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猫画虎的利弊 古人说:行文"无一字无来历",所谓来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处,既然都有出处,自然就应了古人那句"千古文章一大抄"的精辟见解。但是,我们要注意"来历"和"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抄"是照搬,"来历"可以说"仿"来的,也可能是"化"来的,任何文章,甚至一言一句,都是仿作,因为很难说古人没有这样写过,但这类的仿写,绝大多数是无意的,正如孩子说话像妈妈,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张口说话自然而然地就走了妈妈的老路。因为从小就仿照大人。可是仿写有时也是有意的,因为喜欢某人的文笔,下笔有时就心仰手追,这有意的仿是取其神似,还不是状其貌。 仿写通俗的讲就是"照葫芦画瓢"。狭义的仿也是古已有之。褚少孙补《史记》仿太史公《史记》,这是体制所限,不得不然。其实,仿作格律诗、填词、谱曲,以及八股文、寿序、墓志铭之类,无不都算作仿作,因为都是照葫芦画瓢。 照葫芦画瓢有其必要性。譬如你作七言律诗,就必须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双句末尾押韵,平仄协调等等。从积极方面说还大有好处,是依固定格局练功,所照之葫芦又大多是成熟的作品,多次重复,会收到稳妥而扎实的效果。因为这样,所以古人学习写作,几乎都用过这种办法,并且重视这种办法。 今天我们教作文或学作文,总有重视仿写以达到速成的办法非常流行。尤其是中小学生作文类书刊如雨后春笋,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书店的销路也非常可观。显然,这是兼讲作法的范本,可以体会仿效,急起直追。这种办法究竟好不好? 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适度地用,有好处;如果把它看作唯一的灵丹妙药,那就会欲速则不达。 先说优点。学作文要取法乎上,以求至少能够得乎中。可是对初学者说,取法乎上有时候会感到困难,这就是孔子大弟子颜回说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总之是不知道妙处在哪里。还有时候,大致知道妙处在哪里,可是自己的本领与之差距太大,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欲接近而不得其门而入。 以鲁迅的作品为例,大家都承认是至高的范本,可是学它却不容易。至于初学,据我所知,有些人就常常看不懂,此文好在哪里,妙处在何处尚且不知,自然就更谈不到学它了。主要问题是理想与可能的兼顾的问题。取法乎上是理想,做不到,只好舍弃理想先要"可能"。"学生作文"之类的优越性就在这里。就是说,可能拿到手的,容易拿到手的,抓住它不放,把它看作入门之路,好好利用它,在照猫画虎的练习中,不知道如何作的变为知道如何作,不能通顺的变为能够通顺。 得其门而入,但是不应该停在这里,而不向"理想"或"取法乎上"前进。如果真就停止不前,那就是超过了仿作的限度,过犹不及,好处会变为坏处。其表现是: (一)受仿文限制,不利于放开。有时候,我经常听见有的大人物评论报刊上的某些文章,说是"不脱学生气"。这意思是,题材范围窄,立意浅易而平常。这评论自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说学生时代的文章还不能高,不能深,不能放,这意见是不错的。仿作就像是在有围墙的体育场里跑步,无论你怎样驰聘,冲到围墙以外的可能是没有的。就是说从长远方面看是不利的,因为初学作文,提高的一个重要动力是放,即打破拘束,跳到框框以外。 (二)不能博采众长就不能取法乎上。强调仿作的结果是,文思和文笔的泉源仅仅来自学生作品之猫,照样画,即使成绩好,能够完全不走样,也不过完成个同样的猫,想画成呼啸山林的虎是做不到的。成猫而不成虎,是把注意力放在《学生作文》之类上,忽视了同时研读鲁迅及其后的许多作家的许多作品自然就不容易了。这就是得近处之小利而不得远方之大利,度长短,计得失,是不合算的。 (三)大幅度提高很难。仿作的标准本来就很低,因为只是要求平稳通顺,在立意、取材、条理、表达等方面都合乎作文法的规程。如果认为这就可以知足,不求高鹜远,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例如,以学习书法为例,昔日文人写小楷,只求平整匀称,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这就是有成为书法家的机会而不利用,总之是未免可惜。学作文也一样,只致力于仿作,满足于平稳通顺,有再提高的机会而不求提高,也是未免可惜。求提高,只满足于此,最多也只是取法乎中了。 总而言之,初学,有利于速成;但过于依赖它,就会阻碍向高处远处发展。稳妥的办法是取其所长而舍其所短,具体说:早期多用一些,随着程度的提高,逐渐减少。其次,即使是早期,也可以兼仿学生作品以外的作品,读鲁迅先生《朝花夕拾》,模仿写两篇回忆也未尝不好。再次,时时记住,仿只是的学步车,扶着它走,目的是终于有一天,能够离开它独自行走。作文的独自行走是博取众长,融会成自己的所见所知和表达风格。这就要多读他人的篇章,读得多了吸收的自然就多,千百次的胡乱涂鸦,不断摸索,自然就可以信手拈来,总是坐在小书桌前照猫画虎是不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