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新 1929年出生,祖籍大理祥云县。 1947年入读云南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得主彭桓武。在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其领导建造的“辐照”装置填补了云南省的一项技术空白,并在食品保鲜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因其在物理学领域卓著的贡献,李作新曾于1989年和1995年两次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为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人。 说起核物理学,或许你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说起蔬菜保鲜,你总该不陌生了吧?如果告诉你蔬菜保鲜与核物理学有关联时,你会不会感到不可思议呢?没错,现如今,你购买的新鲜蔬菜中,其保鲜技术就采用了核物理学中的辐照技术。采用这项技术后,蔬菜的保质期可以延长数倍。 在云南,将这项技术运用到食品保鲜上的,就是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作新,一个83岁高龄的核物理专家。除此之外,更加不为人所知的是,他曾于1989年和1995年两次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为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人,是业内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家。 两任诺奖物理学奖提名人 如果不提李老以前的“事迹”,估计一般人都会把他看做文学系的教授。因为他现在手头上做的事情,都是有关文史类的文章撰写,又是校史、又是人物传记什么的,完全和理工科不搭边。网上有关他个人的资料也是少之又少,仅有的几篇文章,也是以他署名的有关云大校史的文章。采访前,无论从哪方面,都很难看出这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核物理专家。 但当他拿出瑞典皇家科学院寄给他的邀请函时,他的专业水平已无需任何说明。 这是一个普通的信封,里面装着一张薄薄的信笺,是用英文撰写的,内容简单明了。信函的大意为,鉴于李作新教授在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他在学术界的声望,特此邀请他为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人,请他推荐在物理学方面有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推荐名额不得超过3人。 瑞典皇家科学院总共邀请过他两次,第一次是在1989年。李老收到信后颇为诧异,同时也有几分欣喜,因为这是对他所做工作的某种肯定。不过那次他给对方交了“白卷”,一个人也没有推荐。因为他检视一番当时物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后,觉得这些人都还没有达到争取诺贝尔奖的水平。因此,当年他并未就邀请函向瑞典皇家科学院进行答复。随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让李老没想到的是,时隔6年之后,瑞典皇家科学院再次寄来了邀请函,一样的内容,还是请他推荐候选人。这一次,他有了人选,推荐了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彭桓武。虽然彭桓武最终没有获奖,但对于李老来说,这次总算没有再交“白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