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蓑翁征联 下一主题:王传贺先生墨兰图
再 游 斗 野 亭
[楼主] 作者:北川君  发表时间:2008/11/02 16:57
点击:1055次

再 游 斗 野 亭

     (散文)江北川

    第一次游斗野亭是壬午仲夏,"甘棠之旅"文化采风活动虽短短一日,留下的印象却殊深。我凑成了2600多字的"邵伯湖边闻水调", 被《芦柴花》杂志用了。

    第二次游是丙戌年杏月,得采"桑子词随景文老弟台偕扬州顾坚等名家春游棠湖"两阙:

棠湖一棹珠花泛,碧浪悠悠,芳草油油,纵目天边一色收。    斜阳斗野亭碑在,水调空流,诗韵难酬,回首烟波忆畅游。

恩波千载谢公渚,犹在心头,依旧长流,鹤唳风声淝水收。    风流相续七贤唱,宋韵声幽,野调音柔,此别何时再醉游?

    何时再醉游?这不又来了吗?时维戊子年九月廿日,序属金秋,气温仍高达摄氏26度,桂子飘香,菊花怒放。在市诗协张主席率领下一行四人来到古镇甘棠,筹划为宣传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邵伯镇出诗集,与镇上的丁科长、文化站的华站一起商讨、座谈,征集吟咏"斗野亭"的诗词及书画印作品,初议将宋七贤诗刊于前,历代题咏斗野亭的诗词依时序刊于后,结集出版,暂定名为《斗野亭雅集》。丁科长还赠送了他倾注大量精力编辑的《邵伯民歌民乐集》。

    古镇邵伯,又名甘棠。为何又名甘棠呢?甘棠出于《诗经召南甘棠》,诗篇语短而情深,表达了西周之初召公卒后,人们对他仁政爱民的无穷思念。"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们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而邵伯的这株甘棠,则是人们对谢安筑埭惠民的感恩戴德之树。东晋>太元十年(385),太傅谢安镇广陵>(扬州),于步邱之北二十里筑埭,解东涝西旱之患,民受其惠,盖比召公,建甘棠庙,植甘棠树纪念>。原植数株,今仅存一株,树龄700余年,夏日开花,其形似桂。树有三异:一华而不实、二无风自动、三先开后合。这株对太傅谢安的感恩戴德之树,深植于人们的心中,仰望她高耸挺拔、参天摩云的秀丽风姿时,心里已溢满赞美、崇敬之情了。

    历代为京杭大运河南北通航之重要孔道,素有邵伯大码头之称,商铺鳞次栉比,是京杭运河上闻名遐迩的一颗明珠。早在北宋年间,一代名臣孙觉、苏轼等七贤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诗篇。著名的斗野亭雄踞高丘,临河面湖,登之则远眺烟波浩淼,渔火点点。近观田家炊烟,帆影浮动,故成文人墨客喜欢游历吟咏之所。此亭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而故名"斗野亭"。水文标志性文物--铁犀,已稳稳地横卧亭北,注目潺潺千载的古运河水,聆听那不舍昼夜的韵律。宋孙莘老、黄庭坚翁婿、苏轼兄弟、秦观、张来、张舜民唱和斗野亭的佳作皆勒石于壁,是集字碑,苏、黄、米、蔡体,书法与诗文相得益彰。宋七贤唱和之后,斗野亭声名大振。历代咏斗野亭诗作众多,我唯独偏爱宋刘焘的:"晚色芙蕖静,秋香(禾罢)(禾亚)寒",晚霞洇染出满湖的荷莲绚丽的黄昏,静若处子般的温馨;一望无艮的沃野上淡淡的稻花香微微的秋风中,香稻随风摆动,真是太美了。难得的是宋七贤不仅文才出众,书法也堪称一绝,令人目不暇接。斗野亭不单是独特的,而且是唯一的,因为,于天文属斗分野而命名的天下名亭--斗野亭仅此一座。

    邵伯镇西临京杭大运河,素为南北交通孔道,运河边至今还有不少码头的遗址,如大马头、馆驿前码头、官码头等,还有曾在亚洲名显一时的邵伯船闸。"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邵伯船闸建成通航,实用银元87.8万余元,经费来源于英国返还的"庚子赔款"。当时国民政府对苏北运河建船闸是非常重视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及孙科、陈果夫等国府要员都曾先后亲临邵伯船闸视察,蒋介石还为邵伯船闸题写了闸名" 。该闸抗日战争时毁于战火,如今使用的一线和复线船闸分别建于1962、1987年,年货运通过量达7000多万吨。

    邵伯湖又名棠湖,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称。烟波浩渺的邵伯湖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反而愈发显得风姿绰约。如今,两岸绿树成荫,百花吐艳,如花似锦地围绕着清澈的湖水。隋堤边,大树下,接待游人的大厅和别具一格的小木屋,错落有致的点缀于绿树丛中。临湖远眺,烟波浩渺,鱼帆点点,一望无际。泛舟湖上或垂钓湖畔,尝尝湖鲜,听听《小牌子》,丝竹悠扬,鼓瑟和鸣。小牌子是一种以丝竹乐器为主奏,锣鼓打击乐器为间奏并连接的自由套曲演奏形式。曲牌有60余首,演奏者的服装一律为长衫、礼帽。披挂与乐器、姿势等都要讲究对称。小牌子起源于道教音乐,鼎盛于四、五十年代,流行于邵伯、仙女、樊川、宜陵、大桥等镇。过去,诸镇小牌子曾在樊川打过擂,邵伯小牌子技压群雄,夺得第一。小牌子的兴起和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以邵伯颜琦为代表的著名艺人,颜琦后来成为省扬剧团乐队著名演奏员,五十年代曾获华东戏曲会演琴师奖。

    早在2002年5月19日,中央电视台7台摄制组一行于拍摄了风光秀丽的邵伯湖和水韵水腔的小牌子、民歌、号子。连见多识广的中央电视台编导对邵伯小牌子高雅的艺术内涵、柔婉的唱腔和浓厚的水乡韵味也惊叹不已。邵伯小牌子、民歌、号子这些植根于水乡沃土的古莲,正日益焕发出旺盛的青春活力,将让愈来愈多的中外游客一睹她妩媚的新姿。

    现在,《邵伯锣鼓小牌子》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伯秧号子》也是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镇获此两项殊荣,在全国是非常少见的。

    清亮高亢的号子声、民歌声,"一根丝线牵千里,十数鲜花逗百灵。俚语乡音云岫起,清喉水调娉婷行。"撩人心魄的号子声、民歌声在湖畔荡漾,在风中飞扬,林间的鸟儿似乎也含羞地停止了鸣唱。号子声溢出了邵伯湖菱藕的清香,点染了邵伯湖虾跳蟹肥的秋光,融化了邵伯湖芦花晴雪的冬景,流淌出邵伯湖水暖鸭先知的春酿!清清邵伯湖水孕育的一朵野莲花,号子声、民歌声唱不尽!唱不尽的是邵伯湖秀丽的风光!

    斗野亭,最先来的是北宋一代名臣的孙觉,高邮人氏,就是他推荐老乡秦观给苏东坡的,高邮的文游台便是当年秦少游、苏东坡、孙莘老、王定国文酒游会之所,久负盛名。文游台因他们的聚会而载入了文学史册,斗野亭则是他们文人相亲的友谊丰碑。孙觉写的是:"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孙觉的诗的确气势宏伟,仿佛天上落下的北斗星,帷幕犹如天上倾泻的银河。周围的景色也非常美,邵伯湖荷花盛开,藕菱丰茂。邵伯的菱确是一大宝,与宝应荷藕、高邮双黄蛋并称"运河三宝"。邵伯菱是邵伯的一大特产,和其它品种的菱相比较,它皮壳较薄,上下两角稍内倾环,左右两角抱肋,肚如雀脯,俗称"羊角青"。邵伯菱与嘉兴的风菱、太湖的红菱、里下河的饭菱,是我国四大名菱。早在隋朝以前,邵伯就已经种植老菱了。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邵伯时也品尝过邵伯菱,并吟有"涉江采菱发阳阿"的诗句。上个世纪初,邵伯菱年产量曾达到5万斤,镇上有十多家"八鲜行",收购老菱外运,销到沪宁一带。解放后,邵伯菱种植到了中南海,供外宾品尝。       

    孙觉是春天来的,藕菱丰茂、荷花满湖是他诗人美妙的意象。苏东坡则是秋天到的,赋《次孙觉谏议韵寄子由》:"落帆谢公渚,日脚东西平。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老僧如宿昔,一笑意已倾。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

    苏轼亦常来扬州,对邵伯山茶花自有所耳闻。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东坡去常州途经邵伯,于是系舟停楫,在文人雅士的陪同下游玩了邵伯的梵行寺,他自觉对山茶花意犹未尽,便抛开友人,独自再到梵行寺,领略山茶花娇姿。节令春寒,梵行寺银装素裹,细雨霏霏。苏轼沉醉于万紫千红的山茶花丛中,触景生情,诗兴大发,留下咏山茶的千古佳句:"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斗野亭上写了两首,一首是"邵伯埭上斗野亭":"细雨添春色,微风净闸流。徂年半今世,生计一扁舟。饮食随鱼蟹,封疆入斗牛。江波方在眼,转觉此生浮" 。另一首才是《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孙觉的女婿。他的《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意在称赞苏东坡的诗,"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

    秦观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词多写男女情爱,颇有感伤身世之力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传世。苏词豪放,秦词婉约,两者在词坛互为犄角之势。他的《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亦作于秋天,近景如:"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远景则是:"北眺桑梓国,悠然白云生。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远近互映交辉,景色清幽。我个人的浅见:七贤诗除孙莘老的原唱外,和诗中应推秦少游的诗最为突出。仅一已之见,作不得数的。

    ......

    照相啦!我不再遐想。在镇水铁犀旁,一木笑道:要手执牛耳,才有趣。众人笑曰:执牛耳,歃血为盟。我岂敢执牛耳乎?摸牛耳也!又在宋七贤诗碑留影,也让我这江北大汉沾点文雅之气吧。呵呵!

    席间,自然谈起了董恂(一八零七~一八九二),邵伯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方志学家和美食家,还是英诗汉译的第一人。据钱钟书考证:董恂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翻译者,于19世纪60年代就翻译了英国著名诗人朗费罗的《人生颂》,"具体介绍近代西洋文学的第一人"。董恂官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全权大臣。奉派与比利时、英国、俄国、美国等国签订通商条约,为维护国家利益,据理力争,不辱使命。亦工书法,尤擅隶书。我的"董尚书传略及董府宴"就是根据董恂著的"甘棠小志、荻芬书屋诗文稿"及相关资料挖掘整理而成的。

    志钢先生说:"董恂早年家贫,苦读。临赴京赶考,大雪纷飞,去舅父府上告贷,舅父未醒,管家又不敢叫。他便端坐客厅等候,时间过久,就回家了。舅父醒后,见客厅椅子前有一双鞋印,鞋印周边有湿迹。问谁来过?管家说你外甥。人呢?才走。舅父注视董恂的这双鞋印赞叹道:快去追,请他回头。春寒之日,贤甥端坐椅上,待雪化尽终未一动,日后必成大器!"

    由董恂的鞋印,不由得人不想起亭内粉墙上的鞋印。同是鞋印,相去远甚,相去远甚矣!

    邵伯湖、斗野亭,别了!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曲终过尽甘棠路,回首烟波斗野亭。

 

                                          2008.10.18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283220.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蓑翁征联 下一主题:王传贺先生墨兰图
 [2楼]  作者:诗剑无邪  发表时间: 2008/11/02 18:26 

斗野亭居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

苏门才子们是近水楼台,美景得赏;北川君为向阳花木,自然得一游再游还游 !

哈哈,可惜诗剑无暇游,问好北川君,愉快 :)

※※※※※※
<IMG alt="" src="http://fudei.nease.net/chang/21.GIF">
 [3楼]  作者:鹰男  发表时间: 2008/11/02 19:25 

曲终过尽甘棠路,回首烟波斗野亭

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一游再游 :)
问好北川君。
图片很清晰啊。

※※※※※※
飞翔需要体魄和毅力 <P><IMG height=120 alt="" src="http://www.mypcera.com/photo/65/animal/fowl/hawk/1.gif" width=160 border=0></P> <P> </P><br><br><font color=#ff0000>
 [4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8/11/02 20:40 

北川兄,您似乎瘦了呀
听你说过180斤以上,我看这照片也就170斤左右吧?

呵呵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br>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br> <a href="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bbs?forum=deichun"><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512123607265 border=0>
 [5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8/11/02 20:59 

 甘棠树

 

 

北川兄的家乡附近都是历史名地 :)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br>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br> <a href="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bbs?forum=deichun"><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512123607265 border=0>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2578821182251