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样,吴小琴的童年就是在古城这样的文脉和家庭的人文气息中熏陶、成长。 岁月的流逝抹不去青春的印记,吴小琴插队的第一年,她的家庭发生了很多事情,让吴小琴更是终生难忘------- 首先是父亲去世,随后,母亲被调离学校去街道居委会扫了大街------,那年她刚好18岁。 这些年来,吴小琴一直在悔恨自己,为什么要与父亲发生多次激烈的争吵,为什么与自己的母亲反目为仇?甚至与红卫兵小将一起动手,用剪刀剪去母亲的头发------- 有太多的记忆让吴小琴不堪回首,那是父亲去世的一段往事------ 她,竟没有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人生有那么多的遗憾,可有些是无法回首的。 那时,吴小琴正在农村公社的舞台上,用纯亮的嗓音在歌唱《美丽乡村我的家》------ 她清楚的记得,那是父亲帮她改的词、母亲为其谱的曲,自己参与舞美设计的一首自创歌舞节目。 然而,她不会想到,就在那一刻父亲独自一人在痛苦中呼唤着她----- "能原谅我吗,我的女儿小琴,你在哪?就这么恨我吗?为什么不来看看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吴小琴的父亲用脆弱的声音,低声的请求她的女儿原谅自己。 也许,他想到的是,为什么走了一条与社会为敌的道路,因而影响了女儿的光明前程。 此刻的母亲在一旁也默默的流泪。她感觉对不起小琴,这么小小的年纪就独自报名,带着一股怨恨离开父母,去了寒冷的北方农村------ 是的,毕竟是父母一手将小琴抚养带大,而在这个家,父亲最疼爱的就是小琴了。 回忆起往日,在夫子庙的夜色下,父母用手分别搀着女儿在秦淮河边漫步,望着夜色明亮的月光,听着自己女儿唱着每晚教的哪首《我爱北京天安门》,那幸福和欢快的场景历历在目。 可眼前,自己就要离开人世,离开自己的亲人。吴小琴的父亲在一次次的死亡与灵魂的痛苦深渊中挣扎。让吴小琴父亲难过的是,自己的女儿还在痛恨自己。 应该说,这比死亡还让人痛心。 "能原谅我吗?小琴,我要走了------,爸爸再次请求你原谅我------,我会来世再次搀着你,陪着你去看夫子庙的灯会-------,买好看的兔灯给你,你不是喜欢那白白的棉花糖吗,我再买给你吃-------",吴小琴的父亲作最后的呻吟-------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已是深夜三点半钟,漆黑的窗外飘起细细的雨丝,街道的远处传来滴滴哒哒的马蹄声,那是倒垃圾的马车在由远及近的向家门口走来------- "是小琴回来了,是小琴回来了,快开门啊",父亲似乎觉得有什么声响,他慢慢的睁开双眼,在吃力的自语。 "快--扶--起我--,我--要--买--棉花糖--给--女儿---" 然而,当黎明的曙光逐渐照亮自己的床头,当车夫的马蹄声从自己的院落飘过,他——吴小琴的父亲没能等到女儿的归来-------- 他没能亲自当着自己宝贝女儿的面说声"对不起",当然,也没能听到女儿的一声"爸,我原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