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个书店,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个板块,存放有大量励志书籍,光顾者,多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书拿回家束之高阁,翻两页或者偶尔翻翻;另一类是仔细阅读,认真研究。书的内容总是充满火辣辣的语句,促使读者一边看一边咽唾沫,醒悟成功竟如此触手可及,自己"只要努力,也可达到。"这两类人中,第一种怕是完全的无思想者(恕先这么认为),他们买这个书,只是因为在虚度光阴的过程中,猝然感觉年轻匆匆即逝,隐约意识到得"干点什么了",但面对玩的诱惑又身不由己,于是决策买励志书,期待从深处调教一下自己,最起码获得心灵上的快感,不至那么空虚。而事实情况是,他们或者先看几页,然后不耐烦地分别以倒序、插序等手法折磨那书,最后书就永远被搁置了。第二种就比较有味道了,仔细研究,认真阅读。他们会从中阅读到很多东西,领悟到很多东西,看几句后,掩书沉思一会,看到高兴处,会豪情万丈,仿佛不远处就站着一个巨人般的自己,更诱人的是,仅仅需要照着书上的话去干,就可以办到。 但是大部分的情况是,这种积极只存在短暂的几天、一天甚至几刻钟,那些真理们仿佛从来不会入驻人的心灵深处,去教导他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某年某月某日,再想起曾经那么励志过,里面教人的条条框框竟一个也想不起来。自己,仍然是回归到初始的完全无所修饰的自己,仍然一如既往,仍然"在浪费时间中虚度"。 凡看励志书者,都是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渴望通过读书而变。而又为什么克服不了心魔,最后还是让无比真实的自己主宰着自己?我们可能还有如下体验:经常是看到一些至理明言后如获至宝,奉为改变一生的座右铭,但有天猛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去执行,并--居然淡忘;经常听到或者看到朋友的一个法则,认为哲理,但这哲理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当看到一些激励大师们让人流鼻血的激情演说时,热血沸腾,但沸腾不了两天,又回归原汁原味的原来。一句话,好像一个天然的人永远无法改变。个体好像大海,那些励志的东东给个体带来的影响就仿佛海浪,只是猝然翻腾而起,汹涌不了几时,最后还是回归海体--原本的自己。 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勾践,这个灭吴的人物好像给过我们启示,卧薪尝胆。人的极端的愤怒经历,经过时间的洗绦也会变淡。勾践忍辱负重,深怕自己原谅了夫差,悬苦胆,每天尝之,日日温习难忍之苦,终得所愿。这些家伙,他们对人性的把握和运用,好像比现代人强许多倍。 曾国藩,这个誓言"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子孙为可羞可恨","总不做官发财以遗后人(不把钱财留给儿女)"的官僚,他的成功,是把"意志力"三个字做到了极致。据载,曾是儒学思想追随者,儒的最高境界是圣人,而以现在的角度去看,圣人状态具有浪漫主义空想色彩,要求人把自然欲望压制到最低限度,每时每刻都得严格控制自己的思想,每一分钟都展开对自然本性的搏杀,这一切,旁人是无法做到的。曾国藩,这个湖南乡下的读书人,一旦被这个理想征服,就义无反顾百折不回,那么,他用什么方法战胜自然人性呢?据载,他每天深夜,写日记,反思自己一天当中哪件事做的有违圣人之道,用笔墨鞭笞自己直到遍体鳞伤,他这一坚持就是N年--这种坚持使他成功了。 不胜枚举,我想,问题的答案已经具备,广义上的人性,是人们都有的;想要做好,必须克服某些人性的局限,事实是,当大家都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克服的时候,就一概沦为平庸(排除天才)。写到这里,大家可能问,看励志书到底能否起到励志作用,我的理解仍然偏激:不能的可能性大。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经历,当你一次一次跌倒又爬起来时,就会总结出对自己有用的方法激励自己,我们称之为信仰,它住在你灵魂的深处,不用你经常搜索它,你不按照信仰做事的时候,它会主动出来提醒你,这才是真正的励志。那些书,不能说不好,只不过你没有经历,书中的内容无法融入到你的灵魂,以致你忘得比看得还快。 一家之言,读者多多海涵。 ※※※※※※ 中国首家黑白主题色女装网店,有空去看看。http://shop57649108.tao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