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城市的变化就随着冻土的化解而开始,除了吉林长春两个城市火车站的工程全面铺开外,城市里的大街小巷仿佛都被变脸的游戏覆盖着,到处都是工程,到处都在忙着拆了安、挖了填,当然了,到处都贴着“施工给您带来不便请原谅”的温馨广告,但是无论如何解读城市变脸的效果和意义,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依旧让我们感受到了奇怪和不安:这种变化真的是必须吗?完工的日子何在呢? 吉林站去年拆了,这个建于80年代中期的火车站原来的设计是一艘船,创意来源于吉林的地名含义船厂,但是由于经费和当年客流量的缘故,这艘船被审批者砍掉了一半,所以除了我们铁路人,很少有人能够看明白车站的造型,但是这个车站用着很好,除了年节客流量大时车站显得有点拥挤外,我这个28年坐火车通勤的人,感觉这半艘船还是非常实用的,好比一件大衣上因为钉着一枚合适的扣子而顿生光彩一样,这个站适合吉林这个中等城市,但是它消失了。 当然,消失还是有原因的,站前广场太小,车多人乱的很影响城市的形象,所以为了开通地下车道,解决广场混乱的局面,这个站只能重建,于是就拆了。很多老铁路人在爆破车站前留影,在爆破时刻观看,看着这个只有20多年年龄的车站消失了,每个人心中升腾的,都是对于未来的希望,那时侯感觉这个希望变成现实不难,因为承诺新的车站今年十一开通,所以满怀希望的人们经常望着工地,翻着日历,盼望着通车剪彩典礼的到来。 在吉林站消失的日子里,我依旧经常奔走于吉林长春之间,绕行的列车经过工地,有时看到火热的建设场面我很高兴,很实际地想到快通车了,新的车站会让我这个游子可以更加方便地回家,很好。可是更多的时候看到工地上人影稀疏,我有感到失落,工程的进度很慢,到了今年十一,车站还在建设,没有丝毫开通的迹象。 邻居中有很多工程人员知道内情,据说是工程层层承包了好几次,钱总是到不了民工手里,承包商也消失了不只三个,所以,误工了。更让人失望的是,那个地下车道还是砍掉了,设计方案改了很多次,因为经费的短缺,还是在建设一个寿命不会太常的车站,真让人失望。 至于小处的变脸,那简直就是个解不开的迷。我们家楼下修路了,原来的红色方砖全都撬下来,换上了兰色的,我想这兰色的肯定比红色的效果好,就关心起红色砖如何处理的问题——感觉即便兰色的好但是红色的也不该浪费,于是乎我发现这些红色的方砖都被运到不远处的路上重新铺设,我还知道了我们楼下的兰色砖就是从这条路上挖下来挪到了那里的,我真的是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哪个网友懂工程,请教一下,这到底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