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杭州
--西湖游记
文/含幽
有着"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一直是我魂牵梦萦、欣然向往的地方。
对于杭州的情结,也许是从《白蛇传》开始,更早一点,也许是从小学课本上就开始的。白居易曾在《忆江南》中写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翻开杭州地图,除去"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再除去钱塘江的占地面积,杭州城实在说不上是一个很大的城市。西湖以自然山水、文物古迹、寺庙古塔、碑刻造像和公园绿地组合而成,人说西湖的特点是"三面云山一面城",这话一点不假。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西湖,杭州定将失去一半的美,苏东坡的千古绝句中充分证明了这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来时,正是盛夏。虽然错过了"西湖美景三月天",却正巧赶上了她的"风光不与四时同"。七月的杭州,正是赏荷的好时节。西湖十景之一"曲院风荷"正是赏荷人的最佳去处。坐上了直达"曲院风荷"的公交车,到终点站一下车,抬首就见"杭州植物园"。不待我往前,小弟、影丽就拉着我往相反的方向走。没走几步,一张指示牌上书写的"林风眠故居"就吸引了我,见到这几字大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感。现代美术大师林风眠,祖籍广东梅县。1927年,出国归来后的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也许这所故居就是如此而来的吧。步入林间小道,绿树环绕,凉风习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小路的左侧隐约有绿意掩映着一堵灰墙,走近时见一石匾,上书"林风眠故居",整所故居其实就是一幢小楼,灰墙红窗,古朴素雅。拍了几张照后,我们就走出了林荫小路,顺着"曲院风荷"的指示牌往荷池方向走去。
林风眠故居
远远望去,我就被那"莲叶荷田田"的景象迷住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叶依偎着靠在一起,随风起舞,婀娜多姿,婆娑尽现。绿盈盈的荷叶间,争奇斗艳的荷花像一个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娘,不时地探出白色的、粉色的、浅红的小脸,张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湖边的游客们,有相机的都拿出来一阵猛拍,没相机的也都拿着手机比划一番。沿着傍水而建的亭台楼阁,歇歇停停间,不知走了多久,却仍然没有走出"曲院风荷",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所谓的"十里荷花"了。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塘掬水
不经意间,我们就踏上了杨柳吐翠的苏堤。据说漫步苏堤的最佳时节,是在春天,有名的"苏堤春晓"堪称西湖十景之首。
记得小弟曾问我:西湖的苏、白两堤是纪念谁的?当时我曾洋洋得意地告诉他:白堤是纪念白娘子的,苏堤嘛,可能是纪念名妓苏小小的吧。后来才知道,错的离谱,苏、白二堤并不是纪念两位MM的,而是纪念两位GG的。这两位GG都曾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诗词家。苏堤是北宋元祐五年,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白堤则是为纪念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的修堤功劳而得名。
缓缓地走在苏堤上,七月的风带着盛夏特有的凉爽气息扑面而来,远处,湖面上的游船上不时地传来游人的欢笑声,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苏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石拱桥,而且途经西湖十景中的"花港观鱼",站在石拱桥上,还可远眺"三潭印月","阮墩环碧"。
鸭子戏水
小桥流水
苏堤上有很多出售江南特产的小店,怀着喜滋滋的心情,从一家小店中以10元1条的价格购得两条江南名绣丝帕,以20元的价格购得一把油纸伞。打着油纸伞走在苏堤上,想着很多年前的某一天,白娘子也是像这样打着油纸伞在此邂逅了书生意气的许仙,一种浪漫之情油然而生。然而,我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走出苏堤外,在那些环湖而开的小店里,每一家都写着大大的字"江南名绣丝帕10元3条"当看到有一家竟然写着"10元4条"的时候,真是想撞墙的心都有了。想想自己花20元买了2条丝帕实在可气,于是索性到那家小店再花10元买了4条。这样换个角度想,我花30块买了6条丝帕,心里顿时舒坦多了。这件事使我明白一个道理:阿Q精神是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不能少的。顺便就是奉劝一下以后想去西湖游玩的朋友,买东西千万别在苏堤上买,那里游玩的外地人流量最大,对买东西的游客都是下利刃狠宰。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雷峰塔前,"雷峰夕照"嘛,说的就是雷峰塔适合在夕阳下远眺。不过,我想这座雷峰塔下面肯定是没有压着白娘子的。我一直坚信,早在旧雷峰塔倒掉的时候,白娘子就已经飞走了。新建的雷峰塔只不过借这个传说,吸引着海内外的诸多游客。
远眺雷峰塔
由于我们游览的时候,并不是沿着主干路线走,总是想去哪里就到哪里,所以到后来,都快搞不清楚东南西北了。走过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来来回回十八相送的长桥,在这里可远眺雷峰塔,这是一个灰蒙蒙的下午,所以没有见到想象中"雷峰夕照"的美丽景象。绕了一大个圈子后,终于远远地看到了断桥。
俗话说:断桥不断,孤山不孤,长桥不长,这三景堪称"西湖三绝"。断桥是白堤的起点,因从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而名断桥,又因为《白蛇传》给断桥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悲剧色彩。夏季里的断桥,虽没有残雪,在湖面上的万千荷叶的衬托下,倒是别有一番风情的,恰恰应了杨万里的那句"映日荷花别样红"。
断桥
走过断桥,沿着白堤直走,即可抵达"平湖秋月"。白堤的长度只有苏堤的三分之一左右。也许是走了一整天太累的缘故,虽然白堤比苏堤短很多,却感觉没有走苏堤来得惬意。
在行走拍照中,我发现杭州不愧为旅游城市,那些保安劝阻的话都特别委婉。拿上午来说,我刚想越过斑马线,到荷塘内拍照,有一保安就对我说:"小姐,你可以不进去就在这里拍吗?"再说刚才,我爬到石头砌的弯月上拍照,姿势还没摆好,又就被眼尖的保安发现了,明明是要你"禁止攀爬",但他却温和地说:"小姐,你要小心点,上面很危险!"不像有些旅游城市的管理人员大呼小叫的。
天色渐晚,早早地看过"平湖秋月"、"中山公园",走马观花地游了放鹤亭,林和靖墓,孤山,西泠印社,秋瑾墓,西泠桥畔的慕才亭终于在望。西泠桥和断桥、长桥被人合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
走过西泠桥,那些关于西泠的六朝韵事不禁涌上心头。在一千多年前南齐时代的某一天,家住西泠桥畔的钱塘歌妓苏小小乘着油壁车,和京城官僚之子阮郁在西湖边一见倾心,不久,小小就嫁于阮郁为妻。然而,苏小小最终在抑郁之中命归黄泉,到死都不明白,去了京城的郎君,为什么一去杳如黄鹤,再也没有回到西泠桥畔。只留下慕才亭里一座孤零零的芳坟,千百年后供后人凭吊。
西泠桥畔
武松墓、岳庙离西泠桥只有咫尺之遥,但由于天色将晚,我们还是踏上了回程,我的西湖一日游,在此算是落下了序幕。
杭州,承载了太多文人墨客的高度赞誉,数不尽的美丽传说又付与了她十足的文化底蕴,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她一样浓缩那么多的风花雪月,两千年江南文化的沉淀,让她益发显得温柔灵秀。
这天晚上,我做了个梦:烟雨蒙蒙的西子湖畔,有一白衣女子,打着油纸伞,走过长桥,走过断桥,走过西泠桥,回首间,似祝英台信眉低首,似白娘子风姿绰约,似苏小小巧笑嫣然......
2009年7月
※※※※※※
我有一帘 浅绿色的幽梦
唐朝的衣裙 宋代的玉佩
在梦境里面 飘动
含幽主页:http://hanyou.home.sunb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