很多事就和这"木"字结下不解之缘。考虑到木字加框成了一个困字,不吉利,丽江古城四周不筑城墙,于是就有了一座不设防的开放古城。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土司府时,以木为本,座向亦未按中原风水理论"座北朝南",而是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盖因东方属木,太阳和木为纳西东巴教中的崇拜物,故而采取了座西朝东的坐向。"木欣欣以向荣",木府统治下的纳西族不断发展壮大,或许就是顺应天时地利的结果。
追根溯源,当初的木氏家族并非是这样的显赫强盛。纳西的祖先是黄河流域汉代南迁的羌民。物产丰饶的四川盐源是他们在汉唐时期的活动中心,这个土地广阔肥沃风光旖旎的大坝,周边还生活着汉、藏、彝等族民,纳西只是其中的一个弱小民族。盐源盛产盐铁,在农耕社会,盐铁是国家民族生存的经济命脉,谁拥有或占有了它,就能够繁荣昌盛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这块土地成为各民族争夺的重要目标。战乱频仍,弱小的纳西族便只剩下迁徙一条路可走,在弱肉强食的恶劣生存环境的夹缝中寻觅一块生养栖息之地。
选择丽江为栖息之地,是纳西先民大智慧的表现。这个地方,风景秀丽不说,海拔也才两千多米,不高不低。区域位置上远离中央王朝,东北远离四川凉山的彝族,西北远离藏族,往东南远离云南的行政中心昆明:远离权力和战争,便有了相对宽松稳定的生存空间,至此,木氏家族的精彩故事在这里拉开了序幕,最终崛起成为一方霸主。
木氏土司在长达近五百年的统治时期,善于审时度势,顺乎历史潮流。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征云南,"蒙古大军攻克一寨,抵抗者必遭屠城,只留下妇孺和工匠。"蒙古大军的铁蹄隆隆可闻,丽江纳西先民的部落酋长麦良主动迎降,忽必烈称帝后,屡次封赏,麦良曾经官居正一品。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蓝玉、傅友德、沐英征云南,这时的丽江纳西族首领是阿甲阿得,他汲取了先祖麦良的经验,率众首领归附朝廷,后得朱元璋"赐木姓",并以"世袭土官知府"的身份统治丽江。明末清初的改土归流(对地方官的任职进行改革)时期,木氏土司又来了个华丽漂亮的"转身",主动放权顺应改革,家族子女不再担任行政官员,而是到各地任"庄主",掌握基层生产命脉以维持生计,从而避免了残酷的流血牺牲,此举明智之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木氏土司最大的贡献就是广泛吸纳汉文化,重视文化教育,这是智者的非凡杰作。明朝中叶,土司木泰大力提倡学习汉文化,开创了纳西族用汉字写诗的先河。土司府里的万卷楼,"凡宋明各善本以数万计,群书具备"规模之大,种类之全,叹为观止。木府大门外的一座木牌坊上镌刻"天雨流芳"四个大字,在纳西语中,"天雨流芳"就是"读书去吧"之意。得益于丰厚文化的滋养,木氏家族人才辈出,文功武治泽被后世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了。
木府长期重视文化教育的结果,除了把丽江坝治理得安定和平,百姓安居乐业以外,家族里还出现了文采斐然的"木氏作家群",他们的诗词佳作在中国文学画卷中抹下浓笔重彩的一笔,其中最值得赞叹的便是电视剧《木府风云》的主角木增。
木增十一岁时世袭土司,治世经略和诗文之才皎然卓尔,博览群书,勤于耕耘,边读书边作札记,留下了一部名为《云过淡墨》的读书笔记,内容涉猎儒、释、道、佛、医学、天文,以及写诗的音韵格律,一时传为佳话。木增还与游仙徐霞客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演绎了一幕幕文人相惜的动人故事。或许是有先见之明,或许是受道家归隐思想的影响,木增36岁便放弃权利,隐遁束河后的芝山"解脱林",远离尘嚣,埋头读书写作,从事学术研究,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中修悟禅境。一代有为俊杰的结局,正好作了木府门楣上木泰土司自撰的楹联的注脚:" 凤诏每来红日近,鹤飞不到白云闲",从中可以解读出木府首领人杰超然的睿智,感谢皇恩浩荡的坦诚和追求白云一般悠闲恬淡生活的禅意。
象纳西这样一个弱小民族,能在与其他各民族的碰撞中生存下来,已非易事,最终还成为保一方平安的大土司,统治丽江近五个世纪,这就称得上是历史的传奇了。哲人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可木府辉煌历史早已写进不朽的史册,隐藏在丰厚的文化遗产里,镌刻在纳西人心灵的丰碑上。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