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风都刮过去了,我才得以看到影片。 看完影片,虽然为主人公故事的本身感动落泪,但却对张艺谋对爱情的诠释不欣赏。
这么一部被全国中青年观众给炒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史上最纯情爱情故事,经张导一导,可以说,纯情打折。
爱情可以这么简单么?
我没看《山楂树之恋》原作,不知故事本来怎么讲的,只看张导拍的这部片子,觉得男女主人公的恋爱来得莫名其妙。 我当然知道爱情往往存在不问缘由不讲条件超越一切的一个开始,可总得有个让人心动的开始吧。 鼠标拖着工具条我一遍遍观看他俩的开始,并寻不见与爱有关的传情点滴。张艺谋似乎习惯了上来就不由分说展示男女主人公你帮我我帮你般的所谓爱的开始,帮着帮着,我们还没见到他们俩有与爱情有关的言行举止,静秋已经为老三要回家相亲的消息而正儿八经生气了,《山楂树之恋》的静秋与老三如此,《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少女和老师也是如此。至于《红高粱》们之流的开始,就不乏动物性了。 男女之间无缘无故开始,没有理由,也算正常,但走到表达爱和有爱的举动这步,是有个过程的。开始是精神的交流多些,因为足够的精神交流彼此接受,接近,最后才走向举止的亲近。特别是张导笔下这个山楂树故事,是七十年代,那样一个思想和感情足够禁锢的年代,俩人从理性为主走到以感性为主的相恋,是一个比较长的阶段,从产生了好感到相爱的默许,有点点滴滴的爱的表达和心动的碰撞促成。而《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和静秋怎么来消化的这个过程?除了老三一次次主动的对静秋的生活帮助举动,我真没看出来! 帮着帮着,就算是默许给对方了?就觉得对方该是让我爱也爱我的了? 爱情这么简单的话,或许就叫友情或者亲情或者怜惜或者同情了。
打折纯情爱情的败笔
影片中表达男女主人公爱情的高潮,也就是让人们认可纯情的部分,是老三和静秋在宾馆那夜。 你说表达纯情的方式要多少有多少,张艺谋这老头非要将俩年轻人的这夜处理成那样不可,如果原作也这样处理,那么原作者也不懂纯情为何。 这可是很不开放的七十年代,这可是俩年轻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处,这可是俩年轻人潜意识中感觉到的一次生离死别,那样儒雅温和文质彬彬的老三,会跟那样清水一般纯净的小女孩这样子来表达激情的开始么? 就是我们这些婚后多年的夫妻,激情之前还不乏一些甜蜜缠绵的前奏曲呢,他俩,刚想要触及灵肉相融,就会那么简单毫无诗意和波澜地直入主题? 这真是张艺谋式的爱情表达方式啊。总是肉比灵多,多得多。我想起了《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男女感情高潮的处理。 别说张导只是在根据原作导演,如果他不是几许认可那种原始野性为主的爱情,他会费心巴力选择这故事投资这么大拍摄么? 若叫同样腕级的冯小刚和陈凯歌来拍《山楂树之恋》,就不会像张导这样拍得性感。 对比冯、陈和张艺谋,他俩的爱情格调和欣赏趣味要比张艺谋高级高雅有品味得多了! 对于灵肉之爱,我一直认同一个论调--腰部以上是精神为主,腰部以下是肉体为主。 显然,张艺谋骨子中的爱情以腰部以下为主,让他来拍这史上最纯情爱情故事,不把最关键一笔低级庸俗化才怪。 我看着剧情,为纯情不谙爱情的主角周冬雨悲哀。可怜小周同学,刚刚18岁,也是从六千多纯情女孩中选出来的,都还没来点实际意义上的恋爱,就被"谋女郎"给拉进了没有美感的爱情领域,这简直是对这个纯情女孩的污染啊,也可见张导们的初恋格调。
任其左顾言他?
老三和静秋河边约会,因为雨中,因为雨衣遮雨,老三将静秋裹进了怀里,接下来,应该是向我们展示纯情少女初次的拥抱该有的动情了吧?可张导(或者原作者?),让静秋像一个经历了爱的沧桑的中老年人一样平静无波地"我还有一年转正期"云云,我晕,跌死俺眼镜了。 张导你简直歪曲和歪解纯情年代革命同志的爱情面貌啊,能么?能这样么?真实么?你来那么几个镜头稍微过渡一下也行啊,可见张艺谋是个不敏于爱情感受的麻木的老头子了,让个老头子来拍这样纯情的年轻人的故事,不拍死才怪。
回望全国人民一片叫好声,我只好化作云一片高空俯视,因为世间还有纯情么? 张艺谋不懂爱情,他既导不出冯小刚影片中的男女爱情的丰富深广透彻纠结,也拍不出陈凯歌表达爱情的优美抒情。 张导,以后遇到爱情故事,请绕道。
(观点很个人,因为感受很个人,所以本博观点只代表本博一人,特此声明,呵呵)
2010.11.10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br>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br> <a href="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bbs?forum=deichun"><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512123607265 border=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