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 "月到中秋圆更圆,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在明月之下,却平添了几多思念、几多牵挂。在此团圆欢乐之夜,人们的潜意识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家",而"家"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却有不尽相同的概念。在孩子的眼里,"家"是思想的牢笼,禁锢自由的枷锁。而对于过来的成年人来说,"家"是温馨的港湾。但不管怎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作为儿子,漂泊得再远,也漂泊不出母亲的心,漂泊不出家的根。同样,作为人父也时时思念远在福建工作的女儿。每到节假日女儿总是替同事值班,远在他乡孤身一人,中秋根本吃不上一顿团圆饭,想想心里很不是滋味。当然,不为人父也体会不到这种团圆的滋味。 生活在异乡,非常想念年迈的母亲,中秋之夜,不能陪在老人的身边,心中总有一种愧疚之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现实与虚幻的距离总是那么遥远。当一切近乎完美时,我们却总会发现刺眼的瑕疵,而心生扼腕之惜。难以磨灭的缺憾亦如这眼前的一轮满月,怎不会令人生出这般些许的感叹? 多年以来,时常想起甜甜的是那故乡的水,深深的是那故乡的情,圆圆的是那故乡的明月。思乡之情总是隔不断,乡音、乡情,家乡的山水常在梦里回想、闪现,尤其是在中秋月圆时。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都围坐在桌边,一边吃着甜甜的月饼、一边赏着圆圆的月亮。听老人们讲着有关月亮传说,传说月亮上面叫广寒宫,依稀可辩的左边是嫦娥,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草地上是一只玉兔,右边是一棵高大的桂树,一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桂树,但月亮中的桂书随砍随合永砍不尽...... 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仍然是甜滋滋的。时光荏苒,又是月圆时,浓浓的思乡的情沁满了月饼芳香,那芳香是团圆的温馨,是亲情的呼唤。吃着月饼,望着圆月更让我体会到漂泊在外的那份孤独,浓浓的思念漾起了悠悠的思乡情...... 中秋是祖国的传统节日,设想一家人坐在明月下,饮着美酒,吃着月饼,赏着月亮,想着在外的亲朋好友,真有那种"千里共婵娟"的感觉;仰望天空,明月把她那静润皎洁的月光洒在了大地上,照在家人们幸福的脸上,全家人能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真的是很幸福。可是这只是愿望而已。 其实,对不同的节日,人们赋予的情感色彩便各不相同。而对于中秋节来说,莫过于一个"圆"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不同的心境,多少年,来了为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所描绘经久不衰的话题。 "窗外风悠悠,明月无语上高楼。遥把盏,一腔思绪化浓酒,秋风难解愁。谁吹横笛当归谣?声声催泪流。凝眸中秋月,年年烙上千古愁。桂花幽幽吐馨香,缕缕漫心头。"当岁月的步履轻轻的碾过额头,祈愿月儿不再有斜挂天边的苦涩。今夜,就在今夜,托明月捎去我对亲人的祝福、平安和快乐! 写于中秋之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