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很滑稽的话题,兴致勃勃地研究断奶问题的行僧,今天晚上被奶瓶子砸了一记,很爽。 今天我们从屈原的上下求索谈到了思考和追求,课堂讨论很热闹,后来从追求就过渡到学习语文的新角度,就谈到了剑桥的教育理念和未来,有个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就是思考问题不全面,所以我就纠正,很开心地讨论,没有任何异常。 倒霉的是行僧的思维跳脱惯了,一下子就跑到作文题上,我说湖北今年的作文题是《旧书》,审审题。其实我的本意是要从阅读向作文直接过渡,把语文贯穿成为一个体系为学生穿起来,读和写,听和说,这六个字要是同步进行,语文水平的提高是会很明显的。 那个学生说“旧书就是旧社会的书”,我感觉这个对题目的衍生性理解还真是学生审题中的问题,于是我说“要是这样理解你可能要失败,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要准确把握,创新不是游戏。”我还在兴致勃勃说,这个学生突然就抓过书包激动地跑了,他很生气,后来他和追出去的老师说“都说我三次了,干啥呀。” 外面的雨很大,我很担心他被雨淋,跑了就跑了,继续上课。 这学生初一,青春期中,很自我地张扬着,总说我“不能很好地陪衬他烘托他,”这回,终于跑了。 耍,是现在很多孩子长不大的一个标志,家长老师经常被孩子耍,这是现实。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不奇怪。行僧就是没有机会,我真想让他彻底地耍一回,然后一撇子把他的感觉砸天上去,耍的是自己的任性,丢的是自己的尊严,当的是可笑的丑角,表现出的是幼稚和失败。但是我不会怪他,因为他才13岁。 不过在大学的校园,我也经常遇到学生耍,一不小心就有学生踹开门骂骂咧咧走了,不外乎就是和谁生气了或者看不顺眼了,他特想让老师停止工作让一帮人全哄她去,德行,行僧从来不干这样的事情。出去是你自己的选择,请你进来不是我的工作,各位家长,如果您的孩子是耍大的,告诉她(他)上了大学就别耍了,没人陪着玩。 当然,你的孩子耍着长大,是你惯的,任性已经成为习惯而且可以靠任性制服父母,很多孩子就以为耍是可以致胜的法宝,其实不然,除了父母外,老师对你的耍回避,是因为老师根本用不着修理你,只要你别过分到他无法讲课,你耍和他基本无关。同学们对你的任性之耍不吭声,是因为大家明白犯不上为你的人格缺陷买单,你有问题和我们无关,大家没工夫看你演戏。但是你要是耍到了让别人难受的地步,在大学,你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孤家寡人。 说到根本,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它保护的是自己脆弱的虚荣心,凡是爱耍的人,大多是自卑者,其实只要相信自己,用不到耍,亮出你的本事来,自然可以做老大让人佩服,所以我说,还是让孩子断奶吧,都13岁了,别总在3岁晃悠了。都要上大学了,就不要总是借口青春期,让别人看你玩心情了,没有人有耐心观看你唱独角戏,大伙都忙着呢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