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拷问心灵的诗
题记:这个标题,其实,开始我想用"震撼"二字的,写着,突然感觉,震撼不够准确,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阅读这首诗得到精神洗礼,那么,还是用拷问吧。
偶然在腾讯网上读到了这首诗,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后来,我又眼含热泪给老妻和儿子朗诵了一遍。这次,老妻似乎也颇受感动,倒是儿子,还是问了我一句:爸,您怎么那么激动? 是的,我很激动,不,实际是,我很伤心。因为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就像很多网友提到的那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甚至连一个反省自己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我的母亲,她老人家已经离开了十几年了啊。 当年,我第一次拜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虽然也感动,却也就放下了。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有可以骄傲的地方,我第一个凭着自己的实力从小村子考上重点大学成为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我从国外给母亲买来了全村唯一的一台20英寸彩色电视机,而村部也不过只有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我确实曾经让母亲为此骄傲,也切实地感到过自豪。 然而,多年之后,当我重读这一篇充满人文精神的厚重作品的时候,我不禁潸然泪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每每读到这里,泪水总不免从我的腮边滑落。我知道,我终于知道了,过去,作品里的母亲仅仅是史铁生的母亲,而今,也同时成了我的母亲。好的作品,大约总能唤起这种共鸣吧,尤其是,我的母亲也离开了我。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当我吃到什么新奇食物的时候,我就想,母亲还没吃过呢,当我用到什么新奇的物件的时候,我也会想到,母亲可是没有看到过啊,于是,我便有了一种罪恶感。 母亲拣菜叶,儿子买精美的狗粮;母亲为破屋漏雨而心焦,儿子住高楼,开汽车,用彩电和冰箱;母亲恨不得听到儿子的声音,儿子说电话费太昂贵,却有钱买昂贵的狗粮;母亲需要给父亲缝补破旧的衣裳,儿子布置了舒适的狗窝,又给狗狗买了花衣裳;母亲因生儿子落下风湿举步维艰,儿子带着狗狗悠闲散步;父亲哮喘发作母亲无力搬动父亲,只好劳动邻居抬父亲上床,儿子为狗狗生病买来药品、补品;父母在老家历尽艰辛,儿子在外面为狗权慷慨激昂。这不是简单的诗篇,简直就是一个个视频画面交替出现,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画面形成生动的对比,一如现代媒体播放出来的慢镜头。 这首诗的后面,有着大量的网友回帖,除了极个别网友认为有炒作嫌疑以外,难得的是,绝大多数网友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边倒的,就是对那不孝子的谴责,更有不少网友,被这些刺心的文字打动,在进行深刻的反思。从中,毫不费力地可以看出,这母亲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存在,其实,那可以是他的母亲,也可以是你的母亲,我的母亲,画面稍作变化,就形成了千百万母亲的群像。 诗歌中有一句最让我震撼的话,"娘也觉得,养狗要比养儿强。"字字血、声声泪,这是一种声讨,这是一种控诉,这同时又是一种无比凄凉的无奈。为人子者,读到这样刺目刺心的文字,若仍然一无触动,那我只能说,他不够那一撇一捺。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非常害怕的感觉,母亲,我天国中的亲娘,但愿当年我的所作所为不至于让您老人家有过这样的伤感,因为,儿子已经没有了改正的机会! 我认真阅读了许多网友给这首拷问人心灵诗篇的评论,一位叫"独行"的网友说的最好,显然,这是一位充满正义感而又有着相当高文字素养的朋友,他说出的,是我非常想说却无力说的话,有可能,我真希望结交这位朋友。那么,就借用"独行"朋友的话,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吧(确有剽窃之嫌,但我太喜欢他的话了,"独行"朋友,请求你的谅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有父母的时候不知道孝顺,后悔的时候就迟了!!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 当我需要你帮助我洗澡时,请不要责备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千方百计哄你洗澡的情景吗...... 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就想你刚刚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时我对你那样。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你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 想想吧!!!
附:(原诗转录) 儿呀,娘昨天去菜市场,
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儿呀,记住! 是否能唤回 --你那即将丧尽的天良。 ※※※※※※ 欢迎光临随缘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