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读书"已不是简单的理解了,"读书"是为了"应试",所以作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平民教育"、"文化教育"成了"应试教育","改变命远"的教育,应试成功则可改变命远。如此,读书也就失去了乐趣,读书已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在旧中国有文化的人靠那点知识愚弄、残害百姓。所以读书最为受人崇敬,加上文人墨客的渲染升华,"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以及现代版的"知识改变命运"等等,总之,读书,成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代名词! 为什么我们要把"读书"看得那么重,要看成改变命的重要的、关键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读书为什么要考大学,为什么不能读点书继续种好田,为什么不能学一点文化技能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 然而中国人今天的读书状态,令人堪忧,我们的国民年平均读书的数量,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本来"读书"从字面理解就是识字,通过识字学会理解,学会表达,从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去进一步学习更新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一种技能,从而充实丰富自己的生活,寻求一种社会的定位。可是现在读书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是一件要紧的事,因为读书和游戏享乐、赚钱升官没有关系,何必浪费时间? 最近,多次看到温家宝总理在不同的场合谈读书,让人感动。总理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时下,我们一部分教师不思进取,阅读范围小,阅读量窄,除了几本教科书可怜兮兮的躺在案头上外,再也难得看到其他的读物了,与自己当初自己教书育人的初衷相去甚远,痴心不改的誓言已经如烟消云散,还哪有书香气可言。 老子曰: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那么我们教育的"根"在哪里? 教师本是品行的引领者,是知识的输送者,是疑惑的疏通者,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泓清泉,不断的吸取所需,又源源不断的传输他需。 教师每日都会书不离手,穿行于精神之间,徜徉于知识之间,教师就应该具有书香气,让人看着亲切,闻着淡雅,触着睿智,即便鬓角染花,儒雅之气则更显厚重。 读书才能成为开启心灵的智者,一举手一投足都透出一种儒雅的风度。耕耘于七尺讲台,才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而不是照本宣科,简单的复制。个人的精神世界,才是绝对的富足,精神生活则是绝对的充实,与之接触,聆听教诲,能够怡脑清心,过滤过那些尘俗的纷扰和杂念,达到澄澈明净的境界。 教师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散发出淡淡墨香的散文书,这本书不一定是鸿篇巨制,更不一定是洪钟大吕,但是必须积淀深厚,底蕴隽永,读起来温馨、通彻、幽默、诙谐,如同一股温暖的暗流漫到心间,舒缓、熨贴,萦绕脑际的疑惑豁然开朗。 这种书香气不是短时间就能够生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思考,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教师要扩大个人的阅读空间,撷取书香,那是精神的、知识的、素养的芬芳,蕴藏于心间,授人于心田,一个书香氤氲的教师就活生生树立在众人的眼前了。 教育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心怀热望,且行且歌,书香是一首唱不完的歌。路在脚下延伸,走过前方,将又是远方。远方是一种召唤,一种诱惑,一个挑战,一份期待。让我们携一缕书香,共一份月光,心手相挽走在路上。相信岁月的琴弦,在有书香相伴的每个季节,每个日子,都会有美好的弹唱...... 在教师身上,当缕缕书香疏离了浮躁,当他们的内心回归了宁静,职业的幸福感已伴随着这缕清香如约而至,触手可及......备了一个好教案,上了一堂出彩的课,写了一篇自己颇为满意的随笔,与某个学生展开了一次有效的谈话,忽然发现某个学生有了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无一不是他们已然寻到的幸福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