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纪事
《说 书 人》 记得小时候,到冬闲的时候,村里准会来上几拨说书的。那时人们农闲没事都在家“猫着”,闲着的工夫没法打发,来个说书的很受欢迎。 说书的一来,村里就象过年节似的。人们见面打招呼也是“听书”的话,“来说书的啦”,“我早知道”,“不知这回说哪一段?”“到时就知道了,肯定错不了”。 天一撒黑,人们便早早地吃了饭,男人们带足烟叶,女人们捎了手绢(听到动感情的时候要掉眼泪哩),三三两两,聚到说书场。说书场是大队队部前的一片空地。电工早早地就把灯扯好了。不一会儿,说书场上聚满了人。说书人照例晚到,是在吊人们的“书瘾”。 说书人终于露面了,场上的人们立刻静了下来。这次来的是一男一女,不瞎不麻也不瘸(以前来的说书人总有一个瞎麻瘸之类的)。那些消息灵通的人便对身边的人说那是两口子,男的说,女的弹。人们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台上的两个人。 咚咚咚,三声鼓响,只见那说书人神态肃然,朗声说道:“诸位乡亲听了,今儿个是重阳节,咱一不说笑话,二不说侠客,三不说才子佳人。今天就伺候各位一段《摔子劝夫》。”一阵鼓响后又道:“诸位尊座哑言别忙,听在下慢慢地学习背练一回。”鼓响弦起,说书人声情并茂,连说带唱,叙述了一段贤惠儿媳摔子劝夫的动人故事。只听得众人两眼直直的,象傻了似的。 说书人抖擞精神,正说得起劲儿,忽听场子外圈传来哭声。他听了哭声凄凉,便听了说唱,寻声望去。只见场子西侧一老婆儿掩面哭泣,不能自已。场上的人们也都扭过头去看着。那老婆儿太头看见人们都瞅着她,急忙转身走了。人群里叹息声议论声一片。说书人不知原委,就问旁边的治保主任“刚才那位老人是咋回事儿?”治保主任猛抽了一口烟,说道:“唉!别提了。这老婆子叫刘张氏,六十多岁了,爷们儿死得早,一个人守寡好不容易把小子拉扯大,给娶了媳妇,可小子媳妇都不待见。今儿个听说书准是想到了自个儿,心里难受了。”说书人听了,沉吟半晌,便向众人说道:“众位乡亲,刚才那位大娘这么一走,俺心里怪不事个味儿。俺这人说书有个毛病,有一个人半截腰走了,就少了几分力气,有十个人走了,这书就说不下去了。麻烦哪位跑一趟,把那位大娘叫回来,咱再接着说。”众人正听到兴头上,见说书人卖关子,都把目光射向场子上的一对夫妇身上。只见那夫妇紧低着头,一声不吭。人群中站起一个老汉,声如洪钟:“刘根儿,别叫你这小子误了大家听书,还不快去把你老娘叫回来。”有人开了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说起那夫妇的不是。刘根儿夫妇见犯了众怒,再也坐不下去,拿了凳子,满面羞惭地走了。 刘根已走,人们便央求说书先生接着说,可说书人非要等老大娘回来。人们只好耐着性子再等。治保主任坐不住了:“我去看看”,说书人起身离座:“俺和你一块去。” 来到刘根儿家,说书人直奔老大娘:“大娘,俺来请您去听书。您老这么一走,俺这书也说得没劲了。”老大娘一副惊恐的样子,望着儿子儿媳。治保主任不由分说,架着大娘就走:“你不去,人家就不说书,你一个人耽误大家伙儿,”回头对刘根儿说:“你两口子也回去听听,受受教育,给你娘捎个座物儿。” 说书场上,人们正等得心急,见治保主任和说书人扶着大娘来了。说书人把小凳子放在场子的最前面,扶大娘坐好,回到桌前,抱拳拱手:“对不起各位乡亲了,耽误了大家听书,俺就把这段儿《摔子劝夫》从头说起,就算是送给这位大娘的。”场上响起掌声。说书人重整锣鼓,抖擞精神,说将起来… … 十年后的一天晚上,刘根儿夫妇陪着老娘看电视,栏目是《曲艺大观园》,屏幕上现出字幕:西河大鼓《摔子劝夫》,表演者张正义。演员出场,老大娘看得真切,忙唤儿子:“根儿呀,你看,是他,那说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