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绵山,古名绵上,公元前636年成为介之推封田后又叫介山。春秋时期晋文公从臣介之推“功不言禄”,偕母隐居并隐迹焚身于此,“介休”也因此而得名。流传了2640年的寒食节就源于这里。寒食节为我国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我国仅有的两个纪念性节日之一(另外一个是端午节)。寒食节又称禁火节、冷节,史载,寒食禁火是周之旧制,远源可上溯至先民钻木取火。春秋、汉时始与介之推联系起来。故俗传,寒食节原发地是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因此寒食节是为纪念介之推忠君爱国、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和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而设的节日。晋文公求贤烧山,设寒食节纪念介之推的史实,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来《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大量古代文献对此也都有记载,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大量文学作品对此也有记述。从春秋至南北朝,寒食节的节期为隆冬季节,受周举、魏武帝、石勒、后魏孝文帝禁寒食节,民间禁而不止现象的影响,寒食节发展到隋唐时代,与清明相融合,并且出现了节日活动内容逐渐增多的现象,除继续传承纪念介之推的禁火、寒食、插柳等活动外,还增加了拜扫、祭祖、蹴鞠(足球)、踏青、秋千、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赋诗、赏花等十余种活动。并在唐中晚期成为全国法定假日,寒食节拜扫、祭祖编入《开元礼》。《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在辽代、金代、元代、清代兄弟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少数民族执政者对寒食节同样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因此寒食节在这几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完整的传承了其自身的文化,更成为促进民族文化大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近代,随着新文化思潮的兴起和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对国内中青年一代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洋节日的风靡所形成的冲击效应,使寒食节这一传统节俗在我国已逐渐为人所淡漠,也越来越不完整,目前只有少数地区还保留着部分节日活动内容。绵山地区作为寒食节的发源地,至今仍保留有众多寒食文化民俗活动。寒食节前,绵山地区的百姓家家都会蒸做子推燕、子推饼、蛇盘兔、寒食粥、锅盔、菊花酥、青精饭等寒食食品;寒食节当日,家家户户不起火灶,食寒食,登绵山祭奠介之推,怀念先贤;全家妇女齐坐桌旁,手工制作镂鸡子、包鸡子,并将镂鸡子悬于屋内,挂于屋外枝头,包鸡子则包于家畜头上,取一年六畜兴旺之意;偕老带少,以寒食食品拜祖扫墓,并在祖先的墓旁插柳,上挂蛇盘兔(寓意“蛇盘兔,必定富”)、子推燕(介休方言言语念谐音,寓意对先贤先祖念念不忘)等寒食食品;祭祖后,孩子们用小扁担肩挑镂鸡子,全家老少外出踏青(现称春游),游郊赏景;返家后,大人们齐聚村内宽敞处,举办拔河、蹴鞠比赛,孩子们则成群结队,嬉戏秋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寒食节成为我国形成历史最早、流传地域最广、活动内容最多、文化内涵最深的传统节日,并成为反映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不仅对我国古代历史变迁、社会意识形态进行了充分反映,同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文学、艺术、传统文化等多方面也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