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丢失档案50年转业军人的情怀
他叫冀宪彬,生于内邱县西部靠近山西省的一个小山村,今年83岁,身体依然结实,谈笑风生,快乐安详。他1946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3月任副班长,同年7月任班长,1949年6月任副排长,1950年10月任排长,1954年8月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军七师二十一团一营三连任副连长,1955年6月升为连长,1956年2月升为营参谋长。在担任副连长、连长时,前中央军委常委、总参谋长傅全有是他的营长。他的档案中许多处还有傅全有营长的印章和签名呢!
出生入死的老功臣
战争年代的冀宪彬,政治立场坚定,战斗勇敢。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解放大西南等重大战役中,由于执行命令坚决,完成任务彻底,多次立功受奖。特别是在强渡淮海战斗中,英勇顽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荣立特等功。在这次涉水架抬桥战斗中由于敌机狂轰滥炸和对面的射击,他的很多战友都倒下了,只剩下他和战友郝偏,郝偏由于用力过大肠子都流出来了,部队刚已过桥冀宪彬也昏了过去。在第二天醒来时,他躺在医院里,看到当时的军长秦基伟和师长崔建功来看他,并嘱咐医院领导让冀宪彬在医院多待些时间,把身体养好,到后方休息一段时间。可第三天冀宪彬就偷偷跑回部队,接受新的战斗任务。
1950年在云南省威信县剿匪战斗中,冀宪彬一举瓦解三个土匪头子,缴枪25支,为当地百姓的一方平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荣立师一等功。消息传到家乡,县政府给他家挂匾送毛驴、唱戏等予以鼓励。
冀宪彬积极热情,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关心爱护战士。从两广向云南进军时,他不惜拿自己的钱给战士买草鞋,给战士背背包、扛枪。部队宿营时给战士们烧洗脚水,以本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全排,从而多次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师政治部的通报表扬。
平民百姓的带头人
由于健康原因,不适宜继续留在部队,1959年10月冀宪彬转业到了地方。转业的档案一时找不到,他就在本村务农。他坚信,是金子在那里都会发光。回村后,他并不气馁,仍然保持着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自1961年到1995年,他先后担任村大队长、村贫协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治理荒山,兴修水利,硕果累累,受到众乡亲们爱戴。
1963年的特大洪水,冲走了这个小山村几乎所有的土地。之后的两三年里,他和两委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积极投入到大力整修土地工程当中。由于工程抓得很紧,他顾不上病重的老父亲。那时,参加紧张的整修土地工程,中午不回家吃饭,待晚上收工回村时,父亲早已断气多时,尸体僵硬地无法穿寿衣,这使他非常难过。
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了四件大事。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使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由缺粮变成了余粮;二是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为本村打了两眼机井,使大部分的望天收变成了水浇田;三是积极创收,俭省节约,为村偿还旧债5万多元;四是收回了原来不合理发放价值30万元的承包山。收回后,由新任班子,分片承包给了部分急需的群众。
淡薄名利的平常心
对于在部队服役13年,历经枪林弹雨,杀敌无数,屡建战功的老英雄,对荣誉和功劳,他看的很平坦也很自足。他经常这样微笑着说:"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不能没尽。和我一块打仗的战友有很多都在战斗中死的死,伤的伤,像我这样不缺胳膊少腿地活着,享受着胜利果实,就实属不容易了,我感到非常幸福。"
尤其当得知档案丢失的消息,他看的很理智,似乎并不太在意。经过数次到有关部门打问无着落时,他想我的档案早晚总有一天会找到的,我一定等到那一天。他对档案丢失一事表现出的无怨无悔和宽宏大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最近,内邱县武装部领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人性化管理活动,收到显著成效。对冀宪彬老同志丢失档案一事,高度重视,对档案存放地点和容易忽视的各个环节重新梳理,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打靶场的仓库里,找到了丢失50年的宝贵档案。当得知这份迟到半个世纪的档案,失而复得的消息时,冀宪彬包括两个儿子、女儿,全家老小,一顿嚎啕大哭。这是激动的泪水,这是幸福的泪水。档案的再现,用事实来洗刷冀宪彬在文革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用事实改变一些人怀疑老功臣在部队不正干的目光;用事实来证明科学发展观正显示着巨大威力......
高社朝供稿1338339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