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书一本《酥油》 本文大部分摘抄自该书内容,加用引号注明 )
江觉迟,一位普通的安徽安庆女子,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搜救那里因频发的自然灾害而遗留的孤儿,并在寺庙庇护下开办学校,教育这些草原孤儿和私生子,一做就是五年。她在昏黄的酥油灯下写下了60万字的藏区工作日记,又改写成小说《酥油》,这是一个充满感情的,美丽而忧伤的真实的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梅朵千辛万苦来到深山草原,把全部的热情和爱留在这里,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变成一个百病缠身的女子,为了那一个个失去父母的孤儿,为了那斑驳残破的碉楼学校,为了给流离失所的孩子们一个成长的庇护所…… 故事的开始充满诗一样的意境和浪漫的气息,甚至让我想起六世班禅仓央嘉措的诗集来。 “在遥远的地方,草原茂盛的草线尽头,耸立着一座炎夏也会覆盖花花雪冠的高大雪山。这雪山不同于一般常规的锥形山体,倒像是一朵朝着天空待放的巨大的白莲花苞,欲是绽放,却又是蓬松地合拢在一起,呈现犹开犹不开之羞态。在它的山腰间,苍茫的雪线陡然吐出一条发达的冰川,冰川一路壮大地冲入下来,钻进周围的冷杉林,云杉林和高山杜鹃群,形成冰川和森林,原始草莽又冰清玉洁的清寒世界。” 这样的一段开始,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对于我们这些整天穿梭在钢筋混凝土、宣嚣纷杂的城市之间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能这朴实的文字以及心旷神怡的景致能更打动我们? 作者不是在写书,而是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一切娓娓道来,似在与你的心灵对话,华丽的词藻不让人厌烦,纯朴的描述不让人感觉单调,爱情的表达不让人感觉做作。即使是稀松平常的对话,也让人感觉那么新鲜和诗意。 有一段描写雪崩的场面,雪崩对于一个平原上生活的人来说,根本不能了解其威力和恐怖程度,而笔者在雪崩的紧张之余的心理变化这样写道“低头想想,再抬头,心一下就打晃了。我望见前方阴光混沌的树林里,若隐若现地晃荡着一个东西,这东西一忽明一忽暗,无固定形态,似一团浮游地灵火,晃个眼儿,消失,稍候又混混晃晃的从树林深入冒出来……,待确认了他的存在,我大惊,冲着月光大叫。”雪崩的恐怖对她似是没多少概念,而一个女人敏感地眼球却发现一团灵火,这样的描述,把女人的心理的变化刻画到极致。 《酥油》对情对景的描述似是作者在与知心好友轻轻的吐露心声,让人很容易与这样的文字产生思想及行为上的共鸣,每读一段文字,都会去体会琢磨。整本书都被“爱”这个主题包围,习惯了名利场的我们读着这样的书,仿佛突然置身在一个纯净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一颗最纯美的“爱之心”。特别体现在对每个孤儿的描写上,显得尤为突出。 “苏拉孩子,最多七八岁的女娃。脸上有着所有流浪孤儿的流离、苍凉、茫无头绪。小脸又黑又脏,几乎看不见本色。两扇‘心灵的窗口’的光芒躲在眼睑深处,半点不会流露。你望她,她望你。你望多久,她望多久。你因为难过而沉默。她因为怯畏而沉默,你朝她投注笑容,温暖却是苍白的,不能传递给她。她抽动神色,会把笑容易更深暗地收藏起来。” 拥有爱,才能对一个在我们眼中脏兮兮的孩子有这样细致的描述,这样的描述在于观察,你能想像一下,以后我们跟一个这样的孩子在一起生活,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只有爱会让我们不顾一切。我惭愧于我所能做的和我所做到的,甚至都无法与一个笔下的文字并论。 “没有泪水的干涩眼睛,目光从高高的仰视跌落下来,坠入到前方的深暗峡谷。峡谷里,五色经幡在北风中猛烈翻滚,呼啦啦直指天空,把我的目光也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如果你得到的回答会把你拖进更深更远的路途,让你回不来,你还需要听到吗?是的,无限巨大的草原,我热爱,迷恋,却是带着莫大无言的盲目。 要了解这遍土地,用身体一生也不够。用心灵,也许只需要一次皈依,一切都会得到诠释……” 这是两段我非常喜欢的《酥油》中的文字。“用身体一生也不够,用心灵,也许只需要一次皈依”。 我想,这是对于我们每个人内在力量的最好诠释。其实梦想、爱与勇气从来都贮藏在我们的内心。也许只要一次低头,一次静穆中对自身内在的观想,那种原本属于我们的力量,就会涌现。 梅朵需要深入藏区将这些孩子一个一个地找出来,不仅要冒着遭遇泥石流的危险,还要学会让藏民相信自己,将孩子交给她。藏民们是不理解的,认为孩子大了需要放牛,最好的归宿是成为喇嘛,献身给佛祖,被其他人供养。然而,梅朵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胃病、贫血、吐血。 坚持了五年,她终将不得不离开她深爱的土地和孩子们。我为梅朵当初选择留下的强而震撼、起敬,更为梅朵最后无奈离开的弱而感动、伤怀。无奈,这两个字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那是辛酸,是失落,是遗憾,是悲凉。无奈的离开,是没有掌声和鲜花的离开,是耕耘之后没有收获的收场,是呕心沥血之后没有结果的黯然,是意志力在身体面前的挫败,是生命毁于日常的悲哀,是命运打败希望的残酷…… 其实,这就是一个真实、普通的生命,梅朵所以让我不能忘怀,正是因于此:她生命中的强和弱,都被那片神奇的土地成倍地放大了。离开,并不意味着放弃,梅朵确然也没有放弃,她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找到下一个梅朵,接过她手中的火炬,继续在麦麦草原为大爱而讴歌、跋涉。 我是如此发自内心地希望她的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愿望,也是一个伟大生命的延续。世间有一个梅朵,也许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也许不会有。但我想,即是只有一个梅朵,也足矣。生活中的我们,即使只有一点微薄的力量,也可以拿出自己的爱心来帮助现实生活中需要帮助的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 一部真实得令人摒住呼吸的书 一首用生命书写的善与美的歌 一个足以让人心灵重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