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临屏赠清凉秋语君 下一主题:茶事
读《邵伯民歌民乐集》
[楼主] 作者:北川君  发表时间:2008/12/15 21:07
点击:1447次

 读《邵伯民歌民乐集》

    江北川 

 

    戊子年九月廿日,在市诗协张主席的率领下一行四人来到古镇甘棠,筹划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邵伯镇出诗集,与镇上负责宣传的丁科长、文化站的华站一起座谈、商讨,征集吟咏"斗野亭"的诗词及书画印作品事宜。丁科长赠他倾注大量精力编辑的《邵伯民歌民乐集》一本,回江都后,爱不释手,连读了两遍。
    《邵伯民歌民乐集》系统地收集了有谱的栽秧号子72首、有谱的民间小调30首、民间唱词69首,有谱的邵伯锣鼓小牌子8首。其中入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的32首;还有13首被收入《扬州歌谣谚语集》。我认为其历史文化价值应与传世的清朝董恂修的《甘棠小志》不遑多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邵伯锣鼓小牌子"、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邵伯秧号子"无疑是集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镇获此两项殊荣,在全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该集的主编和全体编委,他们不计个人得失,自觉自愿地投身其中,抢救乡土文化,挖掘、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他们的远见卓识,邵伯民歌民乐的传统文化才得以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重放异彩。
    该集印制精良,装帧古扑高雅,序是戏剧理论家、剧作家、扬州清曲泰斗韦人①老前辈所作,又为该集增光溢彩,序写于2003年3月24日。序中指出:《......与清代中叶的"十番鼓"、"扬州清音"一脉相承的民间器乐"小牌子"一百多年前就盛于邵伯,还影响到里下河周边乡镇,形成别具一格的水乡丝竹......》。
    集后的《古镇民乐又逢春》专题文章中又将小牌子起源的时间,定格于"......邵伯锣鼓小牌子起源于明代......"。
    说句实话,我对音乐、音乐史一窍不通,其它的也多不通,真的,充其量只是感兴趣而已。我唯一想说的就是想弄清楚小牌子究竟起源何朝何代?
    小牌子应该起源于道教音乐,时间应当在南宋后至明代前。
宋徽宗时,设大晟府,当时最高音乐机关,讨论古音,审定古调,亦自度曲。徽宗用精通音律的太学正、国子主簿、徽猷阁待制、(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的周邦彦来提举大晟府,可见宋徽宗对大晟府的重视。陈郁《藏一话腴》说:"美成自号清真,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足见美成词的普遍性。至南宋亡,元曲代兴,词调衰微,而清真词还有人传唱。
    南宋朝廷亡,宫廷里的部份太监、嫔妃、乐师、宫女被掳向北方,但是,还是有大批的宫廷太监、嫔妃、乐师、宫女流落民间。他们什么也不会,要生存要吃饭,唯一的技能就是卖唱谋生。当然,其中也有遁入道观的乐师和被逼良为娼的宫女,可见,宫廷与妓院是相通的绝非虚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世人皆知扬州出美女,为何美女出扬州呢?如地方特产皆有其地域性,草原出牛羊,羊肉肥美而少膻味,何故?不外气候、水草、土壤之功。高邮湖出鸭,蛋生双黄,何故?不外湖荡多鱼虾,活食涌也!红花入中药,红花前冠以"藏"何故?有别于其它地方产的红花;其它地方产的红花药效皆不及西藏产的,亦地域特产也。美女出扬州,何故?其一:扬州气候四季分明、山明水秀、物产丰饶;其二: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建江都宫,搜尽天下绝色美女入宫者逾万,这即历代扬州出美女基因军团的重要组份。隋亡,李世明只选了他钟爱的隋皇后等少数美女。大部份都流落到当地豪强、巨富之府。还有一些命运不济的则流入烟花之列,人总是好死不如歹活啊!我们不要大言不惭地评说这是偷生,他们这些柔弱娇美的女子较之贪官、卖国贼怕死绝然不同!他们能歌善舞、通音律、工诗画,他们对唐诗宋词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较之今日仅凭一张漂亮脸蛋的二奶、性工作者不知强了多少倍。
随着历史的进程,曾经辉煌的扬州犹如迟暮的美人淡入了历史的画卷之中。但是,美女基因军团却正日溢壮大。隋炀帝美仑美奂的江都宫塌圮了,却把"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的京杭大运河、美女基因军团惠及民间,留给了扬州。这肯定大大出乎文韬武略全才暴君的本意,这大概就是历史的耳光与回响,历史绝不会以任何暴君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语录歌、样板戏震耳欲聋声中小牌子消声了近40年,人们仍然没有忘记小牌子美妙的旋律。邵伯锣鼓小牌子起源于道教音乐,这应该是无疑的。如《水龙吟》、《浪淘沙》、《山坡羊》等曲牌,这些曲调的词仍有,可是曲谱呢?早已失传了。但是,到了1993年,经纳西古乐专家宣科先生多年潜心研究,这些千年之前的古乐曲仍活在丽江古城。邵伯锣鼓小牌子中曲牌有:《梅花三弄》、《二六》、《八段锦》、《鹦鹉歌》、《青阳扇子》、《十八省》、《十八省夹堂子》、《剪靛花》、《下盘棋》、《柳青娘》、《老十杯酒》、《满江红》、《苏武牧羊》......等30余首,其一、这些曲牌与道教音乐中曲牌如出一辙;其二、这些曲牌有的起码在北宋就是词牌了。因此,小牌子应该要早于明代。但是,在演奏技巧是有变化的,如著名琴师颜琦的"堆字加花",誉为"华彩"。
    "四川道教音乐中就分细乐和大乐。细乐:又称"小乐",通常指以笛子或铛子、铰子为主奏乐器,配以其他发音柔和和音量较小的乐器组成的乐队所演奏的道乐。常用的笛子曲牌在道观中只有七八支,它们是《小开门》、《柳青娘》、《扮妆台》、《满江红》、《将军令》、《朝参》、《汉东山》等。民间火居道士在民间道坛上的行坛音乐中使用的笛子曲牌多达160余支,它包括道观中常用的曲牌,外加《沽美酒》、《秋色芙蓉》、《普庵咒》等";"大乐:通常指以唢呐或大锣、大鼓作主奏乐器,配以其他发音较强、音量较大的乐器组成的乐队合奏的音乐。它主要有唢呐曲牌和锣鼓牌子。大乐中的唢呐曲牌,是一种吧唢呐为主奏乐器,并配以大锣、小锣、马锣、大钹、板鼓、堂鼓等乐器合奏的器乐曲。"
    泰州的金光先生在《泰州道教音乐溯源》文中写道:道教音乐源自唐代教坊音乐,宋代诗词音乐。元、明、清三代杂剧与南方昆曲音乐中典型正统的各类耳熟能详的诗词曲牌。(特别是取自清初泰州"俞氏家班"的流传)如:《山坡羊》、《浪淘沙》、《梳妆台》、《采莲子》、《朝天子》、《清平乐》、《醉花阴》、《西江月》、《惜分飞》、《诉衷情》、《相见欢》、《一剪梅》以及南昆套曲《回营打围》、《昭君和番》等。取自苏北民间流传广泛的俚曲小调,如:《梅花三弄》、《盂姜女》、《下盘棋》、《哭七七》、《叹五更》、《芦江怨》、《满江红》、《苏武牧羊》等。
    《江南丝竹八大名曲》简介中:因流行地域不同,所用乐器、乐曲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如扬溪丝竹、韩江丝竹、广东小曲、潮州弦诗、南管(弦管)等。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后来以上海为中心的一种苏南丝竹(又称吴越丝竹)者,一般称为"江南丝竹"。江南丝竹使用的乐器有曲笛、箫、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点鼓、板等。江南丝竹常演奏的乐曲,有八大名曲:六(八)板系统的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板系统的三六、慢三六,四合系统的四合如意、行街四合、云庆及欢乐系统的欢乐歌。
    从上述资料中不难看出,邵伯锣鼓小牌子的确起源于道教音乐,吸收了京杭大运河两岸盛行的《十番锣鼓》和《江南丝竹》的精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锣鼓小牌子。江都县志(1996年)载:"小牌子是一种以丝竹乐器为主奏,锣鼓打击乐器为间奏并连接的自由套曲演奏形式,曲牌有60余首"。 十番锣鼓是唐朝凯旋乐的之一,关于十番锣鼓,著名音乐大师杨荫浏②先生有专著《十番锣鼓》传世。
    小牌子源于道教音乐还有另一原因,铁匠业的"老君会"始祖就是道教的始祖老子。正如《古镇民乐又逢春》文中写道:"......其中东岳庙规模最大,各行各业筹办,(应是镇商会筹办、各行业行会协办)铁匠行业居首。......"。邵伯锣鼓小牌子民国时曾与樊川(汊)锣鼓小牌子在镇江"伯先公园" ③ 参加省赛获银盾奖(第一名)。
    "浩劫"前的一个春节,我在故乡樊川曾亲眼目睹以朱泰和老铁匠师傅一班弟子演奏的细乐小牌子,小牌子是细乐,人总是这样形容小牌子开始的,"快!快!小牌子吹起来了!"。用"吹"形容小牌子,可见管乐器是小牌子套曲中的灵魂,管弦乐为主奏,锣鼓打击乐器为间奏并连接的自由套曲。庙会踩街,春节舞龙灯,小牌子则必须在行进中演奏,演奏者皆一身黑色的长衫、灰色礼帽,礼帽边上插一枝红绒花,十分抢眼。笛笙箫管、胡琴琵琶、锣鼓、饶钹、檀板、木鱼、撞铃等皆成双捉对,演奏者的姿势也是左右相称。如琵琶皆左手抱右手弹,而在小牌子队中,必有右手抱左手弹的姿势。连斜披红缎绶带也是相对称的。小牌子婉转动听,旋律悠扬......。谁知遂成绝响!
    上述个人浅见,作不得数的,聊供方家一哂耶!

 

                                                       2008.10.24

①韦人(1922~   ),戏剧理论家、剧作家,编著有120万字的《扬州清曲》巨著传世。
②杨荫浏(1899~1984),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月初八日生于无锡留芳声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著有《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十番锣鼓》等二十余部。
③赵声(1881-1911),字伯先,江苏镇江大港人。因生于百花节前夕,故号百先,他有"我生偏在百花先"之句。清末在新军担任军官,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孙中山和黄兴的亲密战友。1911年3月29日,策划、组织并领导了惊震中外的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赵伯先因壮志未酬,悲愤成疾,于1911年5月18日(辛亥年农历四月二十日)病逝于香港,遗体葬于香港笳菲公园的山顶上。1912年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明令追赠赵伯先为上将军,孙中山委派赵伯先三弟赵光赴港于4月1日遗体从香港运回,安葬于故乡镇江南郊竹林寺附近,碑曰"大将军赵伯先之墓"。章士钊,王立,柳亚子、马锦春等均为之立传。伯先公园坐落在树木葱郁、景色秀美的云台山。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286140.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临屏赠清凉秋语君 下一主题:茶事
 [2楼]  作者:诗剑无邪  发表时间: 2008/12/15 21:19 

抢救民间艺术,实乃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欣赏北川君佳作,更景仰那些抢救了民间艺术的朋友!

问好北川君,愉快 :)

※※※※※※
<IMG alt="" src="http://fudei.nease.net/chang/21.GIF">
 [3楼]  作者:煮茶听雪品暗香  发表时间: 2008/12/15 21:27 

俺先收藏此篇,慢慢品来
因有事要外出,问各位晚安:))))))
 [4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8/12/15 21:37 

呀,北川兄这篇可是有关音乐的

先消灭其他帖子,专心来赏 :)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br>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br> <a href="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bbs?forum=deichun"><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512123607265 border=0>
 [5楼]  作者:或云或马  发表时间: 2008/12/16 01:30 

实在是大功一件!
祝贺!云马惭愧得很,早就想做些收集民谣的工作,可是却不能成。遗憾!

※※※※※※
风上面还是风http://blog.sina.com.cn/thm1972
 [6楼]  作者:鹰男  发表时间: 2008/12/16 17:29 

好资料:)
收藏!

※※※※※※
飞翔需要体魄和毅力 <P><IMG height=120 alt="" src="http://www.mypcera.com/photo/65/animal/fowl/hawk/1.gif" width=160 border=0></P> <P> </P><br><br><font color=#ff0000>
 [7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8/12/17 23:01 

北川兄诸天骄文字中最有收藏价值的一帖

令人赏之又赏,值得!

谢谢北川兄的辛苦劳动 :)

记得将来出了书一定告知 :)

就喜欢北川兄这样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 :)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br>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br> <a href="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bbs?forum=deichun"><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512123607265 border=0>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3191509246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