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是一个现代性事件。其原因在于作为主体的人,从世界万物之中,以我思的对象化方式站立出来。但是随着现代理性认识论哲学的破产和“主体之死”,意志个体开始以“世界是我的表象”的方式,用“体验”取代“认识”来把握世界。世界图像在此不再是客观统一的,而是主观多样的了。
在文学表现方式上,以反映社会历史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摹仿日常生活的自然主义文学,开始被表现人的主观印象、生命体验、心理意识的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所取代。在被我们称之为现代主义的这些文学流派中,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这些作品中,世界不再是外在客观的自然物理图像,而是主观内在的心理意识图像。与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笔下所描绘的具有社会历史实感和鲜明人物性格的艺术画卷不同,乔伊斯、普鲁斯特、卡夫卡笔下所展现的是捉摸不定的人生境况和转瞬即逝的心理印象。
建立在理性认识论基础之上的现实主义文学,所追求的是一种客观的真实,这种真实来源于作家以主体对象化的方式,对外在客体自然、社会、历史、人物,进行模仿和反映。其前提是主体通过理性认识和分析,可以明确无误的把握客体世界。现实主义作家,想用他们的文字,记录和再现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和时代。世界图像对他们来说,具有经验物理的意义。
而现代主义作家,所追求的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这种真实来源于作家以意志个体的方式,对其所生活的时代和世界,进行一种主观透视和意识呈现。其前提是,理性对外在世界的再现是表象化的外观,而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世界,只有表现个体的主观感受和生命体验。世界图像对他们来说,所具有的是意识心理的意义。
二、
在现实主义作家笔下,世界图像是完整的、稳定的、现实的。而在现代主义作家的笔下,世界图像是印象的、流变的、意识的。如果有一种文学,既能像现实主义那样描绘外在的社会历史,又能像现代主义那样表现内在的心理意识,那么它所展现的世界图像,将是更加复杂多样的。从20世纪世界文学发展的历程来看,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表现艺术的相互吸纳和融合,已经不断的将客观物理真实和主观心理真实结合在一起了。而存在主义文学,就为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幅世界图像,完整与破碎、稳定与流动、现实与意识,相互交织和混杂在一起。
在存在主义文学中,理性主体和意志个体都不复存在,而是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而在新小说中,人的存在已经完全被吸纳入物的存在之中,由主体变为客体。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世界图像由平面变为立体,由简单变为复杂,由单一变为繁多。最终成为一个令人眼花缭乱、难以分辨的迷宫。而这幅世界图像,终因真假、善恶、美丑的之间界限的内爆,而成为一个超越外在客观现实和内在主观真实的“超真实”世界图像。
我们也可以说,在以“元叙事”为特征的后现代文学里,文本成为了世界。由于“作者之死”,导致“文本之外别无他物”。文学不再反映社会历史场景,不再表现心理意识活动,而是不断的循环复制自身。世界图像在这里消失了,而文本取代图像,成为了世界。在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文学如何讲述他自己的故事,而自然、社会、历史、人物,都只不过是场景和道具而已。
如果说世界图像时代的全面到来,是由拟象所构成的超真实世界,对本真生活世界的殖民,人们无论是工作、学习、休闲、娱乐,都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络计算机的屏幕视窗。那么,这个时代对文学的影响,无疑是使文学文本脱离人们生活的真实世界,脱离对自然历史的反映、社会人生的体会、心灵情感的表达,而完全以一种无深度、无意义的胡编乱造方式出现。就如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每天由专业写手大量生产和制造的网络娱乐文字,以模式化、趋同化的方式,无限复制和自我重复那些脱离社会现实、缺乏浪漫想象、艺术表现粗糙、人物形象苍白的一次性消费文学作品。
三、
如果说在21世纪初的消费信息时代,文学的发展,正在因为各种严重的危机而走向终结的话。那么,这种终结并非是因为不再有作家创作文学,而是有多写手在摆弄文字;不是因为不再有文学作品出现,而是因为有太多文字被生产;不是因为不再有人阅读文学,而是有太多人在消费文字。
文字的形式是抽象的、理性的、单调的,而图像的形式是具象的、感性的、丰富的。但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审美世界,而图像所呈现的,却是平面单一、缺乏深度的影像摹本。世界的图像化,所带来的是世界被以对象化的方式,表象为抽象、平面的图像。而图像的世界化,所带来的是图像以仿真的方式,虚拟了具体丰富的世界表象。而其结果,就是真正的世界被人遗忘,而虚拟的赝品被当做真实。这是虚无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即存在和真实的缺席。
如果说文学真的会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图像时代走向终结,那么它只能以一种方式,那就是文学不再因为与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产生任何的关联,因而失去其存在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当文学只能成为一种娱乐消遣品,而不是文化承载者,那么文学就已经从它自身所具有的存在意义滑入虚无的深渊。而在我们这个世界图像时代,文学正在遭遇着这样的命运。
四、
从人类文化传媒变革的方式来看,口传文化创造了诗歌的时代,书写文化创造了散文的时代,印刷文化创造了小说的时代,录制文化创造了影视的时代。每次传播媒介的变化,都会带来新文艺形式的兴起和繁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文学形式,就必然会走向衰落。在我们现今所处的数字多媒体时代,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传媒形式,都被以图像化视窗的方式,呈现于互联网络的赛博空间之上。
与以往传媒方式的变革不同,数字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会带动一切文艺形式的复兴。而对于文学来说,自从世纪之交网络逐渐走进人类的日常生活之后,就出现了以在线写作为特征的“网络文学”。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之后,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与纸媒文学二分天下,甚至大有将其超越而一统文学的强劲势头。
数码网络的出现,给文本写作和传媒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每个写作者只要坐在联网电脑前,都可以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在相关网页或BBS上,自由公开的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而读者也不仅可以即时欣赏到最近的文学作品,还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写作和阅读,变得如此方便和快捷之后。一方面,使每个写作者,都具有公开平等发表自己作品的权利,很多在纸媒时代被忽视的作者和作品,得以被大众了解和阅读。另一方面,大量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在艺术上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也被批量的生产和展示出来。
当纸媒时代文学的一体化格局被打破,众生喧哗的网络时代多元化局面开始出现。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写作者和阅读者,开始在文学BBS和博客群,形成一个个及对外开放,又相对独立的松散文学群落。当以往树形的一体化文坛帝国解体后,出现了众多如块茎一样的文学部落。并且出现了自由游离于各个部落的游牧民。
赛博空间上的文学景观,犹如一幅多姿多彩的地图,既有高原群山,也有盆地丘陵。与纸媒时代相对有限的文学报刊杂志不同,网络时代的电子网刊、个人博客、文学社区,简直数不胜数。网民们一但进入其中,立刻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博尔赫斯小说中所描写的巴别塔图书馆一样,迷失在近乎无限复制和自我增值的文字迷宫之中。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数字信息时代,能阅读到的文学作品数量,是以往时代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但是,面对如恒河沙数的各种题材和类型的文学作品,要想从数以亿计的海量作品中,找到真正有意义的优秀作品,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由最初的一盘散沙,在不断的整合和重组中,出现了新的格局。一些较大的文学网站和网站联盟开始出现,并且不断吸收和兼并同类网站。而一些较小的文学网络,或者销声匿迹,或者勉力维持。
如今的网络文学,已经由最初的多元化、部落化,变为格式化、狭域化。中国网络文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由对一体化的纸媒文学解码,走向自由多元,由于众生喧哗走向格式化的再编码。最终形成了以玄幻仙侠、悬疑穿越、职场宫闱、言情耽美几大类型的通俗文学网站,以及各种官方性、社团性的门户文学网站,松散型、风格化的文学BBS等。一方面,具有商业目的的娱乐化、快餐性的大众通俗文学大量泛滥;另一方面,具有文化意义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小众严肃文学,也在艰难的发展。
对于全球化、信息化、消费化的世界图像时代来说,娱乐性、消遣性的通俗大众文艺,为人们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之余,提供休闲娱乐的需求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些文艺作品,为了迎合消费大众的感官欲望,大多思想匮乏、艺术粗糙、格调不高。虽然可以迅速的带给人们感官的兴奋,暂时的轻松。但却无法从根本上,缓解现代人内心烦躁、精神空虚,人生困惑等问题。这些一次性消费快餐文艺作品,虽然以感性化、通俗化的形式,在外观上对人们的视听感官造成强烈的吸引,但实质上却是没有任何精神营养的“文化垃圾食品”。更有甚者是那些格调低下,包含大量不道德的价值观念和不健康的文化因子的“精神鸦片”。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以媚俗的方式迎合和刺激消费大众的感官欲望。
因此,在我们这个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价值混乱的后现代虚无主义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需要真正能给人带来心灵慰藉、精神愉悦、人生体悟的文艺作品。如果说娱乐的快餐阅读,给人带来的是感官的刺激和精神的空虚。那么,严肃的深度阅读,给人带来的却是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当然,严肃的深度阅读,不像娱乐的快餐阅读那样轻松、便捷,而是要有一定的耐心、毅力。但是,这样的阅读,给人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时代体会、人生体悟,也不是娱乐休闲阅读能比拟的。它所给予人的,往往不是一时的感官快乐和欲望满足,而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文化最重要的途径,而数字网络时代以“知识爆炸”的方式,带给我们近乎无限的各种信息资源。如果我们不能理性的思考和选择,哪些是我们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垃圾食品,哪些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营养盛宴,那么我们就只能在这个由数字符号所构成的“超真实”虚拟迷宫中,浪漫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一无所得。而要走出这个由无限复制和镜像重叠的信息网络所组成的“太虚幻境”,我们有必要在深度阅读和理性思考中,了解社会的真实境况,思索人生的本真状态,领悟生命的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