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总理还谈了他的读书心得,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 读书为什么,为什么要读书?不读书,好逐风,此可造势,不可成事,更要败事。 本来"读书"从字面理解就是识字,通过识字学会理解,学会表达,从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去进一步学习更新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一种技能,从而充实丰富自己的生活,寻求一种社会的定位。 然而,在中国,"读书"已不是这么简单的理解,"读书"是为了"应试",所以作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平民教育""文化教育"成了"应试教育","改变命远"的教育,应试成功则可改变命远。如此,读书也就失去了乐趣,读书已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三百多年前,满清入主中原,读书人带头反抗,被杀得七零八落之后,又祭起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法宝。您别看满族统治者文化水平不高,但智商不低,经过研究,他们发现汉族士大夫特愿意当官, 汉族士大夫为什么愿意当官呢?说是读圣贤书,要立志经邦济世,治国平天下,其实,说白了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年读书教书发现书里除了有字以外,啥也没有,但在古代要是考上了举人、进士,戴上了乌纱帽,就啥都有了。早晨起床,门口送礼的都排上了队,有的送来黄金白银、有的送来宝马名驹、有的送来......我看《官场现形记》,其中还有送上妻子女儿的,您信不信,官场的无耻,是一切善良的人们想象不到的。 其实,中国士大夫愿意当官,是孔老夫子传下来的传统。旧中国祖祖辈辈没文化,有文化的人靠那点知识愚弄、残害百姓。受尽苦难的穷孩子,唯一留给他们的出头之日,就是考取状元,而读书最为受人崇敬,加上孔夫子"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以及现代版的"知识改变命运"等等,总之,读书,你就能出人头地,这一千真万确的真理在国人头脑中的根深蒂固。可怜天下父母心,省吃俭用,勒紧腰带,甚至乞讨卖血,也要供养儿女读书,为的就是改变人身之命运。而父母也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荣耀,光宗耀祖嘛! 看看西方发达国家,又有哪个国家把"读书"看得如此极端。对这个问题,应该沉静下来深思。中国人今天的阅读状态,令人堪忧,我们的国民年平均读书的数量,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犹太人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有资料显示,从1901年到2005年,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竟然获得了20%的诺贝尔奖,成就惊人。研究发现,酷爱读书是犹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以色列这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有借书证的人高达100万,人均阅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浓厚的阅读风气源于犹太人重视培养阅读习惯。 我们首先抛弃读书的功利性不说,读书虽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能开阔眼界和胸怀。酷暑时节,心情焦躁,不妨摒弃功利心,读一些无用的闲书,让心灵得到清凉、变得充实。 事实上阅读各类书籍,就是在接触不同人的多样生活,没有泾渭分明的雅俗之别。同时在不少通俗作品中,其实也蕴藏着"大境界"。只要不盲从,阅读既能丰富人的情感,也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感悟生命的成长。 每日都会书不离手,穿行于精神之间,徜徉于知识之间,一个人就应该具有书香气,让人看着亲切,闻着淡雅,触着睿智,即便鬓角染花,儒雅之气则更显厚重。但是必须积淀深厚,底蕴隽永,读起来温馨、通彻、幽默、诙谐,如同一股温暖的暗流漫到心间,舒缓、熨贴,萦绕脑际的疑惑豁然开朗。 这如同一个民族不能失去原始的力量,失去原始力量就会被人欺负。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够生就的,它需要长期的阅读和思考,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要扩大个人的阅读空间,撷取书香,那是精神的、知识的、素养的芬芳,蕴藏于心间,一个书香氤氲的民族就树立在大众的眼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