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人物]81 纳新的梅巧子
(小说)江北川
《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五日,毛泽东关于"九大"和整党问题的谈话:"......我赞成康生同志意见,一个是叛徒、特务,一个是文化大革命当中表观很坏而又死不悔改的人,不能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这就很宽了。我们的党要吸收新血液。工人、贫农、红卫兵中的积极分子要吸收到党里来。旧血液中二氧化碳太多,要清除掉。一个人有动脉、静脉,通过心脏进行血液循环,还要通过肺部进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这就是吐故纳新。一个党也要吐故纳新,不清除废料,就没朝气。 怎样整党,你们拟出几条办法,也是征询意见性质,十一月能够发下去,十二月再发一指示......" 从毛泽东"这就很宽了"的原话中不难看出,他是要置刘、邓等一大批一起打江山的元勋于死地的。其实,早有许多研究"文革"史的学者认为:毛泽东悍然发动"文革",不仅仅只为打倒刘、邓,而是为掩盖大跃进中饿毙3000多万人(其中大部份是种粮食的农民) 的历史事实。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①披露的一些数据令人深思。"在1959-1960年期间,发生那样范围的大饥荒,并不是因为当时政府手中没有粮食。杨查了当时粮食部的资料,在饿死人最多的12个月期间(从1959年4月到1960年4月),粮食部1959年 11月的数据,当时库存粮最高达到887亿斤。即使在1960年4月,饥荒最严重时,当时中国粮库里也还有403亿斤粮。但这期间并没有将库存粮拿出来大规模救灾。开仓放粮,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常用的救荒手段。但在毛时代,没有这样做。" 在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也成了他生活简朴的证据:"为了体谅天下百姓,不吃红烧肉了。"这句话曾经使天下亿万臣民感动不已。 我没有见过毛泽东, 也不知道他那大饥荒的年月是不是真的不吃红烧肉了,但在毛泽东纪念馆里到现在还有一分毛泽东1961年吃饭的菜谱,上面是这样记载的: "1961 年4 月26 日,几位工作人员会同厨师为毛泽东精心订制了一份西菜、汤菜谱。从保存下来的西餐菜谱来看,内容尽管谈不上十分丰富,但己比较周到的照顾到了毛泽东的饮食喜好。这份菜谱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鱼虾类、鸡类、鸭类、猪肉、羊肉类、牛肉类、汤类。 毛泽东喜欢吃色虾,西餐中鱼虾的制作方法也丰富多彩,而且风味独特。1961 年4月制订的西餐菜谱中包括下列这些异国风味的鱼虾:蒸鱼卜丁、铁扒桂鱼、煎(炸)桂鱼、软炸桂鱼、烤鱼青、莫斯科红烤鱼、吉士百烤鱼、烤青菜鱼、菠兰煮鱼、铁扒大虾、烤虾圭、虾面盒、炸大虾、咖喱大虾、罐焖大虾、软炸大虾、生菜大虾等等。 毛泽东对于用西餐方法制作出来的鱼虾感到十分新鲜惊奇。他常常在吃上一段中餐方法制作的鱼虾后吃上一次西菜鱼,以此换换口味。毛泽东对西菜中鸡的做法很是推崇。 60 年代初,工作人员制订西餐菜谱时.在鸡类上列出了这些一般人闻所未闻的西菜名称:黄油鸡卷(鸡排)、软煎鸡徘、鸡肉饼、鸡肉元、大王鸡肉饼、鸡肉丝、罐焖鸡、红焖鸡、葱头焖鸡、青菜焖鸡、纸包鸡、鸡丁敏士、椰子鸡、奶油鸡等等。 至于牛羊肉类,因为毛泽东不是很喜欢,因而只是偶尔掺杂一些品种进去。毛泽东吃过的西菜中的牛羊肉有:羊肉串、烤羊腿、烤马骏、白烩羊肉、煎羊排、煎羊肝、牛扒、煎牛肉、咖喱牛肉、伏太牛肉、酸牛肉、烩牛尾等等。 毛泽东喜欢喝汤,几乎每顿饭菜中都有一小碗汤。西餐中汤类品种丰富,而且各具特色风味。毛泽东60 年代吃过的西菜汤有:奶油汤、牛尾汤、红菜汤、鸡杂汤、腰子汤、葱头汤、红花鸡汤、饺子汤、 感谢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感谢红旗出版社、感谢......其实,毛泽东吃这些西餐也没什么,吃就吃了。问题是明明吃了营养丰富的西餐为什么还要忽悠3000多万饿死鬼的家属和劫后余生的全国人民呢? 毛泽东对中共的历史声誉及中国人民的危害远远超过了有屠夫之称的斯大林,为什么说他超过了斯大林呢?长期以来,关于斯大林时代20世纪30年代末"大清洗"运动中究竟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一直是争论不清的问题。由于西方和俄罗斯学者的观点在我国学术界流传及影响甚广,直到2001年我国有影响的学者还认为斯大林"大开杀戒",被"镇压的人在2000万左右"。 吴恩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著文称:"其实,俄文中的镇压是一种惩罚措施,其目的在于对某些人或事实行压制,没有中文直接等同于"枪毙"的意思。其次,统计"大清洗"的人数,主要应指那些因政治原因受迫害的人(即根据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58条判处反革命罪的人)。至于因抢劫、盗窃、贪污、贿赂等刑事犯罪被判刑的人则不在统计之列。苏联解体后,1992年8月3日,俄联邦安全部公布了1917-1990年"由于犯刑事罪以及根据刑法典犯类似罪"的总人数,共3853900人,其中在1937-1938年"大清洗"中被判刑的大约为130-150万人。这个数字只有现在广为流传数据的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按照1937年全国人口普查,苏联共有1.62亿人口,就是说,甚至在"大清洗"高潮时期被判刑的政治犯不到全国人口的1%。另外,需要强调指出的是,1992年俄联邦安全部公布的整个苏联时期(1917-1990年)被处以死刑的政治犯为827995人,过去广为流传的数字比这至少夸大了10倍以上。" 吴文的意思就是一句话:斯大林没有杀到3000万人,只杀了150万人。毛泽东在中国和平建设时期的1959-1961三年中就饿死了3000多万人。还不包括反右运动、"文革"十年整死、大规模武斗死亡的人数。 毛泽东(83岁)1976年9月病故。斯大林(74岁)早在1953年1月就已失去知觉,延至3月死亡。毛泽东比斯大林多活了9年。苏联人值得庆幸的是躲过了斯大林"新的清洗运动"。据资料显示:"1951年-1952年斯大林的健康状况已明显恶化,他为此戒了烟,赤红的面色说明这时已有高血压,再加上1952年-1953年斯大林忙于发动新的清洗运动而没有休假,这一切都可能是他后来突发脑溢血的诱因。"斯大林不死,一场新的清洗运动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若再杀150万人就会使400-600万个家庭的人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中。中国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毛泽东比斯大林多活了整整9年,正是这比斯大林多活的9个年头,毛泽东又悍然发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华民族遭逢了史无前例的10年"浩劫"。这即是说了一个谎言就必须用更多的谎言去掩盖前一个谎言,最终仍然不能自圆其说。 毛泽东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五日的指示及中央整党吸收新血液吐故纳新文件传达到东汇公社丰家大队革委会领导小组时己是七十年代初,我们是1969年12月插队的,过了一年,公社才派来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帮助丰家大队革委会领导小组整党及"吐故纳新"工作。 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一位眼睛长在头顶上的领导,居然劝1941年就是正式党员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后回乡务农的老党员殿梁退党,谈话就在我们插队的房子里进行的,我们在房子东山听得清清楚楚。老党员殿梁耐心地听他说完之后,一拍桌子呵斥道:"退党?叫老子退党?老子这党员是在枪林弹雨中拿命拚出来的,我入党时,不晓得你还生没生出来?你若有权力,叫党委开除我老殿梁!叫老子退党,坚决不退!" 摔门而出。 领导哪受过这一套,气得语无伦次,脸红一阵白一阵,十分难看。 老党员经过我身边时我对老党员竖起大拇指,他朝我呶呶嘴一笑。 毛泽东宣传队队长是老社长徐社长,闻知此荒唐事忙去慰问老党员,又连忙将老党员殿梁调到大队部做通讯员。这样五十多岁的老党员就不用与男劳力一样下田干活了,生产队记平均工分,大队还另外有一点补肋费。从此,这位眼睛长在头顶上的领导远远见到老殿梁都自动避开,如鼠见猫。 插队前一年我就学了方、圆木工手艺,第一次随师傅修农船就在丰家大队小五七厦生产队,南临轮船、帆船穿梭的盐邵河,岸两边遍植杨柳,一派生机。伏天农船洗刮净覆至石磙、大马櫈上。修农船先得找漏,找漏一要经验,二要问用船的人。一般队长早以成竹在胸,一一告诉师傅。小修一条装六千斤的农船两三个师傅大约要十天半个月。农船并不年年修,伏天油船却是要年年油的。改革开放前请匠人一般都管酒肉饭的,小五七厦修船的饭在生产队副队长有纲家吃,烧饭的是妇女组长梅巧子,她能说会道,做事干净利索。块头不小,一看就是做生伙的一把好手;修船做小工的是她的丈夫"分子"墩爷,分子是什么意思?农民非常注重实际,虚的不玩,粮食产量放卫星、"冒叫"②、玩虛的饿死了三千多万人,农民是不会忘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农民。分子的全称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这不太长了,十个字缩成两字多方便,所以大人小孩一叫分子,墩爷便会有几分得意地应道:"嗳!"墩爷人忠厚老实,从不得罪人,做事极认真。他捶的麻饼,油石灰与干麻丝充分均匀成熟,顺手好用。一次他捶麻饼就要好了,天起雷暴,风到雨至。师傅叫他先躲一下雨,他却甘心淋湿衣服把麻饼捶熟,只见他暴雨中木鎯头疾似雨点,一手翻着麻饼,躬着上身为麻饼挡雨不停地、狠狠地捶着。他真是令人可敬的分子。他实在没事做了,他会拿起压缝条子,将我们炼好的灰缝表面压实、压光滑。真一刻不闲。 墩爷也有一些怪脾气,他婚后从不跟队里男劳力在一起小便,总是避开众人,宁可多走几丈远去尿;队上抬石头后集体去樊川"第一池"浴室洗澡他也放弃,一年到头他只在家里澡盆里洗澡。 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墩爷夫妇没有被饿死,反而生了一个儿子,庄上跟梅巧子有疙瘩人背后说这儿子不是墩爷的种,墩爷不是純男人。只是私下里小声说说,谁也没放心上。不过这儿子挺象他妈妈梅巧子。 饭在副队长有纲家锅上烧,有纲一家人非常自爱,他母亲妹妹包括有纲从不与我们座大桌上吃,都是一家人在长小桌吃菜饭菜粥。我师傅、师兄邀副队长有纲上大桌一起弄一杯,他坚辞不就。这天中上,有纲大姐的姑娘小龙来请外婆、舅舅、小姨娘去吃酒,小龙的爹爹过六十岁。外婆又是煮的菜饭,心中甚为过意不去。梅巧子忙跟我师傅说:"老师傅哎,请出来一下,我跟你说个事。" 师傅进来笑道:"我当什系呢,来亲戚了,当然跟我们一起座。这姑娘生得跟花似的,真好看!多大啦?" 她外婆忙答道:"才16,个子高。呵呵!" 哦!跟我同龄。小龙的眼睛虽不太大,但很亮,眼珠子黑白分清,睫毛又长,扑闪着说话声音不高,吐词分明,十分好听。打了个长长的独辫子,演小铁梅妆都不用化妆。她外婆又对我们说:"真正对不住你们师傅了,真正对不住!小龙乖乖听话,来,座大桌上来。" "婆婆,不嗳,就座这块,你让人家师傅吃。" 众人都喊她,梅巧子将炒菜炒好,煮鱼烧肉早就端上了桌。巧子过去一把将小龙抱起来拖到我的旁边按坐在大櫈上,巧子佯装生气地责怪道:"再不听话,舅母真来气了,难得来,就跟小师傅坐,小师傅是街上伢子噢!" 我由于不习惯与女孩子同坐,竟慌不择言地小声道:"这么多人都等你吃饭呢。" 说了这话不知怎么脸就红了起来。小龙她看了我一眼,"扑哧"一声笑了。她手上还系着五彩丝线的"百索子",真可爱!她只搛一些蔬菜吃,还是我师兄搛了两块五花肉给她。这頓饭我感觉是我吃得最快的一次。饭后,她还要帮巧子洗碗。巧子笑道:"不要你做,哪能叫亲戚做事呢?" 小龙她不单好看,还上过小学五年级,又很勤劳。她那俏模样真有几分象宝应藕船上的红藕。下午4点多钟我们吃晚茶时,她就回去了,家离樊川还有四、五里。她临出门,我心里竟然想留她一起吃晚茶,只是嘴上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忍不住掉头看了她一眼,也许被她发现了我的心思,她关照了她婆婆,又朝我们一笑,不!应该是朝我一个人笑的,呵呵!跟我同龄的小龙她那修长的双腿迈着青春的步伐渐行渐远了...... 1969年底,我与哥哥双双插队至东汇丰家大庄,那年我才17虚岁。那时的政策是兄弟一人插队,另一人安排工作,而我与哥哥是双双插队,他们还不肯罢休。次年春,父母与年迈的祖母及年幼的老巴子、老四竟又遭特殊待遇全家下放。由于丰家大庄吴队长的极力抵制,坚决不肯接受年近七旬的老祖母,上山下乡办公室干部背后的推手才无计可施,只好将奶奶的户口又迁回樊川镇。 吴队长调到大队任贫下中农管理文教委员会负责人。1970年"马振扶事件" ③之后,公办教师的工资也由县文教局拨到大队,再由大队发到教师手上,以体现贫下中农的管理学校。吴队长升迁后,副队长有纲顺理成章的做了队长,这是丰家大庄第二个由光棍条子当队长,副队长由妇女组长梅巧子当。严格地说有纲不能算光棍条子,他大跃进那年娶过老婆,第二年为活命,有纲的老婆去了安微,结婚生子再也没有回到小五七厦。三年饥荒时,江苏许多农民上了安微,上了浙江。可见当时安微、浙江农村饿死的人要比江苏少得多。 有纲当队长的这一年,麦稻两季丰产丰收,副业养猪、养蚕也顺顺当当。年底决分时,会计帐算下来比上一年吴队长的8角一个劳动单价还多了8分,位列全大队第一。不单粮草分得多,豆油也分得多,有一年中秋节还分了一只大鹅,全家欢喜,6岁的大表弟连呼:大鹅!大鹅! 30年后大表弟局长矣,尚忆鹅乎?七律鹅诗云: 一声鹅叫注心头,浮想当年亥岁秋。 表弟饥啼粥未熟,全家力竭米难筹。 人生泰否常翻转,命运穷通自苛求。 忧乐长怀朝夕鉴,曾经风雨共同舟。 我们全家下放到这个当时富裕的生产队也是我们全家不幸之中的大幸。 1971年秋,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经研究决定:队长有纲、副队长巧子为"吐故纳新"的对象,成了组织培养对象不时要去公社党委驻地东汇上党课学习,俩人早出晚归,公社食堂一天三顿有饭吃。因为是"吐故纳新"的对象,巧子下狠心剪去横S发髻,梳起了齐耳的短发,看上去显年轻了。其实她才36岁。上党课学习,自然要换上出客的衣服,巧子是灰色"的确良"长裤,上穿白底小绿叶湖绸大翻领对襟衬衫。马要好鞍,人要衣衫。此言不虚。有纲也是灰色"的确良"长裤,上身雪白的"的确良"衬衫,领子非常挺刮。外面还批了一件所有农村干部都喜欢批的"的卡"中山装。早上他俩去的时候,庄上人才吃早饭,全都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也有跟他们平辈的人拿他俩开开心:"咥咥,巧三娘跟朝又回门啦?" "跟朝回门,不得话来?" 说着她看了一眼脸朝别处的有纲。 开心过后,庄上人羡慕的目光总是把他俩送得好远。 世间许多情人多半是从开玩笑开始的,言为心声,日子久了,俩人慢慢就动了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巧子14岁就跟大人一样做生伙了。17岁就跟22岁三墩子结婚,嫁到了小五七厦。三墩爷家中农,吃穿用基本不愁。可是三墩爷身高个大,却是个阳根先天不足的"二亨子",先天就小,小就算了,又久不能举,举而不坚,未窥其道,已见花而败。新婚之夜,巧子也没经验。忽然想起临上轿妈妈塞在她怀里的二尺白布,她忙放在了臀下,上面什红也没,自已也没什感觉,三墩子已滚下身来睡觉了,不一会己闻鼾声。17岁的村姑巧子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异样感觉,她轻叹一声,在心里安慰自己,也许世上的男人都是跟丈夫三墩子一个样。 日子如盐邵河流水,流到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炼钢铁、大跃进、吃食堂的时代...... 短短三年时间便造成了三千万以上国民的非正常死亡,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但由于秘而不宣,多数中国人对此事知之不详。(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60年人口死亡率飙升至25.43%,远高于57年的10.80%和1963年的10.04%,此是国家统计局的原版数据,可见大量非正常死亡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老支书文礼成白旗,被拔掉了。上级派来了外地的干部周洪根任支书,周支书吃住在大队部,食堂就在大队部边上,与小五七厦一河之隔。周支书每天去各队查看开会,凡是他看中的青年妇女作培养对象皆调往大队部食堂烧饭,时间不长,当周支书有下一个青年妇女培养对象相,上一个就还回原队。当他发现梅巧子后,就没在换过人。那时可是鱼米之乡的里下河地区户户飘白幡,村村立新坟,甚至有的死绝了户啊!去食堂烧饭就意味着周支书看得起你,培养你。就意味着能吃饱,就死不掉。周支书带晚熬夜,就留下巧子与他一起值班。人都走了,周支书说:"巧子,打一盆热水到我办公室来。" 巧子应道:"好的,我就打水来。" 办公室后面半间是周支书的宿舍,巧子听人说支书的宿舍干净得不得了,象新娘房,不!比新娘房还香。支书百雀羚不离身。巧子进了办公室未见到支书,怯生生地叫了一声:人呢?周支书。 "进来,水放四仙桌上。" "你今年多大啦?" "25。" "结婚几年啦?" "这?怕有7年了。" "怎么还没解怀?" "养得迟吧?" "来,坐这儿来,我告诉你。"周支书挪了挪床边的位置。巧子来烧饭前就隐隐约约听一些老妇女私下议论:这家伙骚得很呢!挑的全是年轻好看的去烧饭,晚上要陪他睡吶!巧子才坐下来,周支书看着巧子笑道:"我对你好吗?" "蛮好的,真难为支书。" "你没解怀不怪你,我调查研究过了,是三墩子的家伙没得用。巧子,我亲自出马帮你解决解怀的问题。" "这个而好帮啊?"巧子的脸已涨得彤红,低下了头。周支书的毫不犹豫抱着巧子亲起嘴,大手极其娴熟地解开布衣钮,一双白乳在他手中揉搓拍捏,巧子羞得闭上双眼任凭摆布。突然,周支书叫她睁开双眼,好好配合才有趣。他将巧子的衣服全脱光了,还拉着她的手抓住他跃跃欲试的阳根。巧子吓了一跳,怎么这样大?原来男人跟男人不同......周支书他急吼吼地压了下去,巧子喊疼。阅人多矣的周支书咕咙道:"难不成还是大姑娘?" 他们俩进入了疯狂,若小舟一叶天地间,时舒时缓,酣畅淋漓地驶向了长江,驶向了大海。这次意外的远航,巧子没有感到屈辱,反而刻骨铭心!同样的男女同房睡觉,怎么就相差这么大呢?周支书的孽根上真沾了巧子的"元红",他疯了一样抱着巧子亲了又亲,你还真是大姑娘!她反而茫然了,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年,巧子生了个大小伙夫妇俩惯得上了天。这小伙不象三墩子,挺象他妈妈梅巧子。年底周支书调回了老家,再也未到过小五七厦。巧子怅然若失,但也没有想过要离开墩爷,离婚再嫁之类的,日子总是还得朝前过啊。 转眼间,巧子又活活守了10年的活寡,这活寡比寡妇守得更艰难。这10年比生儿子的前7年守得更为不易。不是吐故纳新上东汇开会学习庄上人拿他俩开心,巧子这辈子也许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下去。人世间,许多情人多半是从开玩笑开始的,言为心声,日子久了,俩人慢慢就动了心。有纲10年没老婆也没想到要去找巧子。重新又活活守了10年活寡的巧子突然发现跟她一路来一路去高瘦的有纲也蛮有精神,真是马要好鞍,人要衣衫啊。这天下午大暴雨,新寨路有一段塌成了几丈宽的大水塘。他俩在公社食堂吃了晚饭往回走,到了水塘边。有纲毫不犹豫地脱了鞋袜,他见巧子也正在脱鞋,忙拦道:"你不脱了。" "不脱怎么过得去?" "我背你。" "背我?" "吾诺,这个时候没得人望见的,快点上来。"巧子看着背对着她蹲下身子的有纲,她真有一种说不出感动,心怦怦直跳,十分迟缓地俯身上了有纲的背。有纲的背上如遭电击,巧子丰满柔软的大奶奶随着步伐在有纲的背颤动,10年没碰过女人边的有纲脸也刷地涨红了,心也怦怦乱跳。巧子闻到了男人身上的气味,竟然有点晕,多想就在这背上多靠一会,哪怕就多靠一会。前头有人了,有纲才放巧子下来。他们注目那人过去,这才发现他俩过了水塘已好几丈远。 "不是前头有人,你就这么背着?" "过来了你不晓得啊?" "你不晓得喊我啊?" "又不是要你背?呵呵!" "来,说话算话!让我来背你,背你一辈子。" 巧子仰起脸深情地望着有纲,他俩情不自禁抱在一起亲了又亲。良久,巧子松开手小声说:"前边三阳河边有个瓜厦子还没拆......" 东汇上党课结束没多久,有纲、巧子他俩双双被批准加入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有纲、巧子正副队长的心心相印,配合默切,队里生产也蒸蒸日上。 巧子每天天不亮就把衣服洗汰干净晾上去了。她对有钢关照道:"把头天晚上换下的脏衣裳放在后窗上,我替你洗。" "人家看见不好,你家又有三个人的衣裳洗,你就不萎?我自己洗吧。" "不萎!一想到你就有劲呐,咯咯!" 正尝到情爱甜头的二人简直不让新婚夫妻,无论白天干活如辛苦一到夜晚他们都要再一起,俩人的心是实实在在,哪怕一个眼神,他们都能明白对方的心。难怪古人云: 偷情美无比。 天下没有纸能包得住火的,墩爷这天看场,看场就是队上仓库男劳力轮流睡在队上仓库的外间,看场上的粮食和已进仓的粮食。半夜来电了,墩爷回家拿锹去电灌站要水。他在大门后拿到锹,房间电灯怎么没关?墩爷去房间关电灯。有纲与巧子太累了,俩人睡得像死人一般。墩爷气得直抖,壮起胆掀开了被窝,看到俩人上下无根丝还缠在一起...... 墩爷火了,火了也就使劲喊了一声:"不要脸!"墩爷踉跄着跑出房门,他又回头低吼道:"我先去要水,回头再找你们算账!" 有纲有点忐忑不安了。巧子反而劝道:"别怕,我们双方是自愿的。谁叫他自已没得屌用的!他不会再闹的,我晓得他的脾气。" 墩爷居然放水忙了一个通宵,清晨才回家吃早饭,没啥异样,只是不跟巧子说话。 晚饭后,墩爷巧子早早上了床。墩爷说:"你们什么屌纳新党员啊?吐故纳新,叫你们在一起睡觉的啊?" 巧子:"你有得说啦?" "我要上大队告你们。" "只要你告,我们离婚!我站到他门槛里,看你老脸朝哪摆?" "你敢!"墩爷嘴上如此说,而心中已自气馁了。她真站到他门槛里,我这老脸朝哪儿摆?朝哪儿摆? "有什系不敢?我原不晓得你不没得屌用嗳,我17岁到现在守了多少年的活寡?人心都是肉做的,你手扪心口想一想,我站到他门槛里,你老脸朝哪摆?人心都是肉做的,你手扪心口想一想吧!我活鲜鲜的守了多少年的寡?"巧子说到伤心处,也哭了。 墩爷无言以对,唉!巧子也是顾家顾我的这张老面皮啊! 日子如盐邵河流水向东流去,再寂寞的日子还得朝前过。不过,这日子能吃上饱饭了,比三年大饥荒饿殍没沟渠好多啦。 巧子是顾家的顾墩爷面子的,依旧与墩爷、儿孙生活在一起。庄上人也没有看出什么异样。 纳新党员的巧子、有纲俩人的感情一直到老也未变,再也没有吐故纳新。现在,他们仍然幸福地生活在幽静的小五七厦田园风光中。
2010.9.30
①杨继绳:湖北浠水人,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工学科,入新华社工作前后35年,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曾任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经济参考报理论部主任、新闻采访中心主任、新闻调查部主任等职。 ②1958年1月,广东汕头报告了晚稻亩产3000斤。一个月后,这个记录就被贵州金沙县一季稻亩产3025斤打破了。入夏后,全国小麦"卫星"目不暇接,争相耀眼。6月1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称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生产合作社继放出小麦亩产2105斤的"卫星"之后,又放出亩产3530斤的"卫星"。对此,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写了一篇短文《粮食亩产会有多少?》6月16日刊于该报。他提出: 钱学森的短文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注意。1958年8月4日、6日、9日,毛泽东先后到河北徐水、河南新乡、山东历城视察。他对群众干劲冲天放粮食亩产万斤、几万斤的"卫星"确信无疑。在徐水时,他还提出了粮食生产多了怎么办的问题。8月初,他在接待来华访问的赫鲁晓夫时,以无比兴奋的心情说,自1949年解放以来,"只有这次大跃进,我才完全愉快了,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完全有指望了!"他甚至问赫鲁晓夫,苏联有没有粮食多了怎么办的经验。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七日下午,毛主席到中关村参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在参观过程中,主席看见了钱学森同志,主席说,"我们还是一九五六年在政协见的面。那一年,全国的干劲很大,第二年春天也还有劲,以后就泄气了。接着就是匈牙利事件,又来个反冒进,真是一股邪风。说‘马鞍形'是不错的。" 张玉勤的英语得了6分。卷子背面写着几句顺口溜:"我是中国的人,何必去学外国文,不会ABCDE,也能当好革命的接班人,接好革命的班,还能埋葬帝修反"。 晚上,学校开教师会时,杨天成说了此事。第二天早操后,罗长奇校长在会上批评了张玉勤,要求各班对此事讨论批判。 早自习时,杨天成把张玉勤叫到办公室批评她:"你这个妮儿,考不好算了,还写顺口溜顶撞老师,老师让你写检查,你也不写......如果没有外文这个工具,怎能让毛泽东思想传播到全世界......" 张玉勤低着头说:"杨老师,我错了!" "知道错了就好。你到班上作个检讨,也让大家受受教育。" 吃过午饭后,班里不见张玉勤。杨天成急忙派两个学生到她家去看,张玉勤没有回家。杨天成急忙向罗长奇校长汇报,又让初二年级的200多名学生分头出去寻找,仍不见踪影。第三天早上,虎山水库里发现了张玉勤的尸体。 唐河县公安局的结论是自杀。"那时我就不该让她来参加考试,也后悔不该多次批评她。"时至今日,说起此事杨天成心绪复杂。 当年8月,全国相继出现了"张铁生交白卷"、"黄帅日记"等事件。接着,张玉勤这事也闹开了。唐河县委撤销校长罗长奇的职务,开除班主任杨天成公职,留用察看两年。 1974年1月,江青得知此事后,派谢静宜、迟群来此重新调查此事。不久,"5号文件"出笼,把这件事定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复辟"的典型,并诬陷马振扶公社中学搞"法西斯专政"、"扼杀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等。张玉勤在卷子背面写的顺口溜,经过简化、加工,变成了风靡一时的"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能做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 1974年2月2日,杨天成和罗长奇被宣布逮捕,罪名是"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逼死人命"。 5号文件下发后,"马振扶事件"波及全国,一批忠于教育事业的中小学老师被打成"复辟"典型。唐河县层层办学习班,共揪出"罗长奇、杨天成式人物"280人!刚刚复课的中小学校再次陷入混乱。 随着"马振扶事件"的升级,张玉勤的死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河南省委追认张玉勤为"革命小将"、"优秀共青团员"。政府拨专款为张玉勤修了革命烈士墓,碑文是"胸怀朝阳战恶浪,敢把青春献给党"。上级还拨款给张玉勤家盖了3间瓦房,房子里摆满了全国各地赠送的镜框。张玉勤的一个哥哥因为她的死被推荐上了大学,她老实巴交的父亲做了学校的贫农代表。 1977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指出这是一个大冤案,决定撤销对罗天奇、杨天成的刑事处分,恢复他们的职务和原工资待遇。平反后,罗长奇仍到马振扶公社中学主持全面工作,杨天成回校任班主任。1996年,杨天成退休前,担任马振扶中学副校长兼工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