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 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观察中,角度为何比距离更重要呢?因为角度是观察人、观察事物的出发点。人们从什么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什么结论。从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不仅难以一致,而且往往迥然不同。 比如,有的高见其实很荒谬。有的官员虽然有本科文凭、有的甚至有研究生文凭,其实并没有多少"墨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不简单,农民多赚钱就行了","和谐和谐,像我们这样有好吃的、好住的就和谐了"。荒谬的高见!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越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空谈误国"的千古骂名。 官员的饭局多,应酬多,哪个酒店有什么特色菜,厨师的手艺怎么样,都了如指掌。投其所好。"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一些人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谁喜欢吃酸味,谁喜欢吃辣味,谁喜欢吃甜味,其实在一起吃的次数多了,正如"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些人抓住官员吃的爱好这块"软肋","吃别人的嘴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官员迟早要为"吃"付出代价。 有人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我,殊不知周围还有更多的人在"另眼"观察你、评价你。我们见过遭遇失恋的男女常常痛不欲生、浑浑噩噩,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最可怜的、最倒霉的人。可在别人的眼中,"失恋"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个非凡的磨练、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而这,也正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所在。 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不幸运、不快乐、不幸福。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怀才不遇"既可能是"不善表现"的结果,也可能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甚至很可能他本人就是"平庸无能"之辈。他可以自己认为自己不幸福,但在很多人眼里他却是"被快乐萦绕着的幸运者"。 中国人爱面子,甚至死要面子,往往"打肿脸充胖子",做事处世,最忌抹面子。"‘面子'代表中国社会中广泛受重视的社会声誉,它是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借由成就和夸耀所获得的名声,也是个人借由努力和刻意经营所积累起来的声誉。""与某某领导在x酒店一起共餐",对于一些人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这也符合日常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有面子的行为,玩的是面子游戏。"人是脸,树是皮",面子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声望息息相关,"正"比"副"更有面子,于是"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大家互给面子。 为什么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呢?这是因为对"自我"正确的观察、客观的评价,并非来自自己,而常常来自他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这个实践当然包括自我感觉,但更多则包括他人的评价与认可,包括世间一切客观要件当做自己的"参照物,当做自己观察坐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其实,要真正了解自我,不妨来一个换位思考,不妨试着从别人的立场、别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才能摈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弊端,才能真正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